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从古到今地名演变史秦统一六国后,称钱唐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三国、两晋时期,杭州属吴郡,归古扬州隋王朝建立后,“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唐代,把杭州郡,改余杭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于杭州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都城是杭州,并非现在的临安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
1、为什么南宋定都杭州?
看了好几个回答,都大同小异,但是都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临安不是南宋的都城,在南宋的官方说法中,临安,即杭州,一直是南宋的行在,也就是临时都城,事实上南宋150多年始终没有正式的都城,那么赵构为什么会选择杭州作为行在呢?1、杭州地位不输南京早在隋唐时期,南方地区就出现了几个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包括扬州、益州、南京、杭州等。
因为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杭州成为运河最南端,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机会,唐朝时期,杭州人口超过50万,成为江南地区和南京等并驾齐驱的大城市。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在北方打得不亦乐乎的同时,这里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南方第一大城市,而在南宋初期,经济重心彻底南移,杭州成为南方经济中心。由于经济发达,赵构自然有选择这里的理由,
2、杭州更靠南更靠海,方便逃跑赵构之所以选择杭州而不是南京作为行在,是因为他被金军打怕了。金军在灭亡北宋后,就对赵构政权进行了执着的追击,其中1129年金军南下更是追击赵构一路南逃到温州,对于赵构而言,都城的位置自然是越靠南越好,最好能够靠近海洋,这样金军以来,自己就可以从海上溜号。而杭州无疑属于赵构钟意的类型城市,
2、南宋时的杭州人,如何避暑?
今天的杭州,被人称为是“火炉”城市,热不可当。但根据文献记载,即使是远在八百年前的南宋,当时的临安城也不是那么清凉的地方了,这是因为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城,凉风很难在临安城的上空刮起。而且,杭州地处水乡,就像西湖这样的湖泊存在,反而让杭州在夏天里更像蒸笼,腾腾升起的水蒸气会让这座城市闷热难当,因此,从当时的皇宫到民间百姓,就各出奇招来度夏。
南宋诗人杨万里就写过一首《荔枝歌》,诗里描述了从北方运冰到杭州,供皇宫消暑的情形,有了冰块,就不但可以降温,还可以制作冰镇的西瓜、酸梅汤等饮料,这待遇一点都不比今天吃冰淇淋差到哪里去呢。但这是只有皇室才有的享受,普通百姓可没那么好的待遇,但一样有各种实用的方法,比如,杭州周边的山区,多的是竹子,人们不但跑到山区的竹林里纳凉,还用竹子制成扇子,用来日常消暑。
晚上睡觉的时候,更是用竹子做成一个圆筒状的一人高的柱子,用来抱着它睡觉,并美名为“竹夫人”,据说在宋代还有一样避暑神奇,那就是用瓷器做的枕头。虽然质地有些硬,但只要习惯了它的清凉,再硬都不是问题了,生活似旅行,有缘即同行!更多旅游资讯或江南游线路定制,请关注本号:【笔尖上的旅行】,一个致力于让文字带上趣味和态度的旅游创作号!。
3、南宋都城为什么把杭州叫做临安?
南宋都城杭州是后来改称临安府的,说起临安,必须提到一个人,一个家族,那就是吴越王钱镠(liu),吴越钱氏家族。他是临安人,他在唐朝末年,一手创立吴越国,一直被中原王朝册封吴越王,他们世代拥立中原,在北宋初期,他的后世”纳土归降”,整个国家归附了北宋,使吴越人民没有受战争的灾难。钱氏后人也被北宋皇帝世代重用,管理吴越之地,
百家姓”赵钱孙李”,为什么有“钱”姓就是由于钱家的功劳,而且是大富之家。千年的钱氏家族,门风严谨,尊崇文化,现代著名有钱学森,钱伟长,钱其琛等都是来自吴越钱氏家族。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之前在彰德府的赵构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总领抗金。金兵大肆南下时赵构跑到了济州,之后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被拥立称帝,史称宋高宗,
4、杭州是南宋的首都,当年的建筑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