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强化具体时间的规划,
四是强化相互关联的规划。
在具体区域的规划上,规划不但对全市的旅游发展进行宏观规划,而且对所属县(市、区),也根据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发展现状等情况,分别列章作出发展规划。
在具体项目上,不但有全市的空间布局,而且对具体产品项目作了发展规划,如旅游住宿设施方面,规划对全市的旅游住宿设施做了详尽的调查,对全市的游客增长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最后到点到位地对全市和每个县(市、区)的住宿设施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7、抓住“重点”
一个好的旅游规划,在全面贯彻《旅游规划通则》的基础上,必须突出重点。
一是相同的规划突出不同的要素。《旅游规划通则》对各类规划的要素构成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旅游区总体规划,通则规定其五大基本要素,十三项基本内容。虽然这些要素都要写、都不能缺,但哪些必须浓墨重彩,哪些可以简洁描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是不同的规划要突出不同规划的重点。不同的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要求也不同。特别是一些非法定规划,因其没有标准可依,把握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概念性规划,规划范围一般较大,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战略层面的问题。其重点就应该放在发展理念、空间结构、旅游形象、产品策划等战略问题上,其他方面笔墨可以轻些。
三是不同产品的规划要突出不同产品的重点。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要根据各类产品的特点、要求展开规划。而如果对一个古村古镇进行恢复性修建,就应该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如果是重新规划建设的旅游小镇,就可以大刀阔斧地规划建设。
8、做好“节点”
从广义上说,节点也是重点,什么叫节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联系作用、枢纽作用、组织作用,能够影响周边、影响整体的关节点、关键点。如时间节点、工程节点等。
如,做一个区域规划,面广点多,需要规划的东西很多,什么才是节点?归派认为,景区就是重要节点之一,因为景区是旅游的核心产品。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只有把几个景区规划好了,整个规划框架才能基本立起来。又如,一个景区有若干个项目,景区内的景点、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这些重要节点,都应在规划过程中倾心关注,认真做好。
9、不断制造“兴奋点”
旅游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兴奋。作为旅游发展和旅游产品的建设“蓝本”,旅游规划应该为这种快乐和兴奋提供更多的建设依据。尤其是景区建设规划,更要把制造“兴奋点”当作一个规划重点。
兴奋是一种感知反映,能刺激人们兴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好的视觉效果能刺激人们兴奋,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一首孩童时代的儿歌、一桌家乡口味的饭菜,更能勾起人们的乡愁。规划编制者要多思考、多品味这些因素,制造更多的兴奋点。
构成兴奋点的事物是很多的,它可以是一个节点,如景区内的景点无疑就是这个景区的主要兴奋点。许多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小品,往往引得游客驻足留影乐在其中。
一份旅游规划方案能做好以上九点,做到合理安排,整体协调,可落地操作性强,就是一份优秀的旅游规划。
6. 工业旅游项目策划要点
体育旅游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多次发布文件鼓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后,体育健身运动向着全民化、常态化、休闲化发展,在消费升级、政策红利等推动下,体旅融合愈发受到重视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体育产业+旅游的市场,两方优势联合形成体育旅游产业,产生1+1>2的效果。
绿维文旅依托平台资源,为体育+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提供全链全程服务,经过十余年创新实践,形成了体旅融合、休闲运动、体育小镇等开发运营模式,参与编制了体育小镇标准,打造了包括山地运动、体育小镇、体育公园、体育建筑、滑雪、漂流、水上运动、跑马场、运动博物馆等一系列优秀案例。
体育旅游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与此相应体育旅游也是一门新的学科。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健身方式。
缘起
(一)消费方式转变使得运动休闲需求增强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阶层差异变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使得旅游产品向休闲、运动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发展,要自身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去,促进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根据中国游客的需求,结合休闲泛化和休闲结构调整,发展城市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节庆会展等现代旅游产品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