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洛阳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从整体上看,定都于长安的全国统一政权的数量远远大于洛阳,但是在很多朝代中,洛阳常常扮演了长安的陪都的角色,长安和洛阳是古代建都朝代最多、最为著名的两大古都,受到西北边患的牵制,长安作为都城的时间远远长于洛阳,武则天大力任用出身山东的官吏,打压关陇士族,把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降低长安的政治地位,避免受到牵制。
1、古代的长安是现在的西安吗?
先说结论:不是!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话说三遍。长安是县,西安是市,从汉高祖开始算,长安一直是县,西安一直是市。西安是长安的上一级行政单位,长安是西安下辖的县之一,自汉朝以来一直如此。你能问,东城区为什么改名叫北京市了么?西安市为什么改名叫陕西省了么?能么?能么?能么?长安,最早是一个乡,汉高祖刘邦其实很想定都咸阳(县)的,可是都城被项羽给烧没了,无可奈何只能重新建城。
地点就选在了长安乡,为了匹配都城所在,把长安乡升格为县。即:长安县为都城所在,都城以县名命名,称之为长安城!那么,长安县的上一级行政单位,的西安,当时称为什么呢?称之为:京兆尹!记住了,京!兆!尹!是西安的古称!!!随后的日子里,古西安经历了多次改名,分别有:京兆郡,改回京兆尹,京兆州,京兆府,唐朝时短暂改名为雍州宋朝都城迁离了西安,所以西安在宋朝最后一次被叫做京兆(府),
元朝改京兆府为安西府,后改名为安西路,后又改名为奉元路。到了大明,自然不能再继续“奉元”,于是西安第一次有了今天的名字:西安府,从此以后,六百五十多年来,西安的名称就一直沿用至今。而长安县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长安县作为西安(京兆)下辖的一个县,两千年来辖区和位置,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变化。在今天的西安,汉宫遗址大体属于未央区,在西安城的西北方向,挨着咸阳市,
那里是最初的长安所在。后来,经历了千年岁月,长安城实在是不堪重负,城内地下水都被生活污水污染了,所以隋朝建立都城的时候,不得不重新选址,于是向东南方向重新建立了都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城的大概位置。长安县,也随之南迁,当然了,今天的西安城,经历了后来的多次大修改建扩建。今天看到的城墙,大多数是明城,进入到内城里面才能见到部分隋城,
2、为什么历史上有盛世长安的说法,而没有盛世洛阳的说法?
历史上没有盛世长安这个概念,也没有盛世洛阳的说法,历史是国家的历史,盛世是形容国家的兴盛,一个长安不配盛世这个词,请勿篡改历史。提问者听着,说你是分裂分子一点不为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有祖国兴盛富强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任凭你等跳梁小丑把一个地区自以为代表了祖国的历史,只能说你胆大妄为,无耻之徒!账不是不算,你再不悬崖勒马,定有制裁你的那一天!对于祖国灿烂的历史,应该心怀敬仰自豪,作为祖国一份子应该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
3、为什么历史上洛阳没有长安那么出色?
长安和洛阳是古代建都朝代最多、最为著名的两大古都。长安历史上总共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周、秦、西汉、新、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北周、隋、唐,而洛阳在建都朝代数量上略逊一筹,共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之后)、隋(炀帝)、唐(包括武周)、后梁、后唐九个朝代。如果对以上这些朝代进行分析的话,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建都的朝代中属于全国性王朝并且统治时间较长的有西周、秦、西汉、隋、唐,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属于地方性王朝,新莽时期全国分崩离析,群雄并起,统一名存实亡,
东汉末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期间山东地区限于混战,五年后,献帝出长安东走,长安已化作一片焦土。西晋末年,洛阳被十六国之一的刘汉攻陷,晋愍帝即位于长安,三年后西晋即彻底灭亡,以上两个时期,都可以看作原先建都于洛阳的政权避难长安、苟延残喘,所以持续时间很短,只是名义上的统一王朝,洛阳,统一的全国性政权为东汉,和隋唐的一部分时期,其中隋大部分时间政治中心在东都洛阳,唐朝时长安洛阳为东西两京,皇帝常常往来于两京之间,武周时改洛阳为神都,正式定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