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时,有些农户只用底肥不追肥,利润会降低吗。现在种植玉米很多农户开始只追足底肥,而不在生长期间进行追肥,对于玉米再次追肥这种情况而言,会使得玉米的种植成本增加,而且现在降低了玉米种植补贴,尽管玉米的产量在1000多斤左右,如果再次追回的情况下会增产,每亩地在二三百斤左右。
1、玉米追肥超量,会造成产量下降,那每亩用多少肥料合适?
这个可能给不了你准确的答案,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及产量目标不同等都会影响追肥使用量的。玉米是需要氮磷钾比较多的作物,像我们一般高产栽培情况下,都基本是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要求一次性将所需要的磷钾肥作为底肥施入,氮肥则将总量的60-70%作为底肥施入,30-40%作为追肥在拔节及大喇叭口期追施,
比如我们经常是亩用二铵30斤左右,尿素30-40斤,氯化钾25斤底肥,同时还要亩施农家肥土杂肥2000-4000斤不等。而追肥一般拔节和大喇叭口期分别亩追施尿素20和30斤左右,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用量差别很大的,像上面我们施肥用量都是一般土壤肥力中等田块长用用量,对于土壤肥力高的田块肥料用量则要减少,而肥力水平低的通常还要增加,尤其在追肥时,一般要根据田间长势进行,长势不好的通常要多施,对于叶片暗绿叶片披散田块等则要少施,甚至有时拔节肥或攻穗肥还要增施5-10斤等,这样通常都会高产。
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其肥料用量差别也会很大,比如通常我们追肥是深施覆土,有时还会施肥后浇水,但是若撒施用量要增加,土壤干旱也要少施,而田间湿度大,雨量多一般要少施,管理好,长势壮要少施,管理粗放一般要多施。基肥充足的追肥要少施,基肥不足甚至没用基肥的则追肥要多施,施肥多少通常还要结合产量进行,一般目标产量高,肥料用量大,产量低用量少,具体要根据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不是自己随意想要多少,当然高产品种,肥料用量也会高,氮磷钾等搭配使用的,用量宜适当增加,否则要控制用量。
2、种玉米底肥用尿甲全48%的,不追肥,用叶面肥代替行吗?
脲醛复合肥属于是高效环保可控的缓释肥料,而玉米底肥的施用应科学合理,过多或过少都不行,底肥施用过少,玉米生长过程中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补充,生长缓慢且长势矮小,植株在生长后期,籽粒不饱满且千粒重下降也不利于高产。若底肥过多,既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也会增加玉米植株旺长的风险,导致早中后期容易发生倒伏,不利于最终的增产增收,
﹝1﹞玉米一次性施肥,从种到收只用一次底肥,发育生长不再进行追肥,这生产的模式并不建议,应采用多次施肥的方式,底肥施用外,后期应追施2至3次,这样才能为玉米正常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玉米植株第一次施肥多在7叶期,施入全部二铵和40%的氮肥,底肥没有施锌肥的应补施锌肥,第二次在植株13叶左右,施入余下的60%氮肥。
对因播种偏晚、苗小、苗弱的田块补种、移栽的小苗、弱苗,要偏施或适当多施,促进生长发育和弱苗早发快长,建议最好喷施新高脂膜和叶面肥,这样能够起到吸收快并能预防病菌侵染。﹝2﹞玉米分时期追肥是针对这个时期玉米对营养所需达到一个临界点,而采取的针对性的追肥,追肥不仅可以满足植株正常生长,而且还对后期玉米的成穗,穗粒灌浆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农民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保证基肥的用量,配用优质有机肥,再配合氮、磷、钾速效肥,可耕地前撒施田间,随后翻入耕作层,充足的基肥可有效培肥地力,缓慢释放养分,供前期幼苗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求。农民科学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管理措施之一,同时还应综合中耕除草,化控防治病害倒伏等管理措施,做到全面管理,玉米才能达到高产、高品质,从而将农民的生产效益最大化,
3、夏季种植玉米每亩施多少化肥合适?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玉米种植生长过程之中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钾肥,然后是磷肥,其中氮钾肥需求量最多接近一比一,磷肥相对少接近0.5,按照教科书式的玉米种植方式来看,在玉米种植前期需要对土壤的肥料成份做出检测,然后依照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但是就当前的普通农户种植玉米来看,很少有测量土地肥力的过程,直接都是一亩地多少斤玉米复合肥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