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人口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50万人,比上年增加9.60万人,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2018年合肥境内人口总量突破800万已经很容易了,但是切记这个人口是合肥全域(除去市区几个区之外还有郊县)的总人口。合肥对于本省人口吸引力有限说句实在话,合肥每年的人口增长可以说在中西部地区可以说是垫底的,如上图所示2016年的数据(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合肥在中西部主要城市中人口净增几乎是排名最后,其他城市比如。
1、合肥每年能增加多少人口,何时能突破八百万总人口?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合肥这座城市也算是个明星城市,按照目前发展速度何时能够突破800万人口,个人觉得只是个时间问题,今天借此机会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下另一个问题。目前合肥的人口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50万人,比上年增加9.60万人,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2018年合肥境内人口总量突破800万已经很容易了,但是切记这个人口是合肥全域(除去市区几个区之外还有郊县)的总人口,
其中蜀山区常住人口123.8万人,瑶海区人口90万,庐阳区人口66.2万人,包河区人口92.9万人;市内四区常住人口总共373万左右,可以说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人口总数算是比较少的了。合肥对于本省人口吸引力有限说句实在话,合肥每年的人口增长可以说在中西部地区可以说是垫底的,如上图所示2016年的数据(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合肥在中西部主要城市中人口净增几乎是排名最后,其他城市比如:西安、郑州、武汉等至少都是每年十几万的净增,只有合肥低于10万,无疑合肥对于本省人才的吸引力确实是不足的,
有组数据对比很有意思,以河南周口和安徽阜阳来进行对比。根据数据显示,河南周口2017年大概有280万的人口外出打工,2017年常住人口减少了5.86万人(大部分人口涌入省会郑州);作为同样情况的安徽阜阳市,每年外出打工人口在260万左右,然而常住人口2017年却比2016年增长了10万人,说明一个问题,虽然两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差不多,都是外出打工人口大市,但是似乎安徽省省会合肥对于本地人口吸引力真的不大。
为什么合肥吸引力不大?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般来说,省会城市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有几个:第一、本省有其他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比如江苏、浙江等很多城市能够提供较好的就业和居住等条件;第二、省会太弱,各方面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第三、其他原因,比如落户太难等,首先,合肥经济在安徽应该算是首屈一指,除去合肥的7000多亿,芜湖的3000多亿外其他的无疑都在1000-2000亿之间,所以而且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个人觉得产业实力也不差。
其次,安徽境内除去芜湖外,基本没有其他经济发展太好的城市,所以谈不上说其他城市分流人口的情况。最后,经过查询合肥落户条件不算苛刻,大专以上毕业生即可,而且还有租房补贴,所以,个人觉得实在搞不懂是什么原因。合肥的对于本省的人口吸引力不算很大,难道是房价高惹的祸?欢迎各位留言或者私信勇勇杂谈壹贰叁参与讨论,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哦,
2、巢湖被合肥吞并之后,经济呈现了怎样的变化?
首先纠正一下,巢湖不是被合肥吞并,而是被拆分,其中无为给了芜湖,和县给了马鞍山,巢湖市和庐江给了合肥,大概是这样,不知道有没有记错。那么为什么要拆分原巢湖地级市呢?第一是巢湖污染治理,巢湖因蓝藻泛滥,一到夏天,臭不可闻,在这之前,巢湖被合肥和巢湖市共有,责任不明确,步调不协调,治理起来难度非常大,其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巢湖夹在合,马,芜之间,是经济洼地,而马鞍山和芜湖因为发展的需要,已经没有用地指标了,而合肥迫切需要向南发展,于马芜连成一片,形成安徽经济发展的高地,错失这次机会,安徽将很难发展起来了,所以必须拆分巢湖市,大家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为了全局的胜利,必须牺牲局部,一个省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说远点,淮河泄洪,为什么不在河南泄洪,因为河南是上游,这是地理位置,还有就是人口和经济,为什么不在下游江苏泄洪呢?江苏经济比安徽强太多,所以只能在中游的安徽泄,因为安徽经济弱,损失最小。两害取其轻就是这个道理,回到题目,不拆分巢湖市,巢湖市肯定发展不起来,还拖累合马芜的发展,拆了巢湖,巢湖也许能发展起来,也许不能发展起来,但是合马芜有了更多发现空间,他们能发展起来,进而带动整个安徽的发展,你说当领导的会怎么办?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断臂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