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期中共有一百四十几个国家,比较重要的国家有十几个其中如郑、宋、卫、陈、蔡等国,都在河南境内,大国争霸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魏国战国初年,魏国是首先进行改革的国家,也是最早强大起来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在战国时期的强大,战国时期共有约20个诸侯国,“战国第八强国”我个人认为是宋国。
1、战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你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谁?
战国时期共有约20个诸侯国,“战国第八强国”我个人认为是宋国。【除了战国七雄以外的其他主要诸侯国】在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当时间从春秋走到了战国阶段,韩魏赵齐楚燕秦这七个国家成为历史大舞台的主角。不过,除了以上七个大国外,鲁国、卫国、郑国、越国等国家也曾在战国的舞台上亮相,尤其是地处中原的宋国,更是成为大国争抢的焦点。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从宋康王说起,也要从宋康王终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的短暂。【宋康王在位时期,宋国开始崛起】当时宋国的国君,宋康王也被称为宋王偃、宋献王,是宋剔成君的弟弟,在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并在即位十一年后自立为王。对于宋王偃这个人,历朝历代的儒生和史学家将其树立为君主的反面例子,比如射天笞地、夺人发妻、射杀谏臣等事迹来印证宋王偃的“桀宋”恶名,
不过,在亚圣孟子看来,经过两次进入宋国后,发现宋王偃实行的是仁政,所谓“重礼爱民,德泽天下”。两种矛盾的观点下,至少能说明宋王偃应当是个个性张扬、富有反传统意识的君主,所以宋国在他的时期开始崛起。【宋国领土在此时达到巅峰,成为了战国第八强国】在战国七雄早期,这个时候,宋国的领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统治区域包含如今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从而成为方圆八百里的强国,
尽管在面积上略低于九百里的韩国,但是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宋国都要盖过韩国一头,所以有着“五千乘劲宋”的称呼。对于这位战国第八强国,秦国起初采取了拉拢态度,希望借助于宋国来牵制齐国、楚国等国家,由此,秦国、赵国、宋国在战略上结成了同盟,与此相对应的齐国、韩国、魏国则走到了一起。从中可以看出,在战国中期,宋国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右战国格局的重要力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国在战国时期的强大。【宋国的巅峰时期比较短暂,后来被齐国灭了】宋国虽然很快就崛起了,但是遗憾的是,宋国的巅峰实在太短暂了。和战国初期的魏国一样,四战之地的宋国没有战略上的伸缩空间,更是成为大国眼中的要道,宋国不仅交通便利,其陶邑当时和大梁并列的两座商业中心。对于宋国东边的齐国,早就想动宋国这块肥肉了,
但是,宋王偃也不是吃素的,两次打退了齐国的军队。直到苏秦的鼓动下,齐闵王第三次攻打宋国,与此同时,宋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恶化,而秦国和赵国想要救援,却无奈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在公元前286年,宋国在内乱和外敌的夹击下,国破君亡,从此宋国就不复存在了。【结语】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战国第八强国”是宋国,
2、春秋战国时期,如今河南的版图内存在过多少国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是为东周。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春秋”的称呼源于古代的一种史书《春秋》。《春秋》原本是鲁国历代史官编写的一种编年体的史书,其记事的上限是鲁限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下限股认为是售袁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
这和平王东迁(公元前70年)到敏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这段历史时期大致相当,因此后人就习惯于用“春秋”来指称这个历史时期。在这时期中共有一百四十几个国家,比较重要的国家有十几个其中如郑、宋、卫、陈、蔡等国,都在河南境内,大国争霸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我国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进人“战国”时期,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