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孝感、随州和宜昌四座城市谁最强。听湖北有四个地方正在积极准备“撤市设区”,其中就有枝江和宜都,跟黄石和宜昌比较显得不为妥当,目前湖北省经济体第二大的城市就是襄阳,城区面积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襄阳,宜昌和襄阳是一个层次的(俩个城市产值均破4000亿),前几年宜昌和襄阳“不分伯仲”,最近俩年宜昌发展显然滞后襄阳,所以荆门和宜昌不是一个对比面,是没有可比性的。
1、荆门这个城市怎么样?
荆门这座城市素来有“荆楚门户”的美誉,很多人知道“荆楚门户”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荆门这地的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过度落脉地带,一座据水路,一座据陆路,历史上其军事战略位置险要,“西控巴峡,东连鄢郢,南捍江陵,北接襄邓,水通江汉,山连巴蜀”,所以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才有了“荆楚门户”的美誉。另外荆门位居湖北中间,又有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称呼,
(荆门天鹅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荆门这地方也不是说多么的发达,但是也不算特别落后,最近几年交通发展的比较快,最近几年修建的动车铁路线也预计要开通,人口300多万,产值1700多亿,总体来说在湖北省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差的。但是跟黄石和宜昌比较显得不为妥当,目前湖北省经济体第二大的城市就是襄阳,城区面积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襄阳,宜昌和襄阳是一个层次的(俩个城市产值均破4000亿),前几年宜昌和襄阳“不分伯仲”,最近俩年宜昌发展显然滞后襄阳,所以荆门和宜昌不是一个对比面,是没有可比性的,
(漳河风景区)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说,荆门的旅游资源还是不错的,境内还有荆楚理工学院,荆门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的明显陵和漳河风景区以及屈家岭文化遗址等比较出名,也出过不少名人。例如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宋玉,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前3000年的历史中,宋玉是最大的“帅哥”,可这位“最美”文青一生竟未娶,献身楚国大业,最终成为战国末期著名的辞赋家。
2、宜都和枝江会撤市设区吗?
听说,湖北有四个地方正在积极准备“撤市设区”,其中就有枝江和宜都,1、枝江市枝江,湖北省直辖、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区、夷陵区,东南邻荆州市。枝江周称丹阳,属楚,秦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西汉元年始设县治,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枝江也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2、宜都市宜都,湖北省直辖、宜昌市代管县级市,位于鄂西南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地过渡地带,东隔长江与宜昌市猇亭区、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西南、正西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点军区接壤,
宜都于公元前196年设县制,名为夷道。公元210年,刘备设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之称,是一代宗师杨守敬、清代学者王永彬、开国上将贺炳炎的故乡。宜都是2016年度湖北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民间故事之乡、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环保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不要小看“区”和“市”这一字之差,其中的内涵耐人寻味。撤市设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从行政级别上说,与区是同级,但二者功能上各有侧重。县级市的工作重心是“三农”,而区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等,从经济发展上说,撤市设区后,地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将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各项城建投资将大大提升。
从民生改善上说,撤市设区是城镇化的直接表现,同样也表现在民生条件改善上,居民将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方面受益。从投资空间上说,撤市设区后,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障碍得到消除,能够提升新设区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投资空间进一步拓宽,从连带反应上说,撤市设区后,虽然好处多多,从名称到政策都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也绝非完美无瑕,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也应得到重视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