建长城的国家主要有西部的秦国,北部的赵国和魏国,东北的燕国,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的朝代长城,中国的长城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今天人们看到的是长城就是在这个时候建成的,当时各国构建的长城并不连贯,长城也失去了原本的军事功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今天的万历长城指的是明朝建造的长城了。
中国的长城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北方国家之所以要建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建长城的国家主要有西部的秦国,北部的赵国和魏国,东北的燕国。当时各国构建的长城并不连贯。秦统一六国后,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将之前北方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西起嘉峪关,东至大海的巨大城墙。长城它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可以有效阻止北方的金兵入侵南方。城墙的作用有很多,首先可以作为工事,其次可以驻军,最后可以作为烽火台。经过多年的战争,秦城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剩下的大部分城墙都是明代修建的,被称为明城墙。明朝打败元朝后得天下,所以主要敌人是北方元朝遗留下来的政权,所以长城对明朝来说尤为重要。清朝取代明朝后,疆域扩展到草原,北方游牧民族被征服,不再成为心腹大患。长城也失去了原本的军事功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的朝代长城。今天人们看到的是长城就是在这个时候建成的。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约在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将早先建造的一些断断续续的防御工事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建造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4、 长城资料简介100字长城它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2000多年,全长5万多公里。今天的万历长城指的是明朝建造的长城了,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鸭绿江,全长6350公里。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建造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从公元前7、8世纪开始,连续修建了2000多年,分布在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全长5万多公里。正所谓“上下两千余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庞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与几百年前的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并列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