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反思6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拥有一流的班级教学能力,借助教学。以下是我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抓住教材重点,突出“图式语言公式”三位一体。
6、一 年级上册 数学一共有多少 教学 反思今天王老师来我们学校指导我们新一届的班主任教学。有幸得到王老师的指导,收获颇丰。“有多少?”是学生在小学学习加法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经历计数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现实世界过渡到数学的符号世界,并认识加法公式。知道加法公式也是一种“倒计数”的计数策略,实现加法的意义组合。
但是,我忽略了一点,虽然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数字(比如木棒,画简单的符号等。),他们没有经历过用形象表征和符号运算来表达加法意义的过程,也就是把两部分结合起来。由此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不能一味的为自己着想,而应该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缺少什么,需要什么。
7、小学 数学一 年级《认识图形》 教学 反思小学数学 I 年级理解图形教学 -1/7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上课-2。以下是我收集的小学数学 1 年级懂图-2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数学 1 年级理解图文-2反思1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小朋友升一-0。
8、一 年级 数学有几瓶牛奶 教学 反思有多少瓶牛奶?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年级-3/。是关于“9 几”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是教学基于学生对1120的数的理解和20以内无进位的加减法,是学习进位加法的开始。“9 数”的知识也是20年内进位加法甚至多位数加法后续学习的基石。对于第一次理解和掌握这种计算方法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9 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容易掌握。我觉得这门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凑十”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有些孩子宁愿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也不愿意用这种方法。归根结底,第一,孩子没有意识到“补十”的方便性和必要性;第二,不懂进位加法的算术,导致一个认知盲区。会觉得掰手指不直观不方便。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以“推理”为目标,从两个方面入手。
9、小学一 年级 数学《统计》 教学 反思Statistics带领学生回顾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更好地理解分类思想。大家分享一下统计数据-2反思看看吧!统计学-2反思1统计学的初步知识并不难,但有时也很复杂。很多学生需要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据收集和整理方面需要更多的合作,要求学生在看图表和答题时独立思考。
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最方便?有多少数据最容易统计?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让学生回答,然后引导学生看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与例1中的统计图进行比较,谈谈有什么不同?最后做个总结。这一课在教学: 1上有些特点。教学在用“积极”二字进行统计时,充分让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一开始我让孩子手写正字法,说“正”字是五笔。
10、小学一 年级 教学 反思Primary 1年级-2反思范文(一般5篇)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人民教师,上课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篇范文(一般5篇),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1年级-2反思1认识人民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分为三节课年级-3/。
第二节课,让学生去商店购买商品,什么样的商品需要多少钱,如何付款。第三节课,让学生到商品前做一个价格调查,那个物品多少钱,记录下物品的价格,我在本单元上教材分析的时候,有如下的思考:第一,关于教学重点,过去教学,我一直把重点放在识别面额值,计算换算率上。对于这些都有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过分强调和单纯的教学显然是脱离学生实际的,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