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邺城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被分为安阳、邯郸两地,如今安阳发现“曹操墓”,将曹操安葬地点的话题带动起来,在目前的证据之下,曹操墓在安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前两年好像,在安阳发现曹操墓,经过了专家的论证,确定曹操的墓在安阳,现在已经在开发了。
1、吕布墓为什么在河南修武县,而不是在徐州或者许昌?
理由很简单。史书上,只说吕布与陈宫、高顺俱死于下邳,曹操令“传首于市”,并没有说吕布葬于何地,而河南焦作修武县这座“吕布冢”,据说还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既然它成为了上纲上线的古墓葬,且看看官方资料是如何记载的,河南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共7个批次,共计1575项,其中无“吕布墓”或“吕布冢”的条目。
《中国文物地理名录·河南册》,共收录河南省内各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802份,亦无“吕布墓”或“吕布冢”条目,尴尬了。正式资料上不存在这个记录,吕布这厮,果然有自立之心。再看看当地关于吕布墓更详细的介绍,棒呆了。介绍文中提到“三英战吕布”,三英方面。史书记载刘备参加讨伐董卓,只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引《英雄记》两句话:“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
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刘备军没有参加虎牢关战役,不知道历史上吕布奋战的是哪三英,吕布方面,“三英战吕布”,实际出自元人郑德辉所著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并非“三英”,《元曲选》收录杂剧《单战吕布》《三出小沛》也是说张飞独战吕布。而真实的历史中,刘备军根本没参加虎牢关战役,张飞独战吕布也是假的,
2、曹操去世后,墓地埋在哪了?
曹操因头疼病(也有说是中风)死于洛阳,终年五十六岁,葬于邺城(今河北邯郸一代)高陵。传说,曹操有过刨人墓地的历史,他遗嘱里命人修七十二座墓冢,以防止有人掘墓,后人因为分不清七十二个墓冢那个是曹操之墓,就以七十二墓冢所在地为祭祀的地方了。不过,在前两年好像,在安阳发现曹操墓,经过了专家的论证,确定曹操的墓在安阳,现在已经在开发了!,
3、曹操偏爱洛阳,也是死在洛阳,为什么葬在安阳?
曹操死在洛阳是因为当时形势使然,跟喜欢洛阳没有关系。曹操年轻时是生活在故乡谯县,父亲曹嵩在京都洛阳做官,他也因为这个关系,往来洛阳,后来也被父亲通过关系,朝廷任命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曹操这才在洛阳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也是曹操人生履历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后来曹操还担任过顿丘令,议郎等职务,这个“议郎”也是在朝廷做官,负责匡正朝纲,上言朝政得失。
曹操对这个工作也不是很满意,更多的是对汉灵帝宠信宦官不满,所以他后来干脆称病辞职,回老家隐居去了,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决定改革,任命大量名士,名将出任地方,并组建了西园军,在这个格局之下,曹操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西园军的典军校尉。后来(189年)灵帝驾崩,何进在政变中丧命,董卓进京,曹操不肯屈从董卓,选择回乡起兵反董,
这是曹操起兵之前,三次在洛阳工作的经历。此后,汉献帝东归至洛阳,征调诸侯进京,曹操接受董承的指使,率一千人赶到洛阳,掌控了朝廷,和董承等人策划,把汉献帝接至许都定都,这是曹操人生履历中第四次去洛阳。后来,曹操在平定北方,荆,扬等地后,开始向关中、凉州用兵,多次率军路过洛阳,仅此而已,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放弃汉中,返回关中,恰逢关羽率军北伐,围攻襄阳,曹操赶紧征调大军前去增援。
曹操当时是坐镇洛阳,观察局势的,等关羽战败被杀后,曹操也在下个月(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阳。所以,曹操对于洛阳并不存在多余的感情,他死在洛阳是因为战局形势的缘故,并非是喜欢这里,要说曹操对雒阳没有一点感情,这也是不对的,(事实是曹操对洛阳有感情,但谈不上喜欢)曹操在临死前那段时间里,还特意去巡视洛阳北部尉府的旧址,这里毕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做官的地方,曹操此时已经60多岁,想想当年才20出头,至此阔别四十年,重返年轻时壮志满酬的起点,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