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合肥市 > 赖少其书法,赖少其书法值多少钱

赖少其书法,赖少其书法值多少钱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4 05:17:10 编辑:合肥本地百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赖少其书法值多少钱

赖少其(1915~2000年),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版画家。生于广东省普宁市下市乡,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后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历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华北文联秘书长、上海美协副主席、安徽省文联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安徽省书协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等。工书,擅山水、版画、篆刻。出版有《创作版画雕刻法》、《赖少其自书诗》、《赖少其山水画册》、《赖少其画集》等。赖少其其实不用多做介绍他是大师级的,楼上说的6000那是太少了!赖少其的作品现在5万元人民币一平尺这件作品是2平尺的!所以价格因该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赖少起的作品非常有升值空间值得收藏!

赖少其书法值多少钱

2,赖少其的艺术创造

在历史与现实中,常常会有一些以煊赫的家世和富贵的资财而自傲于世的人,但如果剥去他们的光环,便不难发现其内心的伧俗。而一个真正精神充盈的人,无论其出身如何卑微、生活如何清贫、境遇如何寂寥,我们也终会发现他的气质华美与高贵,而烛照其英雄本色的点点薪火,往往便是他们拼尽生命全力耕耘于兹的诗文书画。或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工部之史诗,或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曹雪芹之文章,或如徐青藤、垢道人、黄宾虹诸人“墨点无有泪点多”之绘画。赖少其的全面修养和多才多艺在当代画坛是公认的,在诗文、版画、书法、篆刻甚至油画等方面皆极有成就。然而,今天看来,这些只不过是赖少其艺术道路上渐行渐远、渐登渐高的一个个台阶。而最能代表其成就的,无疑是他在中国画领域的非凡创造。 2005年12月21日,位于合肥市政务区石台路与休宁路交叉口南200米的赖少其艺术馆正式开馆。展品按赖少其一生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进行陈列,全面展现了赖少其一生的艺术发展轨迹,主要分为“版画时期”、“黄山时期”、“丙寅变法时期”、“八十岁以后”四大部分,展厅采取了具有岭南地方建筑特色的“西关大屋”的风格进行装饰,并以一牌坊虚拟赖少其的画室——木石斋,以“木石”象征赖少其一生从版画到国画的艺术历程,以及其质朴坚实的艺术风格。 赖少其早年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雕刻受原苏联、德国凯绥·珂勒惠支等影响,创作大量抗日救亡版画作品,在民族斗争的磨练中技法更为纯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赖少其在上海主持华东美协工作期间,与黄宾虹、傅抱石、朱屺瞻、潘天寿、谢稚柳、吴湖帆、陆俨少、沙孟海、林散之等一批老书画艺术家们交往密切。一代大师们对金石都有深刻地研究,黄宾虹先生收集古印一千多方,也精于刻印和善于以印入书;如唐云、王个簃、来楚生、白蕉、钱君陶等本身就是治印高手;他的一位好友、柳亚子外甥徐孝穆,是我国著名竹刻大师,所刻竹、壶、砚、印,皆为神妙极品;赖少其欣赏之中得到甚多教益和启迪。安徽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即开创了辉煌的业绩,徽派篆刻书法艺术对全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五十年代末,赖少其到安徽后,研究程邃、邓石如的古徽派篆刻书画艺术,又深入了解徽州艺人所创作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等艺术,为劳动人民精雕细刻并又华美的图案文字而感叹和赞赏。赖少其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修养、奋斗的经历、高尚的人品,更重要是他学而不倦、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从版画、雕刻的坚实根基,跨越到更广泛的金石书画艺术之海,取得了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他创作数百方篆刻作品,将其中135方自编“无逸室印存”,边用书法注释,亲手制作的此印谱册页古典高雅。他篆刻的画面,虚实开合,苍润拙朴,体现灵悟的才气和勤勉的功力,必然达到极高的境界。赖少其的篆刻以格言、诗文、警句、人名为主,构图、篆法则根据内容而设计,吸收中西结构平衡、黄金分割等画法因素,结合传统的书法、篆刻技法。无论一面印还是多面印,方寸中巧妙布陈,构思既定,即走刀如笔,不加修饰,朱、白文线条奔放生动,配以健康、幽默、启示的篆文,作品自然成趣。所刻印章雄健清新,而又不失古朴浑厚,印风独具秦汉韵味和无穷的艺术魅力。赖少其曾于1979年在《文汇报》撰文“王个簃和他的画”,1989年在黄宾虹研究论文集---《墨海烟云》评写“黄宾虹先生的为人和作画”,1993年又在《书法之友》发表“论邓石如”。此外,还有 “套版简帖引子”、“徐孝穆的竹刻艺术”等多篇文章,不仅是评论艺术大师们的杰出成就,而且对篆刻书法也作了概况论述。他独具慧眼,认为观察“百家”,取百家之长,丰富自己,才能有所继承和创新。

赖少其的艺术创造

3,赖少其的大家评论

在赖少其身上,诗人的气质与战士气质融洽无间,除了从全部经历找出最有力的佐证,作品本身同样颠扑不破。赖少其的大部分作品,不论采取何种构图、笔法,发而为诗,真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且举一首一九八0年五月登莲花峰观皖南事变故战场写的《凭吊》,诗人纵观历史,豪情激越,谱出一位亲历事变的勇士之歌:一声长啸,宝刀出鞘,一刀二刀,砍得崖裂峰转瀑泻山摇,站在莲花峰上,遥瞰白云滚滚,苍茫处,犹闻战马咆哮。最可叹,指挥失误,九千健儿误入敌阵,此恨难消。千古事,胜与败,何必牢骚!白发萧萧,战袍未锈,站在云雾上,脚下群山俯伏,耳听万松涛。 少其先生的字,远承黉宝子,黉龙颜,近法扬州八家里的金冬心,方笔如削拨苍稳的感觉,联在一起,则有浓厚的简札和石刻的味道,金石韵味十足。 所谓“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凡同少其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说,他的为人正如他的诗、书、画一样:天真、耿直、豪放。他对现实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朋友肝胆相照,急公好义。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浩劫,许多画家都深有体会地说:“疾风如劲草,老赖是个品格高尚的人!”他不喝酒,也不抽烟,平生嗜好的是:诗书画。每逢谈到最高兴的问题,总是滔滔不绝,奔放的激情不可遏止。这,正是一个诗人兼画家特有的气质。诗、书、画之外,他还以木刻和书法功底入印。所刻白文印章很有汉印味道。被人誉之为“四绝”。他还颇富收藏,精鉴别,金冬心的书画、陈老莲的花卉,垢道人的册页等等,都是他的家藏之珍。为了追求理想,少其先生坚持学习,数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六十五岁高龄,依旧豪情满怀地背着画囊,驾缭绕白云,跨万丈深谷,继续勇攀黄山天梯。 书法家、画家、版画家赖少其,几十年来,一直是忙里偷闲地度着他的艺术生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他的信仰与爱好。数十年来“锲而不舍”,他的艺术成就正是“求则得之”的。赖少其的版画,在技巧、风格上显示了它的独特性。他曾经刻过如六尺那样大的版画,这令人感到惊奇,单是这样大,从版画史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有幅版画写的是“淮北变江南”,包含着富有意义的风景画,它强烈地接近着中国绘画的铺陈结体,而在色调方面也结合了中国绘画的着色法与色彩的运用,可以说是结合中国绘画的形式,开创了版画史上前所未有的面目。因此,它给人的艺术感受,是富有现实意义而带有中国绘画气氛的别开生面的新颖风调。 早在三十年代,我就知道青年木刻家赖少其,他的作品为鲁迅所赏识,并且谆谆对他教导:在版画创作上怎么继承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画法,融合欧洲的新法,创作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版画,要他“多看和练习”。鲁迅对他寄予深切的希望。上海解放,我第一次见到赖少其同志,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朴实敦厚的勤奋的版画艺术家,他热爱艺术,追求艺术。有一次,少其把他收藏的名画一幅幅打开给我看,有陈老莲、金冬心、程邃、郑板桥、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他一往情深地向我介绍他临的程邃山水册页,心情激动地指着画册上他所写的题字给我看:“恨晚生三百年,不能拜其为师也。”从这简单的题字里,可以看出他对这位明末清初新安画派著名画家和篆刻家垢道人的倾倒的心情。他如醉如痴地精心临摹了他所能找到的程邃山水真迹。我欣赏他的临摹画幅,如果事先不说明,的确“可以乱真”。他临摹唐寅《匡庐三峡图》,就花了三四个月之久的时间。我看到他的两幅版画作品,一是《淮海战歌》,一是《金色的秋天》,基本上运用中国绘画的铺陈结体,吸收了中国绘画传统的表现方法,那画面又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为版画开阔了新的途径。 我们要欣赏赖少其先生的画,首先就得弄清楚从倪云林到程邃、到黄宾虹这一条一肪相承的渊源关系。我对文人画可能有些天生的偏爱,可是我所指的文人画决不是那些画于南窗下不食人间烟火味的骚人剩墨。我喜欢境界高远,气质华美、韵味深邃的充满诗情的作品。这样的山水画,为我们的心灵展开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山水画越带有理想主义,就越能透露东方艺术的灵魂。在现代中国山水画的画坛上,赖少其先生我以为是在追求这一点的。 在长期的金戈铁马、炮火硝烟的战争生活中,炼就了赖少其一付战士铮铮铁骨;因而他的画作,充满了激荡的豪情,对祖国的土地山川,对生息勤奋、劳作其间的人民,是如此挚诚的热爱着,从他笔下的松涛、云雨、瀑泻中,听到了作者热烈呼跳的心声。他在学习传统上,是很下一番功夫的。程邃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情趣,戴本孝的取法《枯淡》的苍劲的特色,都被他溶于一炉,创造了既纯厚稳健工缎,又洒脱奔放畅朗的绘画风格。他的书法,行书学王羲之《兰亭》,隶书远承黉宝子、黉龙颜,近法杨州八怪金冬心,方笔如削,峭拔苍劲,具有浓厚的简扎与石刻韵味。登泰山后,榜书学北齐经石峪,由方转圆。因为他早年从事木刻,所以他的治印也很独到,刻刀锲处,朴若汉印,劲如松柏,顽石可为叹服。他也是诗人,特别是他的题画诗,意浓、情美、境深,诗中有画、蕴涵乐律与生机,我们观其新出版《自书诗》可知。他把诗、书、画、印溶为一体,得心应手的尽情讴歌他所钟爱的祖国、人民和可爱的应爱的一切。尽管如此,他对艺术创作的技艺,仍在执意探求;他以七十岁的高龄,依旧豪情满怀的背着画囊,驾缭绕白云,跨万丈深谷,继续与黄山为伍,而攀天梯如故。 纵观赖少其的生平与艺术道路,恰恰是一个从革命战士、军人而变为文艺领导者、学者、艺术家的演变过程。因为他是战士,在他的艺术里便涌动着一股热烈的豪情和气势;又因为他是学者,在他的艺术里便不乏一种冷静的理性;但他更是一个诗人气质的艺术家,爱国爱民,爱自然爱生活,对万事万物和一草一木都极具真情爱情和深情,因而他的艺术又那么富于情趣、饱满、热烈、大方、厚重、奇崛。赖少其一生铭记着鲁迅的教诲:“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因此,他将画室名为“一木一石之斋”,用以自励,后易名为“木石斋”,那方朱文印便常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上。其实,“木石斋”的斋号,很有象征意味:木者,生机粲然、奇崛蓬勃之意也;石者,岿然不动,质朴沉重之意也。赖少其的中国画,谁云不然!

赖少其的大家评论

4,海外名气最大的中国现代画家到底是谁呢

赵少昂:前段时间和一个从美国归来的华人艺术家聊天,向他问及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哪位中国现代画家的名气最大。他不假思索地说了一个名字,不是齐白石,不是徐悲鸿,也不是吴冠中,而是赵少昂(1905—1998)。这到底是不是他的一孔之见呢?带着这份疑虑,又问及了几位在西方生活的艺术家朋友,虽然答案并不统一,但赵氏盛名的的确确不让我们所更熟悉的白石、宾虹等诸大师,尤其在华人聚集区,更是如此。但在国内,赵少昂这样一位饱染岭南风格的“地域性”画家,声名并不显赫。尤其是在北方主流画坛对岭南画派的认知仍然存在诸多偏见与误读的大背景中,赵氏画艺仍躲在美术史的幽暗角落,等待更多的人去发现、去认识。赵氏绘画“很岭南”,这不只是说他对岭南物象矢志不渝地描绘、对岭南风格的独特发扬,还有他对岭南画脉的精心呵护与承传。著名评论家陈传席先生在评述岭南画派的历史光景时,曾下了一个此派“最重师生情谊与艺术承传”的论断,从赵少昂与高奇峰的关系便可见一斑。他16岁时便师事岭南派先贤高奇峰,成为著名的“天风七子”之一,由此打上了岭南画派的深刻烙印。赵氏谨听师言,乐观师行,虽然侍奉恩师左右的时间不过半年,但感念之心从未懈怠。他在晚年的时候曾如是回忆:“老师最伟大的地方是点燃你心里的美感火焰,我在美学馆的半年,有充沛的激情去临摹和创作,高师(高奇峰)的精神一直教导着我,心中有师、笔下有师,这比身边有师更加重要,师门教的如果就是技法,你没有融会创新的话,一辈子你也离不开老师的。”他最终也的确在“融会创新”的路上“离开了老师”,但师恩念兹在兹。赵少昂画作:《岭南独秀》赵少昂一生专注艺术,与世无争,他的作品中经常用的一方闲章“此生只愿做闲人”就足以表明其心态。他曾经说:“因为我写话,所以此生只愿做闲人。”他专注花鸟画,对蝉题材有开拓之功,甚至齐白石也曾托人“请少昂君画蝉寄来”。对此,他曾解释:“蝉是最好的,它只是靠饮露养大,其他东西也不用吃,因为露水是最清洁的,撇开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清洁,所以我借蝉作比托。回顾80多年来,尤其是经过这么多的战乱,真好像发了场大梦,哪会再希望什么呢?”或许,能让这样的老先生聊以自娱的便是画画了。一个艺术家与一座城“我将乘风归去,折柳揖别。过庾岭,香云千里,一山春色……”1986年元月,赖少其(1915—2000)举家离开安徽迁回广州定居,写下了这首《相见欢》,心中对新的生活满怀期待。但阔别故土五十载,时过境迁之后,赖少其在广州的生活与艺术交往到底是怎样的场景?这是一个颇为玩味的话题。对此,彼时几乎天天跑到赖少其家,几成“父子”关系的庄小尖(1949—),揭开了赖少其晚年在广州的诸多细节。且看庄小尖的山水绘画,就可以找到他与赖少其的精神性关联。庄小尖说,结识赖少其是“命中注定”。庄小尖读小学的时候,就得以相遇赖少其。其时,庄小尖在绘画上显示出过人才华,常被地方领导叫去相陪造访的艺术家。有一次,赖少其偕同画家唐云、周怀民回故乡,其时,唐云的名号要远远高过赖少其,只酷爱国画的庄小尖对赖少其反而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赖少其山水画。赖少其举家回到广州后,最早住在环市路的华侨新村。彼时,庄小尖正在白云宾馆附近上班,两地相距不过两三百米。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早已知道赖少其在版画、国画领域的高深造诣,禁不住内心的崇仰,不时登门求教。当时,庄小尖正在为一些报纸杂志做美编,就常找赖少其给报纸写栏头与题签,平日也多有书画探讨,长此以往,两人便熟络起来,直至赖家把他当作自家人。赖少其,画作。1990年,赖少其将家搬到水荫路,庄小尖的单位也恰巧搬到了附近,两处只相隔一条街。每天一早去单位,处理完事务之后,他就赶往赖少其家里去,一待便是一中午。“保姆看到我来,就主动在锅里多加一把米。”庄小尖与赖家关系可见一斑,庄小尖的父亲将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比作“父子关系”。正是这种特殊的“父子关系”,让庄小尖掌握了大量赖少其其人其艺的诸多“秘密”。比如,赖少其写书法从来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表达一种入世的乐观精神,而极少写归隐、出世等消极精神。有一次,有人找他写陶渊明的一个诗句,他并未应允。再比如,赖少其没有钱财概念,更没有存私房钱的心思,而家中事无巨细以及他的艺术活动,都由其夫人曾菲女士操持,两人性情可谓一静一动。有一次,庄小尖将一笔稿费交给了赖少其,曾菲女士发现后就叮嘱老伴“下不为例”,而赖少其的一句“有点钱也不错嘛”的调侃,就惹来夫人一顿唠叨,“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小开销都要钱,以后有钱要及时交给我。”曾菲女士去世后,庄小尖送去一副挽联,“共赴国难,义无反顾真战士;齐臻艺德,事无巨细女丈夫”,熟识赖家的人都深以为然。但最能引起庄小尖注意的是,赖少其与岭南同道的复杂关系。他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副自书对联“欲佩三尺剑,独弹一张琴”,透出了一种豪迈、苍凉的气息与艺术的自信。而庄小尖的解读则是:赖少其来到广州,进入岭南派的地盘,多少有一种寂寞的心境,也袒露了愿在岭南派的大本营走另一条路的心志。赖少其书法作品。经过长期观察,庄小尖了解到,常来拜访赖少其的艺术家多是北京、上海、安徽等外地的人,鲜见广州本土艺术家踏入赖家,相互之间都有礼节性的尊重,但委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来往。平时和赖少其交往密切的“广州人”,多是王贵忱(1928—)等文化人,以及省、市领导。说起赖少其与岭南派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及他与同时代的关山月、黎雄才的交往。庄小尖依然清晰记得,1994年5月16日上午,赖少其从艺60周年书画回顾展在广东画院开幕,场面非常隆重。时近中午12时,所有的来宾与工作人员都陆续移步到东方宾馆就餐,唯独曾菲女士没有去。她在等一个人,她知道他一定会来。果然,曾女士等待的这个人——关山月来到了展厅。“对不起,上午家有来客,无法抽身,现在才赶来祝贺,抱歉抱歉!”关山月还拿出一页稿纸,端正题写了一首贺诗。当时关山月送完贺信,便告辞回家。关山月的贺诗次日就登在《羊城晚报》上。在庄小尖看来,关山月一直是广东乃至全国画坛的中心人物,而这次展览的主角无疑是赖少其,他“错峰”赶来,一来出于对赖少其的敬重,二来也避免了展览引他为首的尴尬场面。至于赖少其与黎雄才的交往,在庄小尖的记忆里,并无特殊印记。据其介绍,赖少其曾带着好朋友唐云去拜访黎雄才,黎雄才向唐云赠送了一本新出的画集,而对赖少其少有言辞,其中究竟,后人难以捉摸。“不要将赖少其定义为一个岭南画派画家,他的艺术不能归类于岭南,也不能归类于安徽,而是属于全国。”不管岭南是一个地域概念,还是一个画派概念,在庄小尖看来,将赖少其与岭南扯上紧密联系,都是站不住脚的。赖少其与广州的缘分,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已经确立。1932年,他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两年后开始致力于木刻创作,再过两年,从学校毕业。在他读书的时候,就与鲁迅先生鱼雁往来,其中前辈所写的“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等警语,影响了后辈的一生。而从“文革”后复出到1986年年初回广州定居这段时间里,他在合肥给王贵忱、苏烈等“晚辈”邮寄的信件,呈现出这一重要时期生活与艺术的特别历程,彰显出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文献与艺术价值同样不可小觑。《赖少其书信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便收录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写给王贵忱、苏烈等人的95通信件。《赖少其书信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在这段时间里,赖少其长期担任安徽文艺界的领导,工作非常繁忙,这在信中可见一斑,他曾说:“我现在事情过多,疲于奔命,对创作极不利,也无可奈何。”他的艺术创作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或者请创作假来进行,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以写信的方式与同道及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即使是1983年9月、10月头部动手术住院期间,他依然给朋友写过不少信件,而不会假手于人。从这批信札中,我们可以看到赖老写信的一些基本习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以毛笔写字,偶尔才使用钢笔、圆珠笔;采取由上而下,再自右到左的传统书写格式,即使是信封也多见竖行形式;笺纸不太讲究,五花八门、规格不一,以常用公文纸为多见。另一重要的特征便是,他在信中叙说,不管对象是何许人,不管说的是劝勉还是批评,他的语气都极为客气平和,毫无傲慢与强人所难之意。比如,“未知对否”“未知兄以为如何”“阁下以为何如耶”“你说对么”之类的商量式口吻,经常在信札中出现,体现出文化人的人格风范。赖老的信札给人最深印象莫过于书写非常认真,谨守法度,甚少懈怠与草率之笔,这许是他严肃认真人生态度的反映。不管是流程爽利、风神洒脱,还是凝重拙健、燥润相生,都由他诚恳端庄写出,都体现了他高深的书法修养,是可观可赏的艺术佳构。观赖少其信札,便可知其“奇玩”之趣,也可洞察其人格。在这本书信集中,赖老写给著名学者、收藏家、书法家王贵忱的信件有64通之多,成为我们考证这一时期两人艺术与人生状态的重要资料。从这些信件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赖少其对朋友的真诚态度与一腔古道热肠。1977年1月8日,赖少其写给王贵忱第一封信件,在信中,他首先对这位“虽未见过面,但神交已久”的后辈给予鼓励:“你的书法是很有功力的,我也喜欢。”当年8月16日,在他得知王贵忱因为工作环境不适而有退休之意后,竭力劝告其打消这一念头,说:“我已63岁,还不肯退休,其实如果退休了,就像下棋一样,是下了一着死棋(死棋两字画着重号)。因此,当今之计,首先要安排好工作,搞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包括安排好家庭生活,再集中精力研究一门学问。”10日之后,他再次写信强调:“希望你不要退休。”彼时,王贵忱学术研究兴趣广泛,赖少其也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你应在精勤入手,突其一点,期有所成。”(1977年6月12日)他还针对王贵忱的文风直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现自省之意。他先说:“我喜欢你的文字,但缺点是好像古人写今人,好像有意不讲缺点似的。优点中包含着缺点,这是无可奈何的事。”(1977年8月19日)再说:“任何学古都应注意,应有所新意,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我也常常食古不化,为古所泥,有事不能自拔。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同志就应互相指责,使有所警醒,你说对吗?”(1977年9月1日)王贵忱。赖少其与王贵忱两人都嗜收藏,从信件中可以看出两人相互馈赠的真实情况,文人之间的慷慨之风昭然若揭。两人曾互通有无不少艺术品,最重要的要数黄君蒨所刻的陈洪绶《水浒牌》和黄宾虹的《画学篇》书法手卷。其中,《画学篇》是赖少其为答谢王贵忱割爱将容庚相赠的邓尔雅(1884—1954)对联转赠于他,而主动出让的。据赖少其介绍:“当时宾翁是华东美术家协会主席,我是党组书记,故虽眼睛患白内障,几乎在失明情况下写的,力疾而书,如锥画沙。”两位先生对这样的稀世瑰宝虽珍爱有加,却又能举重若轻,轻松相赠,足见两人之高谊。赖少其在与王贵忱的通信中,会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或对古今名家略施评骘,或对文艺现象聊发感喟。因为是私人交往,评论时多了几分自由,少了一些掣肘,其真知灼见愈发独到精辟,可谓直指其艺术思想核心。就在他写给王贵忱的第一封信中,他谈道:“晋唐以前的书法,兼有篆隶行楷,只要有本事,都可以发挥。乾隆年间的书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金农和以后的尹秉绶、邓石如都有新发展。一般人不能欣赏,这是可惜的。”(1977年1月8日)对于邓石如的印章,他则直接表示:“印至完白,所谓前无古人;虽后有来者,惟吴让之、赵撝叔可与相比,黄牧甫则不如,齐白石更不如了。”(1977年3月13日)对于岭南的艺术家,两人谈论最多的要数邓尔雅。邓尔雅是近代广东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是容庚的舅父。据赖少其自述,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广州读书时,有一位同学的哥哥在文德路开了一家古董店,匾额“尊古斋”三个字便出于邓的手笔。他当时看到后,印象很深,“至今记忆犹新”,他对王先生说:“我极望能多见邓尔雅先生印章和书法,我见得不多,但感到他有独到之处,尤以朱文最佳……邓尔雅先生楷书朱文是一大创造,对当今篆刻极有参考价值,如能集成一册,广为流传,影响所及,当可生面别开(别开生面)。”但他并非一味赞赏,对不满意之处也会直接点出:“但我不喜欢他的诗集上的篆字楹联,可能缩得太小,未能见其真面目。”(1977年4月13日)在写给王贵忱的信中,赖少其也会详细记述自己的生活状况与工作安排,凭此可列出一个清晰的年表,史料价值巨大。比如,晚年定居广州一事,就曾经历了一番波折,在多封信中有记录。早在1983年9月19日,他就有交代“顺便落实定居问题”。到了9月28日,他又说:“广东省委、安徽省委、中组部均已同意我们离休后到深圳落户。”由此可见,他落叶归根的首选之地是深圳,而非广州。但最终,1986年元月,赖少其举家迁回广州定居,开启“衰年变法”的艺术人生。本章摘录于《我在画里遇见你》,韩帮文 著,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文章TAG:赖少其书法赖少其书法多少

最近更新

  • 男生皮肤,男生皮肤问题

    男生皮肤问题不是啊可以用硫磺皂洗脸就不回那么油了2,皮肤保养男士皮肤怎样保养美白男士护夫品种类和程序1.洁面(洁面乳):选择30~40度的温水,动作要轻柔,时间在30秒到1分钟左右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花蛤汤,花蛤汤的做法

    花蛤汤的做法2,花蛤怎么做汤3,花嘎汤怎么做1,花蛤汤的做法主要原料:花蛤200克,冬瓜200克,葱姜,香菜,油,盐,蚝油,醋适量。1、备料,花蛤清水冲洗干净,冬瓜切薄片。2、起锅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描写春季的诗句,描写春的诗句

    描写春的诗句春草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裴迪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春花项斯晚春花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立冬是几月几日,啥时候立冬

    啥时候立冬今年是11月7日2,立冬是几月几号2008.11.073,立冬是什么时候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1月7-8日之间,今年的立冬是2016年11月7日。2016年11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今又重阳,毛泽东摘自《采桑子重阳》全文如下

    毛主席写的《采桑子重阳》全文如下:人生易老,不易老,年龄重阳,注:[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节”,《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生易老,岁月是重阳,现在重阳,战场是黄的,出自《采桑子-重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最好看医生看清楚了,如果是自己随便吃药的话,可能没吃对药,所以最好去看医生,以免有什么事情。而且发烧频率太大对小朋友身体也不大好吧~带孩去医院检查、如查不出病因、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诗经子衿,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

    本文目录一览1,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2,诗经子衿全文及赏析3,诗经中的子衿全文注释4,诗经国风郑风子衿全文白话译文5,诗经中子矜全文1,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诗经——《子衿》青青子衿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欧美发型,解释在穿着方面和发型方面的欧美风格

    解释在穿着方面和发型方面的欧美风格欧美的是大胆和创新但也有是复古的(穿着)发型的肯定是大胆创新前卫{0}2,欧美长相的女生适合什么发型蓬松长卷发,这款发型强调发丝的问题感,有点湿发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