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璧山区 > 动车是火车还是高铁,高铁是不是又叫动车呀

动车是火车还是高铁,高铁是不是又叫动车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8 07:23:32 编辑:重庆本地生活 手机版

1,高铁是不是又叫动车呀

可以这么说。高铁可以是动车,高铁全称告诉动车组,其实也是动车,只不过它比普通的动车组速度要快的很多,一般能达到350公里或400公里每小时。车的型号都是CRH,只不过编号不同。另外,动车组和高铁一样运行在同一线路上。望采纳,谢谢。
高铁310km/h,动车220km/h
是高铁
车体是一样的,速度不一样
其实一般所称的高铁严格叫起来是高速动车组高铁其实是指铁路,动车是指车型,

高铁是不是又叫动车呀

2,什么是动车什么是高铁

高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动车是属于高铁的一种。当前我国高铁时速一般在300公里左右,比动车快,票价也更高。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时速高达250km或以上的列车称为“动车组”。
铺设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是只能跑动车的。目前普速线路跑动车是因为高铁还没修好,等修好后,全部动车都要上高铁 关于高铁和客专的概念问题:它们只是业主对项目名称命名的区别,不是设计标准的区别,项目名称和设计标准是两回事,延伸到房地产开发和工业范畴也一样,地产商可以对建筑命名为广场,也可以命名为大厦。客运专线分为200-250和300-350km/h两个标准,原则上不再接受高速铁路命名,长大线路原则上不接受城际铁路命名,300-350km/h客运专线以客运专线命名稍多,200-250km/h客运专线以铁路命名稍多,尤其是准备开行货车的客运专线(客运专线是标准,不是用途,业主用它干什么是业主的事)。业主对项目的命名有一定的自由。媒体喜欢自己胡乱改名吸引眼球。

什么是动车什么是高铁

3,动车属于火车还是高铁

根据定义高铁: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高铁属于动车组,动车与动车组是不同的概念。1. 动车:自带动力的车厢,是机车,区别于拖车。动车和拖车都是车厢,一起构成列车:单动车(只有车头是动车)的是传统列车;首尾有动车的列车的是地铁列车;动车组合(多动车)为特征的是动车组列车。动车与动车组是不同概念。2. 动车组列车:多动车列车,以动车的组合(联合)为动力特征。中国的动车组列车分为三大级别:高速动车组(时速250及其以上,标号G,主要对应高速铁路),目前还没有上限时速;普通动车组(D字头列车,时速160—2500公里,主要对应快速铁路)、低速动车组(如时速140公里的CRH6S ,以适应市域铁路和城市轻轨)。3. 中国高铁定义的要点是时速不低于250及客专性,兼顾技术标准和功能定位,规定为高速型客专——高速客运专线的铁路,是客专配高速,高速行客专。因此,客运时速250公里而客货共线的顶级快铁如广东省的深茂铁路、厦深铁路等,不属于中国标准的高铁。另外,中国高铁采用无砟轨道(西银高铁例外,另外高铁站至列车存放所之间的路段没有讲究),快铁线用有砟轨道(兰新快铁一些路段例外)。国外高铁轨道多样。动车组类型:中国高铁线用高速动车组(为G字头,区别于一般动车组即D字头列车),起初是C型(表示高级)的CRH(CRH2C和CRH3C),前面各种CRH都是跑快铁,后面各型多样;再后来用CRH380系列和中国标准动车组。

动车属于火车还是高铁

4,火车和高铁 还有动车 有什么区别说的详细一点谢谢

高铁就是比动车还快的动车,动车一般时速最高也就200多公里每小时,高铁可以达到300多,火车就是一般的火车咯。
速度不一样啊。
按照国际惯例,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都称为高速列车,只有采用动车组(不是传统的车头拉车厢),使至少50%的车厢带动力,这是动车组的概念。因此,无论是10年前的广深高速、还是现在的crh1/crh2、crh3/crh5型列车都是高速动车组,这当然包括运行在武广线上的chr2和crh3动车组。因此,动车组是对铁路运行的车辆而言的。 而高铁,即高速铁路,是对铁道线路而言的,目前高速动车有运行在普通客货运线路的,因此速度不会超过200公里,有运行在客运专线铁路的,速度不会超过300公里,而武广线是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建立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就是350公里,为了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的知名度,因此才叫高铁。实际上,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的,都应该算是高铁。 火车,广义而言所有列车都可称之为火车,狭义而言指传统的普通火车
火车最慢,最便宜,最挤。动车要好点,价格适中,也比较舒适,也比较快。高铁最贵,最舒服,最快,
火车,K开头的,是快速列车,普通的列车,速度较慢,D开头的,是动车,和谐号,比快速列车要快,G是高速列车,也是和谐号,但比动车快好多,是专门的高架线路,时速最快可达300多公里,而且每个车站仅停2分钟,中途不停车的,不用等别的列车,是目前较快的火车
火车就是常见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的铁路列车,一般客货混跑,时速度在160km以下;动车是动车组列车的简称,它指的是一种铁路列车的种类,我国一般采用8节编组即CRH系列,通常只有在客专和高铁上运行;高铁指的是一种铁路水平,时速通常都在200km以上,在我国目前只有动车能够满足这一运行速度要求,故高铁通常只跑动车。

5,高铁和动车有什么区别

动车指的是车的类型,而高铁是铁路线路的类型,严格意义上,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中国,动车、高铁又分别代指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动车组算不算是“高铁”呢?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国际铁路联盟定义,时速200公里以上就可以称为高速铁路。2007年4月18日,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当时对此的宣传是,“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2.但是,在不久之后,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定义又起了变化。铁道部有关人员表示,按照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所以,在铁道部目前的定义里,“D”打头的动车不算“高速铁路”,“C”打头的城际高铁和“G”打头的高速动车才算是“高速铁路”。在现在的中国,动车和高铁指代两种铁路运行类型。腾讯网曾对此做过专题:《动车与高铁 区别何在》,给出其连接
详细解答都在百度百科里。http://view.news.qq.com/zt2011/DGC/index.htm
还有一个区别是高铁只能在专用的高速铁路上跑,动车可以在老铁路上跑的!
严格意义上,动车是列车车型,动车是铁路线路类型。一般来说,动车车速在200公里左右,而高铁在三百以上
按照国际惯例,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都称为高速列车,只有采用动车组(不是传统的车头拉车厢),使至少50%的车厢带动力,这是动车组的概念。因此,无论是10年前的广深高速、还是现在的crh1/crh2、crh3/crh5型列车都是高速动车组,这当然包括运行在武广线上的chr2和crh3动车组。因此,动车组是对铁路运行的车辆而言的。 而高铁,即高速铁路,是对铁道线路而言的,目前高速动车有运行在普通客货运线路的,因此速度不会超过200公里,有运行在客运专线铁路的,速度不会超过300公里,而武广线是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建立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就是350公里,为了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的知名度,因此才叫高铁。实际上,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的,都应该算是高铁。 火车,广义而言所有列车都可称之为火车,狭义而言指传统的普通火车

6,火车和动车的区别动车是火车吗

动车是指安装有车轮驱动机器设备的铁路车辆,而不是动车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高速列车才叫做动车,一些火车里面的交通工具、包括常速动车组、普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等都有动车。所以说,动车只是一个速度概念,并不是特指火车。区别:1、列车开头首字母不同。动车一般是以“D”字头列车而火车一般是“K”字开头的列车,但是慢车的话,一般前面是没有字母开头的,如老式慢车“5609”等。2、速度不同。动车的运行速度是在时速200至250公里,而火车的速度则比动车的运行速度慢多了。动车额运行速度和高铁的运行速度差不多,而火车慢车速度更慢。例如从重庆到成都,动车需要三个小时,而火车需要五个小时。3、价格不同。一般来说,几种交通工具中,高铁的价格最高,速度最快而动车的速度稍微慢一点,而价格也稍微低一点;火车的速度最慢,但是价格也是最便宜的。4、动力不同。动车是无牵引力的轨道车辆,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火车列车是由一至三节机车牵引若干车厢或车皮组成。也因此动车的速度比火车速度要快。人们现在通常出行会首选动车,因为价格合理,而速度也比较快其次才会选择火车,虽然火车速度慢,但毕竟价格比较便宜。人们在选择火车的时候也会首选卧铺,增加出行的舒适度。扩展资料:首尾动车是一种常见的火车牵引模式,即在列车的两端各配置一台动车,可细为重联和动车组两种。重联主要针对货运列车,在超长货运车列两端各挂一台机车,不仅能解决单节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在折返线区间减少作业流程。在蒸汽机车时代,这种首尾机车重联方式比较常见,因为那时的机车功率较小。动车组服务于客运列车,除了复兴号等极少数车型没有在列车两端设计动力装置外,无论是动力集中型还是分散型动车组,所有的动车组都至少要在车组两端同时配备机车或动力车厢,以“前拉后推”方式运行。当列车抵达终点站时,无需更换车头即可实现原路返回或反向变轨。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几乎全是动车组。
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其动力装置都集中安装在机车上,在机车后面挂着许多没有动力装置的客车车厢,这就是普通的列车。时速一般在200公里以下。如果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动车组:时速一般在200公里一250公里之间,高速动车组:时速将达300公里一350公里之间。
不是

7,动车是在火车站上车还是高铁站

动车的停靠不一定就是在高铁站,它需要专用的站台,因为它的地板高度和站台基本上是平行的,所以停靠动车的站台用的是专用站台。所以可能是在火车站也可能是在高铁站。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在中国,时速高达250km或以上的列车称为“动车”。动车按动力装置分为汽油动车(用汽油机驱动)、柴油动车(用柴油机驱动)和电力动车(由牵引电动机驱动)三类;按传动装置分为机械传动动车、液力传动动车和电力传动动车三类。试验参数为方便说明问题,暂时取一列100吨的小编组常传统车(一台40吨轻型电力机车拖四节15吨市内客车,机车所有车轮均为驱动轮)和一列100吨由动车组成的列车(五节一样的20吨市内动车,每节动车的驱动轮均只承担一半的单节车厢重量)作为研究对象:→传统列车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980KN动车→动车列车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980KN→传统列车驱动轮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392KN (980KN x 40t / 100t)→动车列车驱动轮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490KN (980KN / 2)→轮轨动摩擦因数= 0.1→传统列车能获得的最大进摩 = 39.2KN (392KN x 0.1)→动车列车能获得的最大进摩 = 49KN (490KN / 0.1)→(实际极限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本文计算时暂时算做与极限静摩擦力等大)→传统列车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 0.392m/s^2 (39.2KN / 100t)→动车列车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 0.49m/s^2 (49KN / 100t)当传统列车机车提动的驱动扭矩使进摩达到39.2KN时,传统列车能获得0.392m/s^2的极限加速度;而一旦机车进一步提高输出扭矩,轨道便无法提供更大的摩擦力,驱动轮即开始空转,无论机车功率多大扭矩多大,进摩已不会再增大,甚至略有降低。反观动车列车,直到进摩达到49KN时才会出现空转,此时动车列车的加速度已经超过传统列车。进一步推导和计算可知,最大加速度只由驱动轮承载的重量比例主导。对于市内、市郊通勤动车来说,动车的驱动轮承载的重量一般都会超过全车的一半,而传统列车的驱动轮承载的重量往往只及全车的1/10甚至更少,实际使用中,加速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如果你的物理不好,或觉得以上说明过于无厘头,无法用想明白怎么回事,不妨做个试验:动车穿上溜底的、不防滑的鞋子,找一个你拿得动的重物,再找一处结实、光滑的平面(真冰溜冰场最佳)。试试拖/推着重物起跑(模拟传统列车,只有机车重量压在驱动轮上──只有你的体重压在你的脚上)和背/抱/提/举着重物起跑(模拟动车列车,所有重量压在驱动轮──你的脚上),看哪样加速更快。动车由早期的电力机车和客运车厢发展而来,所以最早的动车是电力动车,而市内有轨电车即为动车活化石。为了充分利用富余动力,一些通勤列车动车中间会混编少量无驱动装置的车厢。动车列车和这种混编列车就是动车组的前身。在动车组出现前,各节动车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单车即可自力运行和自力运营。动车组出现后,因为某些技术和运营需要,一些供动车组使用的动车的司机室、变压器、受电弓或者某些控制设备被移到其他车厢,失去自力运行能力,必须与特定的其他车厢搭配组成单元,以单元为单位运行和运营。中国经营动车1000多个车次。
动车的停靠不一定就是在高铁站,它需要专用的站台,因为它的地板高度和站台基本上是平行的,所以停靠动车的站台用的是专用站台。所以可能是在火车站也可能是在高铁站。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在中国,时速高达250km或以上的列车称为“动车”。动车按动力装置分为汽油动车(用汽油机驱动)、柴油动车(用柴油机驱动)和电力动车(由牵引电动机驱动)三类;按传动装置分为机械传动动车、液力传动动车和电力传动动车三类。试验参数为方便说明问题,暂时取一列100吨的小编组常传统车(一台40吨轻型电力机车拖四节15吨市内客车,机车所有车轮均为驱动轮)和一列100吨由动车组成的列车(五节一样的20吨市内动车,每节动车的驱动轮均只承担一半的单节车厢重量)作为研究对象:→传统列车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980KN动车→动车列车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980KN→传统列车驱动轮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392KN (980KN x 40t / 100t)→动车列车驱动轮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490KN (980KN / 2)→轮轨动摩擦因数= 0.1→传统列车能获得的最大进摩 = 39.2KN (392KN x 0.1)→动车列车能获得的最大进摩 = 49KN (490KN / 0.1)→(实际极限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本文计算时暂时算做与极限静摩擦力等大)→传统列车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 0.392m/s^2 (39.2KN / 100t)→动车列车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 0.49m/s^2 (49KN / 100t)当传统列车机车提动的驱动扭矩使进摩达到39.2KN时,传统列车能获得0.392m/s^2的极限加速度;而一旦机车进一步提高输出扭矩,轨道便无法提供更大的摩擦力,驱动轮即开始空转,无论机车功率多大扭矩多大,进摩已不会再增大,甚至略有降低。反观动车列车,直到进摩达到49KN时才会出现空转,此时动车列车的加速度已经超过传统列车。进一步推导和计算可知,最大加速度只由驱动轮承载的重量比例主导。对于市内、市郊通勤动车来说,动车的驱动轮承载的重量一般都会超过全车的一半,而传统列车的驱动轮承载的重量往往只及全车的1/10甚至更少,实际使用中,加速差距是相当明显的。如果你的物理不好,或觉得以上说明过于无厘头,无法用想明白怎么回事,不妨做个试验:动车穿上溜底的、不防滑的鞋子,找一个你拿得动的重物,再找一处结实、光滑的平面(真冰溜冰场最佳)。试试拖/推着重物起跑(模拟传统列车,只有机车重量压在驱动轮上──只有你的体重压在你的脚上)和背/抱/提/举着重物起跑(模拟动车列车,所有重量压在驱动轮──你的脚上),看哪样加速更快。动车由早期的电力机车和客运车厢发展而来,所以最早的动车是电力动车,而市内有轨电车即为动车活化石。为了充分利用富余动力,一些通勤列车动车中间会混编少量无驱动装置的车厢。动车列车和这种混编列车就是动车组的前身。在动车组出现前,各节动车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单车即可自力运行和自力运营。动车组出现后,因为某些技术和运营需要,一些供动车组使用的动车的司机室、变压器、受电弓或者某些控制设备被移到其他车厢,失去自力运行能力,必须与特定的其他车厢搭配组成单元,以单元为单位运行和运营。中国经营动车1000多个车次。
文章TAG:动车是火车还是高铁动车火车还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