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地名的由来安徽安徽简称皖。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传首先看一下几张安徽的地图;安徽的地理和地貌比较丰富,从地质上安徽被淮河和长江分割成为三个自然区位,安徽的地名和和留来很多是根据地理区位而得名的,下面我们罗列一下。
1、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和传说吗?
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传说?谢谢邀请,我来简单罗列一下安徽16个地市县的由来:首先看一下几张安徽的地图;安徽的地理和地貌比较丰富,从地质上安徽被淮河和长江分割成为三个自然区位。皖北是大面积平原,皖中是平原和山脉组成的丘陵地带,皖南是高山峻岭的山区,安徽的地名和和留来很多是根据地理区位而得名的,下面我们罗列一下:安徽各地地名的由来安徽安徽简称皖。
在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以巡抚驻所安庆府(今安庆市)和所辖徽州府(今歙县)首字命名。清置安徽省,简称皖,本是安庆府的别称,系春秋时皖国和两汉皖县故址而得名。合肥市合肥市:在安徽省中部,汉置合肥县。应劭曰:夏水出城文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郦道元云:按水派别无合注之理,“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据《通鉴地理通释》: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案《尔雅》:“归异出同为肥。”谓所出同所归异也,肥水出县西南,紫蓬山、施水在县东,夏肥水亦名西肥河,在风台县西北,1949年设市。长丰县:在合肥市北,1964年置长丰县,因此县大部分原系寿县东部地区,历史上曾是寿县的长丰乡,故名。肥东县:在合肥市东部,
1949年以原合肥县东部地区置肥东县。因在合肥之东,故名,肥西县:在合肥市西南。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庐江县:在合肥市南。隋置庐江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庐江盖因旧郡而名。”巢湖市:在合肥市东南,唐置巢县。因古巢国为名,1983年改为巢湖市,因巢湖得名。淮南市淮南市:在安徽省中北部,
1951年设淮南市。因在淮河南岸,故名,凤台县:在安徽西北部,清雍正11年(1733年)设县。据《凤台县志》:“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风台,”据《清一统志》:凤凰台“在寿州城南门之左,相传尝有凤凰至,因名”寿县:在合肥市西北。战国时为寿春邑,秦置寿春县,晋武帝时以避郑后讳改为寿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寿州,
1912年改寿县。一说据《新唐书》:“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因系寿星分野,故曰寿县。一说到“长寿”意命名,淮北市淮北市:在安徽北部,1971年改濉溪市为淮北市。因地处淮河北,与淮南相对,故名,濉溪县:在安徽北部。1950年置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芜湖市芜湖市、县:在合肥东南。汉初置芜湖县,
1949年设芜湖市。据《太平寰宇记》:芜湖:“在芜湖侧,以其地卑,蓄水泞深,而生芜藻,故曰芜湖,因此名县,”南陵县:在安徽东南。晋置南陵戍,南朝梁置南陵县,南陵,本汉县名,在关中,属京兆尹。东晋侨置于江南,隋统一后,沿用侨置县名。繁昌县:在合肥东南,东晋侨置繁昌县于此。县因繁阳亭而得名,无为县:在合肥市东南。
宋淳化初年建无为军,熙宁三年(1070年)置无为县,据《太平寰宇记》:“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因号无为”,铜陵市铜陵市、县:在安徽中南部。南唐保大九年(951年)置铜陵县,因铜官山为名。1956年设铜官山市,1958年改铜陵市,说因县境有山产铜,故名铜陵。枞阳县:在合肥市南,地处长江北岸,
汉置枞阳县。因古枞阳镇为名,蚌埠市蚌埠市:在合肥北,1947年设蚌埠市,据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尚书·禹贡》„淮夷蠙珠‟蠙系蚌的别名,此蚌出珠,淮夷贡之。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船舶聚集之处曰埠头,亦曰步头,蚌埠旧属凤阳县,称蚌埠集,亦曰蚌步集,”市因蚌埠集而得名,怀远县:在合肥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