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各县的方言是在中原官话的基础上,与山西方言相互影响而来的。感谢邀请,准确的河南的方言不是从其它地方传来的,而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像河南话最典型的“中”,据说就是因为中原仍天下之中才变成一种方言的,最有意思的河南方言是焦作话,焦作古称怀庆府,因盛产中草药而闻名,现在的怀山药即为滋补食品。
1、我想问河南的方言是从哪儿传来的?有何依据?
感谢邀请,准确的说,河南的方言不是从其它地方传来的,而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像河南话最典型的“中”,据说就是因为中原仍天下之中才变成一种方言的。现在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说是现在的粤语保留了古代中原官话的一些说法,但是这样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尽管北宋时期大批中原人南下,那也是分布的广东、浙江、福建等地,那么为什么偏偏广东话就保留古代中原官话了呢?在历史上,河南地区经过了多次的民族(族群)大融合,比如在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就有了洛阳雅言,隋唐时期更是官方用语,
而经过唐末五代十国之乱后,雅言便“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此后便是宋朝,以及不到一百年的元朝。距离现在最近的迁入河南的大事是明初的大迁徙,有大量的山西人迁往河南,现在很多河南的村庄都是在明朝时期建立的,在此基础上河南话可能会有所变化,但依然会保留本土特色,自明朝大迁徙后,包括明末闯王之乱,清末民国的战争等等河南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入现象。
因此,通过河南地区历史上的迁入情况来看,现在的方言最起码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奠定,更早的起源于何时将不得而知,从现在人口迁徙的情况看,如果不是大规模的同一族群迁入,大约三代后,方言也会被本土同化,所以外来语言被河南话同化的可能性极大,而不是河南话外来传入。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2、焦作各县方言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跟河南话差那么多呢?
焦作各县的方言是在中原官话的基础上,与山西方言相互影响而来的。明朝初年,焦作地区也几乎变成无人区,朱元璋接受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就近将山西居民迁到这里垦殖,恢复农业生产,洪武年间,三次将山西平阳府的民众迁居到此,并以河内为中心,设置怀庆府,下辖济源、孟县、温县、修武、武陟、河内、原武、阳武。原武、阳武后来于民国合并成原阳县,
3、河南哪个地方的方言最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河南方言是焦作话,焦作古称怀庆府,因盛产中草药而闻名,现在的怀山药即为滋补食品。值得提醒的是,有好多人(包括媒体记者)误写为准山药,与焦作话差不多的是济源话,济源过去归焦作管,后来析置出省管县级市,渐而成了副地级、正地级市。这两个地方的话,明显与其他地区河南话不同,其他地区的话,除过信阳南部几县有湖北口音外,其他地方都基本差不多,仅仅是音调之区别,
而焦作与济源话,因临近山西,颇有晋东南话的味道。特别是带有wan音和wo音的字词,其口语全变成wo音和wu音,如:钢管说成钢锅,山坡说成山扑,馍说成目等,洛阳老城区的一些地方,上述字词发音,与焦作话也有点相似,因为这些话很有特点,这些地方的戏迷到河南卫视梨园春打擂时,还把当地方言编成节目演出。有一个女性戏迷,因用洛阳方言唱戏,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得好,而当上了当期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