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化妆要根据自己脸型及角色来定的,多练习,并总结经验,今天就以旦角化妆方法做个介绍,仅供参考。豫剧以前是按照地域分的,一般分为四个流派,分别为,第二次为1980年的“河南省豫剧流派调演”中,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被称为“五大名旦”。
1、唱豫剧怎么化妆?
豫剧化妆要根据自己脸型及角色来定的,多练习,并总结经验,今天就以旦角化妆方法做个介绍,仅供参考。1.准备工具:1.戏剧化妆底油或可替代的化妆品(大宝、百雀羚)2.油彩(北京浅1底色,嫩肉色,大红色,朱红色,胭脂红色)3.眼影(红棕色,黑色)4.胭脂(大红色,橙红色,玫红色)5.唇膏(大红或西瓜红)6.白色戏剧定妆粉7.水性黑色眼线笔和假睫毛8.唇刷,粉扑,化妆海绵,眼影刷,腮红刷,戏剧化妆板刷二.步骤:1.抹化妆底油:将戏剧化妆底油(我本人习惯用百雀羚,感觉戏剧化妆底油太油腻)均匀涂抹在脸上和脖子上,
2.打底妆:将浅1底色和嫩肉色(1:0.5)调匀,用化妆海绵均匀按压在脸上。3.抹红:拿胭脂红和大红及朱红色(1:0.3:0.3)调匀,然后拿化妆海绵从眼皮向脸颊均匀涂抹(眼皮上最红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不能太红,一定要有过渡,尤其是深眼窝的人),鼻线涂抹要自然,然后再用化妆笔蘸红色油彩画出眉毛和眼睛的形状,
4.定妆:用粉扑蘸白色戏剧定妆粉均匀涂抹在脸上,从浅到深(额头鼻子下巴脸颊眼部)5.上胭脂:用腮红刷蘸少量胭脂(青衣闺门旦用大红或大红加少量橙红,花旦用玫红)在眼皮上均匀扫(注意:胭脂只上眼部周围,不要上脸颊)6.画眉眼及粘贴假睫毛(也可以不粘)画眉:先用黑色眼影棒画出眉毛形,然后用眉笔填充,把眉毛画实。
2、河南豫剧五大名旦分别是谁?
豫剧有两次提出“五大名旦”的说法,第一次为上世纪30年代,上榜的五人分别为陈素真、常香玉、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第二次为1980年的“河南省豫剧流派调演”中,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被称为“五大名旦”。但事实上,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豫剧六大名旦,除了上述1980年评选出来的五位之外,再加上一个桑振君,
中国戏剧评论家给六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了各人的特色。分别是陈素真的“美”、常香玉的“劲”、崔兰田的“韵”、马金凤的“脆”、阎立品的“秀”和桑振君的“巧”,陈素真的唱腔风格飘逸秀美、精巧鲜活,代表剧目有《三上轿》、《春秋配》、《宇宙锋》等。主要传人为李金花、吴碧波、牛淑贤、关灵凤、张素玉等人,
常香玉的唱腔风格舒展奔放、行云流水,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白蛇传》、《五世请缨》等。主要传人为李金枝、汪荃珍、孙玉菊、虎美玲、王惠等人,崔兰田的唱腔风格哀怨凄苦、含而不露,代表剧目有《秦香莲》、《桃花庵》、《对花枪》等。主要传人有张宝英、郭惠兰、崔小田、陈爱玲、张晓霞等人,马金凤的唱腔风格流光溢彩、一气呵成,代表剧目有《花打朝》、《花枪缘》、《穆桂英挂帅》等。
主要传人有王文慧、柏青、周桦、曾广兰、许青枝等人,阎立品的唱腔风格蕴秀隽永、旖旎妩媚,代表剧目有《游龟山》、《秦雪梅》、《三上关》等。主要传人有阎立仁、张美贞、赵玉英、白文芝、朱巧云等人,桑振君的唱腔风格剔透玲珑、字乖韵巧,代表剧目有《对绣鞋》、《投衙》、《白莲花》等。主要传人有赵贞玉、丁巧玲、苗文华、徐玉琴、苗石玉等人,
3、河南豫剧有几个门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谁?
豫剧以前是按照地域分的,一般分为四个流派,分别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还有一种说法是五个流派,再加上一个高调,但是题主问的应该不是这个吧,因为到了后来,大约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豫剧的地域流派逐渐融合,开始以演员划分流派,根据一般的分法,豫剧现在的流派,基本上有十三个,分别是陈派、常派、崔派、马派、阎派、桑派、张派、唐派1、唐派2、王派、高派、牛派、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