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医疗水准其实还不如温州,但差距也还可以,不是很大。昨天我已简述了,关于江苏赴黄石医疗队,为什么在黄石治愈率不高的问题探讨短文,江苏的医疗中下层水准优秀,就有助于江苏抽调大量的医疗人员向外支援,我们已经安排了在武汉的56支医疗队和黄冈的2支医疗队进行轮休。
1、还有多少医疗队在武汉?
56个医疗队在武汉。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和救治患者的第一线,他们工作负荷重,感染风险高,心理压力大,针对他们的修整问题,我们已经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对于医疗队的轮换修整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是整建制修整轮替,通过安排接续医疗队来接替部分医疗队的工作,使她们能够整建制的轮替休整,目前我们已经安排了在武汉的56支医疗队和黄冈的2支医疗队进行轮休。
二是对重症救治医疗队,为了保证救治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不便于整建制轮休,我们采取增加医疗队人员的办法,使得新增加进去的医务人员与原来的医疗队能够共同编组,新老搭配,延长排班节奏,缩短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让大家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休息,三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排班方式,按照劳逸结合的原则,延长休息时间,保证医疗队员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
2、为什么江苏派医疗队人员最多?
在去年的武汉疫情当中,以省为单位抽调的医疗人员江苏最多,河北现在出现了疫情,江苏也是第1批前往援助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方面就是江苏为什么人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其他的几个医疗大省市为什么人少?先看江苏为什么派的人多,第1个原因是江苏作为整体来看,不考虑直辖市,是中国各省当中医疗水平最发达的,没有之一。
注意这是从整体上来看,而不是从某个局部来看,江苏医疗的整体特点是有高原,但是高峰很少。江苏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南京,南京的总体医疗实力其实处于国内第二大,比北上广差一些,但是和武汉,杭州,西安,成都,大体相当。也就是说除了广东以外,没有其他省份的优质医疗资源能够领先江苏,不过江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地级市的医疗资源水准在国内,显著领先于其他省份。
全国唯一一所进入百强的地级市医院就是苏州的苏大一附院,此外,按照广东某机构编排的全国地级市百强医院来看。江苏大部分地级市都有医院上榜,而且有好多城市有多家医院上榜,上榜城市和医院数量在国内领先。这样的话就导致江苏医疗的中层是优于其他所有省份的,包括广东,这样从整体上看,江苏的整个医疗实力实际上就在中国各省份当中居于优势地位。
江苏的医疗中下层水准优秀,就有助于江苏抽调大量的医疗人员向外支援,第2个原因是江苏相对来说自身的疫情一直防控较好,有余力向外援助。从疫情爆发以来的情况来看,江苏的治疗效果是全国各省当中最好的,治疗效果好,实际上是因为两个原因导致的,除了自身医疗水准较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防控能力比较好,早期介入。
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综合管理能力的表现,这个原因实际上也是江苏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具体呈现。第3个原因是江苏的优势医疗学科契合了疫情防疫的需求,江苏是重症医学重地,在这一领域具有优势医疗人才,不光质量高,而且数量相对较多。国内重症医学的领军人物邱海波是南京中大医院的副院长,由他领衔的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在今年复旦大学百强医院排行榜重症医学科的排名当中,位列全国第一。
除了他以外重症八仙当中还有两位是来自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的赵蓓蕾,苏北人民医院的郑瑞强,8人中有三人来自江苏,和北京的数量相当。可见江苏在重症医学领域的优势,而除了这三人以外,很多江苏的医院在重症医学领域其实水准也是不错的。其他地方抽调人员相对较少,其实是相对江苏来说的,几大发达省市的抽调人员数量也比较多,
不能一叶障目,把这个问题扩大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自身防控压力和保障压力比较大,比较典型的是四大一线城市,这四大一线城市是对外交往的门户,境外人口流动比较频繁,防控压力比较大,需要留足相当数量的医疗人员应对突发情况。对于北京来说,由于承担首都职能需要保障各级机关的正常运行,所以也必须要保留相当数量的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