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合肥市 > 张老圩,张树声的人物简介

张老圩,张树声的人物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3 23:32:42 编辑:合肥本地百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张树声的人物简介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张树声与父亲张荫谷及弟弟树珊、树屏、树槐等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寨(后扩建为张老圩),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先受道员李元华指挥,在本县及六安、霍山、无为等地作战,又多次配合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所率团练,在合肥一带围攻太平军,授知府衔。大潜山周围的刘铭传、董凤高和紫蓬山下的周盛波、周盛传等部团练与张家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较大。1862年(同治元年),曾国藩命李鸿章组建“淮军”。李鸿章令张树声招集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潘鼎新、吴长庆等团练首领,到安庆见曾国藩。经曾国藩认可后,回乡集合团练,3个月成军,编为“树字”等营。由安庆乘轮船开赴上海,攻打李秀成部太平军。1864年(同治三年),攻占常州、湖州,以按察使记名。1865年,授直隶按察使,随曾国藩镇压捻军。次年仍归李鸿章。将捻军东、西两部先后镇压下去。1870年调补山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属理山西巡抚,1872年后升漕运总督、江苏巡抚,1872年11月25日至1873年2月3日期间署理两江总督(以署理江苏巡抚署理),曾大力治理太湖、兴修水利;不久因母死归乡。1877年(光绪三年),两广总督,先后镇压苗民起义多起。1882年,因李鸿章丧母归葬,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时值朝鲜内乱,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率兵500名侵朝。朝鲜王室请求中国出兵帮助平乱。张树声迅速调淮军吴长庆部自山东入朝鲜,迫使日本签约撤兵,使日本企图借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破产。清廷嘉奖张树声能干,加太子少保衔。次年还督两广。1884年(光绪十年)法军侵略越南,张树声派军入越南抗击法军,为防法军入侵,他派兵在越南谅山、高平等省择要住守。主张公开支持刘永福的黑旗军和越南军民抗法。但朝廷战和不定,淮军在北宁战败后,张树声自请解除总督职务,专门治军。不久受革职留任处分,仍办理广东防务,期间亲住黄埔行营,勘察地形,训练部伍。当年11月病逝于广州,谥靖达。著有《张靖达公奏议》8卷,《张靖达公杂著》1卷,《庐阳三贤集》16卷。

张树声的人物简介

2,合肥市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庐阳第一名山",又名李陵山,位于合肥西南18公里,肥西县农兴镇南,有"森林大道"相通。紫蓬山森林面积近百平方公里,自西向东绵延25公里,为大别山余脉。森林生态保持良好。主要名胜古迹有:始建于三国的皖中名刹--西庐寺;西汉大将李陵之后、三国魏将李典之墓;宋抗金名将葛升之墓;太平天国将领,重修西庐寺、明教寺的名僧袁宏漠故居;淮军名将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的故居--刘老圩、张老圩、周老圩等。著名景观还有:高21米的如来大佛、阿弥陀佛、药师大佛和高15米的弥勒大佛摩崖塑像、鸠摩罗什、五百罗汉塑像,以及白云寺、潜山庙、文昌阁、周瑜读书处、洗砚池等等。革命史迹有张津烈士墓,肥西建县初期县府旧址--小梁岗。这里还是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及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独立游击师诞生地。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景点地址:肥西县紫蓬山旅游开发区电话:0551-68582166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景点价格:免费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路线提示:合肥旅游西站有专线客车直达(10分钟一班)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东南,紧临南淝河入湖口。自古水草丰茂、林地丛生,清朝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2002年退耕还林、广植杨树。现有林地面积10250亩,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具有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多重功能,2008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门票价格:免费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路线提示:滨湖时代广场乘旅游观光巴士(约15公里)——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站。步行入园游览。李鸿章故居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小姐楼)。东面新开放的淮系展馆1500多平方米,目前整个李府的占地面积共计3500多平方米。自开放以来,故居在全馆上下工作人员的一致努力下,1999年度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并获同年安徽省“优秀陈列展览”第一名。合肥李鸿章故居景点地址:合肥市淮河路208号合肥李鸿章故居景点联系电话:0551-62616772合肥李鸿章故居景点门票价格:20元合肥李鸿章故居景点公交路线提示:搭乘1、3、9、101、103、106、119、123、124等公交车,至“黄山大厦”,沿含山路至淮河路,向西步行5分钟可达;搭乘4、104、105、106、109、117等公交车,至“市政府广场”站,沿淮河路向东步行10分钟可达。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野生动物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合肥市蜀山风景区,距离市中心10公里,占地面积100公顷,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园内山势起伏,草木茂盛,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现展出的动物有120种2000余头(只),其中有来自国外的长颈鹿、河马、黑猩猩、斑马、袋鼠、火烈鸟等,也有我国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亚洲象、东北虎、金钱豹、麋鹿、丹顶鹤等。园区由大熊猫馆、小熊猫馆、食草动物放养区、猛兽放养区、孔雀园、松鼠猴园、日本猴园、百鸟园、黑猩猩馆、河马馆、火烈鸟园和海狮表演场等景点组成。合肥野生动物园是合肥市旅游的重要的景点之一。

合肥市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3,一种连云港市的植物

  连云港市花 广玉兰 基本介绍 【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广玉兰  【别名】大花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 【科属】木兰科 木兰属 【拉丁名】Magnolia grandiflora 【原产】南美洲  读音 guǎng yù lán  形态特征  广玉兰,常绿大乔木,高20-30m。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叶长椭圆形,互生;叶柄长1.5-4cm,背面有褐色短柔毛;托叶与叶柄分离,无托叶;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20cm,宽4-10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 广玉兰  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锈色细毛,侧脉8-9对。花芳香,白色,呈杯状,直径15-20cm,开时形如荷花;花梗精壮具茸毛;花被9-12,倒卵形,厚肉质;雄蕊多数,长约2cm,花丝扁平,紫色,花药向内,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椭圆形,密被长绒毛,心皮卵形,长1-1.5cm,花柱呈卷曲状。聚合果圆柱状长圆形或卵形,密被褐色或灰黄色绒毛,果先端具长喙。种子椭圆形或卵形,侧扁,长约1.4cm,宽约6mm。花期5-6月,果期10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广玉兰生长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寒能力。适生于高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碱性土种植时易发生黄化,忌积水和排水不良。对烟尘及二氧化硫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病虫害少。根系深广,抗风力强。特别是播种苗树干挺拔,树势雄伟,适应性强。  编辑本段生境分布  广玉兰原产于南美洲,分布在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北方如北京、兰州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是江苏省常州市、南通市,安徽省合肥市,浙江省余姚市的市树。在长江流域的上海、南京、杭州也比较多见。  编辑本段关于广玉兰的历史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这是清朝沈同描述广玉兰的诗句,现在更是被世人冠以“芬芳的陆地莲花”的美誉。 广玉兰树原产于美洲,清朝时是一种极其名贵的树种。可是,在合肥这个内陆城市却有许多株高大的广玉兰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那么为什么一百多年前会有这么多珍贵的广玉兰呢? 说起来还和李鸿章有关。在中法战争中,淮军将士奋勇当先,克敌制胜。淮军大将刘铭传率军在台湾浴血奋战,打退了当时号称世界一流强国的法国;名将王孝祺配合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而淮军另一员将领吴杰在守卫镇海时,亲自发炮打伤了侵略军的头目孤拔。孤拔后来连气带伤,就死在了澎湖。 慈禧听说打了胜仗大喜,战后论功行赏,要对淮军将领赏赐高官和金银珠宝。李鸿章心想,我们合肥人现在当大官的人太多了,正所谓树大招风,早就招人嫉恨了,再要赏赐那是穿蓑衣救火——惹火(祸)上身。于是赶紧站出来说,“俗话说养成兵千日,用兵一时,淮军将士吃着大清的禄米,为国尽忠理所应当,只要对受伤和牺牲的将士抚恤,不需要额外的赏赐。再说刚打完仗国库空虚,十几万淮军将士的赏赐可不是小数。” 慈禧说,“爱卿的一片为国忠心可以理解,可是如果一点不赏赐,也对不起流血牺牲的淮军将士们啊。” 李鸿章一想也是,虽说推掉高官厚禄,可以为淮军博得个好名声,可将士们浴血奋战,没有赏赐影响士气,回去对淮军将领们无法交待。哎,有了。李鸿章想到才接见过的美国特使,忽然有了主意。美国特使带了广玉兰树来中国。淮军将领都是从圩子①起家的,在合肥有大大小小的圩子,如果在圩子里种上太后御赐的广玉兰树那该多荣耀? 主意已定,李鸿章说“臣听说美国使臣刚进贡来108棵广玉兰树。我们淮军将士当再高的官也是为国尽忠,官职的高低对他们来说都一样,金银珠宝花完就没有了,不如太后赏赐给淮军广玉兰吧。我们淮军所在的江淮地区适合广玉兰生长,肯定会越长越繁盛。看到这些广玉兰,就能想着朝廷对臣等的恩典,也不枉了臣等报国的忠心了。” 这下慈禧更高兴了,分文不花就能把这事办了,“难得爱卿体察国情,好吧,准奏。来啊,把广玉兰树种全赏赐给淮军。” 于是,这108棵广玉兰树就千里迢迢运回了淮军的老家合肥。每位立功将领都领了广玉兰种在自己的庭院里。这广玉兰树雄伟壮丽,叶厚光亮,每个人看了都赞声好,说这树漂亮,连带着夸李中堂会办事。 李鸿章去世后,在李鸿章享堂里栽了两棵广玉兰和两棵石榴。真是无巧不成书。一百年以后,合肥市的市树恰巧就是广玉兰树,而市花就是石榴。 另外,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内有一株广玉兰,据说是刘铭传亲手所植。树龄160年,树高18米。 肥西县铭传乡聚星中心学校(张老圩)内,一株广玉兰树干高挺,生长茂盛,花实量大。该树树龄约160年,树高16米。张老圩为清代淮军将领张树声的庄园,解放后改建为中学。此树是慈禧太后赐予张家的宝树,一直受到较好保护,但2006年4月4日凌晨不幸遭雷击,主头劈裂,现存主干7米。此外,当年慈禧太后赐予张老圩的广玉兰为两株,另一株更为粗壮,上世纪60年代因被暴风吹倒而亡,令人惋惜。 肥西紫蓬镇农兴中学(周老圩)内有一株广玉兰,树龄160年,树高14米。亦为慈禧太后赐予周家的宝树,一直以来受到格外礼遇,学校已砌花台并挂牌予以保护。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1.采收和种子贮藏 广玉兰的果实在9—10月成熟,成熟时它的果实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需在它的果实微裂、假种皮刚呈红黄色时及时采收。果实采下后,放置阴处晾5—6天,促使开裂,取出具有假种皮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天,擦去假种皮除出瘪粒,也可拌以草木灰搓洗除去假种皮。取得的白净种子拌入煤油或磷化锌以防鼠害。 2.播种 播种期有随采随播(秋播)及春播两种。苗床地要选择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深翻并灭草灭虫,施足基肥。床面平整后,开播种沟,沟深5厘米,宽5厘米,沟距20厘米左右,进行条播,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覆土后稍压实。 3.播种苗管理 在幼苗具2至3片真叶时可带移植。由于苗期生长缓慢,要经常除草松土。5至7月间,施追肥3次,可用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  嫁接育苗  广玉兰嫁接常用木兰(木笔、辛夷)作砧木。木兰砧木用扦插或播种法育苗,在其干径达0.5厘米左右即可作砧木用。3至4月采取广玉兰带有顶芽的健壮枝条作接穗,接穗长5至7厘米,具有1至2个腋芽,剪去叶片,用切接法在砧木距地面3至5厘米处嫁接。接后培土,微露接穗顶端,促使伤口愈合。也可用腹接法进行,接口距地面5至10厘米左右。有些地区用天目木兰、凸头木兰等作砧木,嫁接苗木生长较快,效果更为理想。  编辑本段如何提高广玉兰移栽成活率?  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叶厚革质,花白色,芳香,喜湿润肥沃土壤。它以其挺拔的干形,光亮浓绿的叶片,硕大洁白的花朵备受人们的青睐。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经常需移植一些大树,但目前广玉兰大树移栽有一定难度,且成活率往往不理想。湖南鸿博花木基地根据多年的广玉兰种植经验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季节 广玉兰大树移栽以早春为宜,但以梅雨季节最佳。春节过后半月左右,广玉兰尚处于休眠期, 广玉兰  [1]树液流动慢,新陈代谢缓慢,此时即可移栽。移栽后,当晚春气温回升时,根系首先萌动生长修复,加上精心管理,基本不会影响广玉兰当年生长,加上梅雨季节降雨量大,空气湿度高,此时移栽的广玉兰成活率非常高。但移植时要注意最好选在阴天或多云天气,尽量避免暴雨或高温天气。 2、土球 土球大小是广玉兰移栽成败的关键。在华东地区一般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8倍至10倍,这样可以保证根系少受损伤,易于树势恢复。土球过小则根系损伤严重,造成吸水困难而影响树木成活。土球应挖成陀螺形,而非盘子形和圆锥形,土球应用草绳扎紧,以免运输途中土球松散。 3、水分 广玉兰根为肉质根,极易失水,因此在挖运、栽植时要求迅速、及时,以免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广玉兰移栽后,第一次定根水要及时,并且要浇足、浇透,这样可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而有利于大树成活。若移植后降水过多,还需开排水槽,以免根部积水,导致广玉兰烂根死亡。 4、修枝 摘叶通过修枝摘叶,可减少水分蒸发,缓解受伤根系供水压力。修枝应修掉内膛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并力求保持树形的完整;摘叶以摘光枝条叶片量的1/3为宜,否则会降低蒸腾拉力,造成根系吸水困难。 5、高效生根剂“速生根”在广玉兰大树移栽中的应用 “速生根”是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专家从英国引进的一种新型、无毒、高效、广谱型植物生根剂,含量为90%钠盐原粉及三十余种活性生根成分,每袋20克可以兑水2吨对移栽苗木进行灌根,兑水200公斤的情况下对移栽苗木进行叶面喷雾,同样可以取得卓越的促根效果。具体作用是补充植物生根所需外源生长素与促进内源生长素合成的双重功能,能使不定根原基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呈簇状爆发性生根。在苗木移栽过程中,促进受伤根系的恢复,是提高干旱地区育苗移栽成效的首选植物生长调节剂。“速生根”目前已推出五个品种,通用型速生根;兰桂专用速生根;松柏衫专用速生根;花灌木专用速生根;核桃专用速生根。着五个类型均可直接溶于水,不需酒精或助浸剂溶解,能在常温下保存,更具广谱性。 (1)广玉兰移栽前25天左右,使用兰桂专用速生根每2克兑水20公斤对移栽树进行叶面喷雾,可诱导出大量新的次生根系,利于移栽后成活。 (2)或广玉兰移栽后,使用兰桂专用速生根每2克兑水40公斤对移栽树进行灌根,25-30天即可诱导出大量新的次生根系。 (3)或广玉兰移栽后,使用兰桂专用速生根每2克兑水20公斤对移栽广玉兰进行叶面喷雾,效果同上。 以上措施能采用之一者,即可有效增加移栽成活率。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配制速生根母液不能用金属容器,随配随用,配好的溶液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 (2)兰桂专用速生根对移栽后广玉兰可以灌根处理,也可以进行叶面喷雾。 (3)速生根易吸湿成膏状物,不影响效果。 6、其他注意问题 广玉兰大树移栽后应用草绳裹干2米左右以减少水分蒸发,干旱时可向草绳喷水营造一个湿润的小环境。栽植后应设支撑木固定树干,以防晃动,损伤根系。一般打桩不能起到固定作用,可选用长3米至4米的毛竹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三脚架固定。如果移植后天气干旱,可向树冠喷雾或架高空喷雾,以降低叶片温度。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中药性状  性状鉴别:花蕾呈圆锥形,长3.5-7cm,基部直径1.5-3cm,淡紫色或紫褐色(也有浅黄色的品种,如本词条第一张图)。花瓣9-12片,宽倒卵形,白质较厚,内层呈荷瓣状。雄蕊多数,花丝宽,较长,花药黄棕色条形。心皮多数,密生长绒毛。花梗长0.5-2cm,节明显。质硬,易折断。气香,味淡。  化学成份  叶含小白菊内酯(partheflolide),过氧木香烯内酯(peroxycostunolide),过氧小白菊内酯(peroxyparthenolide),广玉兰内酯(magnograndiolide),二环氧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 diepoxide),买兰坡木兰内酯(melanpomagnolide)A,B,番荔枝碱(anonaine)和鹅掌揪碱(liriodenine)。 木部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白栝楼碱(candicine),广玉兰立定甙(magnolidin)广玉兰赖宁甙(magnolenin),广玉兰西丁甙(magnosidin),丁香甙(syringin),无梗五加甙(acanthoside)B,广玉兰赖宁甙C,单氧甲基和厚朴酚(mono-O-methylhonokiol)。根皮含木兰属内酯(magnolialide)。种子含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9l),3,5-二烯丙基-2-羟基-4-甲氧基联苯(3,5-diallyl-2-hydroxy-4-methoxybiphenyl,即单氧甲基和厚朴酚),种了油主要含十六、十八碳酸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此外,广玉兰还含4,10-二氧-7-香橙烯-6-酮(cyclocolorenone)。  药理作用  1. 降压作用花蕾对麻醉或未麻醉有缓慢的降压作用 树皮中所含木兰花碱2mg/kg静注后对麻醉猫立即出现降压作用,血压降低50%-60%,持续90-120min,对肾性高血压犬静注6mg/kg也有明显降压作用。 2.肌肉松弛及神经节阻断作用 树皮中所含木兰花碱具有箭毒样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这种作用可被澳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所拮抗。 3.其他作用 本品中酚性成分还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树皮中所含厚朴酚(magnolol)尚具有抗溃疡病作用,5-200mg/kg对大鼠水浸应激溃疡有显着的预防作用。  性味  归经:味辛;性温  归经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脘腹胀痛;呕吐腹泻;高血压;偏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3-10g;树皮6-12g。外用:适量,捣敷。  编辑本段道路绿化  广玉兰树姿优雅,四季常青,病虫害少,因而是优良的行道树种,不仅可以在夏日为行人提供必要的庇荫,还能很好地美化街景。但栽种时应尽量选择较大一些的苗木,干径3~6 cm,高度2. 8 m 左右较为适宜。过小,则易遭破坏;过大,则移栽成活率低。道路绿化时,广玉兰与色叶树种配植,能产生显著的色相对比,从而使街景的色彩更显鲜艳和丰富。在绿化带应用中,将广玉兰与红叶李间植,并配以桂花、海桐球等,不仅在空间上有层次感,而且色相上又有很大的变化,打破了序列空间的单调,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广玉兰在庭园、公园、游乐园、墓地均可采用。大树可孤植草坪中,或列植于通道两旁;中小型者,可群植于花台上。北京大觉寺、颐和园、碧云寺等处均配植于古建筑间。与西式建筑尤为协调,故在西式庭园中较为适用

一种连云港市的植物

4,张树声的主要阶段

张树声,字振轩,于道光四年(1824年)出生于肥西张老圩(今属紫蓬山管委会)。张氏家族是当地一个大家族,据家谱记载:张氏为清河郡,百忍堂。先世自江西迁合肥之南乡;明季有鏊公者,再由南乡迁西乡,世居周公山下。至张树声一代,已传衍十一世。张树声的父亲名张荫榖,是一位取得郡庠生 名号的读书人。张树声自幼生长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治学以实行为先,沉潜经史,贯通大义,尤其侧重于经世济时之务,不屑于凡夫俗儒、记诵词藻的风气。张荫榖学业勤勉,但科场却始终不顺,三应秋试皆未能中式。由于家口众多,食指浩繁,生计日渐蹙迫。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举业,为生计衣食奔忙。每晚便教诸子读书,授解课文,剖析意旨,讲解不倦。同时还要他们临帖习字,众子在严父训导下,不敢懈怠,也能旦夕勉励,学识皆日渐精进,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张树声兄弟九人,他排行居长,二弟树珊、三弟树槐、五弟树屏,后来皆为淮军将领。树声受到家学薰陶,志向高远。少年时期,他刻苦用功,绩学励行,除重点攻读“四书”“五经”外,于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同时学友中甚为杰出,深得学界耆宿的赞赏,预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不久,树声即以博学冠群,录取为县学廪膳生员(简称为廪生),就是可以获得朝廷钱粮资助的优秀生员。正常途径一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考中者可以依次升为国子监学生(贡生)、举人、进士,取得功名,然后进入仕途,平步青云。张树声平日凭窗苦读,但却无意于功名。每有客至,爱谈天下形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深植在他的心中。离家不远就是周公山,传说为三国风云人物周瑜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张树声幼时就特别崇拜周瑜,常和伙伴们登山游玩,来到山顶周公庙、周公洗砚池等处,凭吊这位古代文武兼备的英雄。他曾写有一首《过周公瑾墓》的诗中,就有“鼎足功收一炬红”,“半壁江山效死忠”之句,抒发了立志报国的情思。 清代咸丰年间,社会矛盾激烈,内忧外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捻军在淮河流域与之遥相相应,江淮地区到处土匪、盗贼猖獗横行。合肥西乡民众惶恐不安,父老乡亲经常聚集在士绅张荫榖家中,磋商应对之策。当时,各地有办理团练以自保之举,曾国藩就是在籍办理团练而创建湘军的。于是,张荫榖挺身而出,率先捐出家中存粮数百石,并动员富裕人家出资,贫穷之户合力,招募青年壮勇,亲率树声、树珊、树屏、树槐数子,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垒寨(后扩建为今天的张老圩),创办团练,以图自保。团练初成,张荫榖便制定了条约纪律,定期集训,使得乡民同心,西乡局势得以基本稳定。他们还与周围不远处的大潜山刘铭传、紫蓬山周盛波、周盛传等部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较大。当时西乡团练声势之盛,“百里之内,互为声援;贼来则战,去则耕;贼近则守,远则出击。” 不但地方官奉为上宾,时相招请出战;团练之间则是“寇至则相助,寇去则相攻,视为故常。” 据说,叶志超为谢先亮团练练勇时,途遇一女,强行抢夺过来。后来,却知此女竟是张氏兄弟的中表妹。其中有实力者如刘铭传,更思“乘时纠集团众,独树一帜,为异军之突起” 。据说,肥西几路团练一度准备加入太平军,会盟定议时,忽然大风刮断旗杆,刘铭传军师刘盛藻以为“天不助也”,遂未成行。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军攻克武汉后,沿江而下,很快席卷皖省。攻占安庆后,继续北进,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逃,不战弃城。曾先后数围庐州,咸丰八年(1858年)还取得著名的“三河大捷”。在此期间,张家团练多次受清朝官府之命,受道员李元华指挥,在本县及六安、霍山、无为等地参与抵抗太平军的战斗。后来,又为李鸿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所招,在庐州一带围攻太平军。李文安去世后,张树声率部又回到李元华部下,曾外出至无为、巢县、潜山、太湖等地作战,累功被保荐为同知。由于他和李文安、李鸿章父子相互过从的关系,为以后随召集组建淮军打下基础。 同治元年(1862年),湘军统帅曾国藩由于“三河大捷”之役湘军大败,主力被歼七千余众,无力分兵援沪,命当时为其幕僚的李鸿章招募两淮营勇,组建“淮军”,以补湘军力量的不足。李鸿章受命后,正踯躅间接到曾虽其父办团练、抵御太平军的张树声派人送来的一道禀帖。帖中张树声洞陈安徽形势,表示了愿意投效的意图,还谈了合肥西乡团练的一些情况。于是,李鸿章即将此信转呈曾国藩,并附信写到:张生血性忠义,历年办团带勇,现居庐六交界,结乡民筑数十寨以自卫。肥、舒贼不敢近,可谓疾风劲草矣。所陈皖事亦有体要,谨将原件附呈钧阅……曾国藩阅信后,对张树声大加称赞:“独立江北,真祖生也!”于是,李鸿章给张树声复函,要其带刘铭传、周氏兄弟、潘鼎新、吴长庆等人来安庆建面。张树声接信后,立即奔走联络各家团练首领,凭籍李氏父子在乡办团练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各团练头目踊跃响应,过程比较顺利。同治元年(1862年)新年一过,首批招募的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陆续开到安庆集中。曾国藩对这批新招淮勇十分关注。各路团练来不久,曾国藩就在府中亲自召见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等新任营官,以及准备充当营官的李鹤章、吴毓芬、吴毓兰、张树珊、周盛波、周盛传等十余名将领。以张树声领头,刘铭传等人排班而入:靖达体修硕,而刘公短小精悍,文正迎至廊下。蹀躞往来,独步至两小时之久,未出一语相谘询。自靖达 以次,肃穆寅恪,鹤立鹄候,莫敢声咳。时壮肃 气最盛,以文正之侮已也,挥袖磨拳,势将用武。在此间不容发,文正遂笑迎之曰:“诸君均人杰也,今日之会,天其有意致中兴乎?已饬麾下列几筵,请与诸君聚饮,尽今日欢。”席次,畅谈用兵方略,规复计划,沆瀣相合,有如宿契。 曾国藩推重“相人术”,常常先凭对手下相面(即所谓第一印象)作出考评。观察下来,发现张树声最为沉着耐心,而刘铭传则性格暴烈,二人尤得曾国藩之赏识。未过几日,李鸿章正式移驻北门外新营盘,建立起独立的指挥部,标志“淮军”正式建立。曾国藩亲自“为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军营规训练之……” 。在淮军组建过程中,主帅李鸿章始终身在安庆,淮军初创时的主体部分——庐州团练,基本上都是由张树声联络邀约的;“树声为言刘铭传及周氏兄弟才武,左提右挚,各建旗鼓,淮军之兴实树声之倡也。” 由于李鸿章在庐州团练的各种关系和基础,也由于张树声的奔波劝说和积极倡导,淮军的组建、招募才得以比较顺利。因此,完全可以认为张树声是淮军的实际组建者或联络召集者。 淮军成军后不久,就在李鸿章带领下,自安庆乘轮沿江直赴上海。张树声带所部“树”字营,与刘铭传“铭”字营、潘鼎新“鼎”字营等13营,共约6500人一道前往攻打太平军。刚到上海时,当地官绅看到这些来自江淮乡间的士卒布巾裹头,衣衫褴缕,兵器形制杂陈、简陋不堪,“皆笑指为丐”。李鸿章则激励大家:“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待吾破敌慑之,笑未晚也。”不久,淮军果然打了几场恶战,成功守沪,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在和太平军对垒中,张树声所率“树”字营,先后参加多次激战,虽多次损失惨重,但也立下不少军功,受到褒奖。其中如四江口之战、无锡荡口之战、攻克江阴之战、苏州之战,等等,或为主攻,或为伏援,或为突袭。其弟张树珊更是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其他如董凤高、王孝祺等都是树军猛将。在苏州之战中,李鸿章用招降之计,骗得太平军守军八王投降献城,得手后又背信弃义杀掉八王,导致牵线招降的洋人常胜军首领戈登与之翻脸。但城池已得,其奈我何!随后,在李鸿章的率领下,张树声与刘铭传、周盛波等人率部又参加围攻常州之役,攻占常州,擒杀太平军护王陈坤书、佐王黄和锦等,刘铭传还在护王府中无意得到国宝“虢季子白盘”。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终被镇压。此间,张树声前后数十战,因功从道员升至以按察使记名,获卓勇巴图鲁名号。毋庸讳言,淮军在历次作战中,也是大肆杀戮、掠夺。初期,淮军本无军饷,全靠掠夺维持。据记载天京被曾国荃湘军攻破后,湘军入城多大肆抢掠,“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担负相属于道。”湘军将领萧某“抢天王府金银,举火一焚以灭迹。”曾国藩向称治军严正,尚且这样,可知淮军也大体相似。淮军将领战后个个发财,家资巨万,难说与此无关。不久,捻军又起,张树声再次率“树”军随从曾国藩剿捻。次年,受曾上奏保荐,实授直隶按察使,“树”军将交由其弟树珊统领。在湖北德安一次剿捻战斗中,张树珊因轻敌冒进,被大批捻军马队围困被杀。据说当时受伤倒地未死,捻军在查看时,发现他外着军服,内衬湖绸短袄,知非普通士兵,于是补上一刀身亡的。张树声得到弟弟死讯后,迅即赶来收拢残部,继续参加剿捻作战。后来,在李鸿章的指挥下,用刘铭传的“设围追剿”之策,终于同治七年(1868年)将捻军东、西两部先后镇压下去。捻军既灭,淮军各部处“铭”、“盛”等部外,其他大部裁革。树军也相应裁撤,后来,五弟张树屏就任太原镇总兵后,曾奉命招募6营,称为“树”字新军。 两江总督曾国藩对张树声的才干十分赏识,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即上奏任命他为徐海道,协助其处理地方事务,在本地几位同为团练出身、同时走出的淮军将领中,相对来说是较早的。吴汝纶后来评价:“树声以诸生值世乱,受知国藩,……在军、在官决事有程,暇辄不废记览,于淮军中最为儒将,其从行间入官及擢任疆吏,亦于淮军诸将最为先达。”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于同治八年(1869年)奏调张树声担任直隶按察使,这是一个专管司法、监察、刑名的职务,也简称“臬司”。张树声到任后,立即着手清理积案。由于连年战乱,直隶一省的诉讼案件积压万余件。各级官吏为之疲于奔命,民生之困均由于此。曾国藩与张树声首先筹划清理办法,形成《清讼事宜限期功过章程》。然后,张树声实力奉行,不长时间将积案全数处理完毕。由于政绩卓著,张树声于调补山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再升至护理山西巡抚。同治十年(1870年),张树声升为漕运总督,此后又担任过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等职。张树声在淮军诸将中,是除李鸿章之外最早得任督抚一品大员要职的,一直官运亨通。清代官制以文制武,非文途出身者难至督抚,武途出身积功一般只至提镇,难以再往上升至节制一方的总督、巡抚之位。刘铭传军功卓著,但因武将出身,官至提督后一直未能上升,最后清廷因迫于其保卫台湾,且逢台湾建省,才得以授其台湾巡抚之职的,这已是光绪十年(1884年)了。淮军将领中进士出身的刘秉璋 、潘鼎新 后来均出任督抚。有清一代,武员而至督抚者寥寥无几。张树声任官期间能够勤奋努力、廉洁奉公,也取得一些值得称道的政绩。例如:漕运总督时根据实际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改河运为海运。原先漕运经由运河,但由于年久失修,节节浅阻,加之“黄水日益泛滥,运河愈形淤塞,……水落砂停,几成平陆。”因此,他力请将长江以北河运改为海运,保证了漕运畅通;在担任江苏巡抚及署两江总督时,张树声积极组织进行太湖流域水利兴修。太湖流域历经战乱之后,水道淤塞,洪灾不断。上奏朝廷后,他组织人员疏浚河港、修建桥梁水窦(涵洞)等等,“使入湖之水分出各港,畅流达海,不致下壅上溢。”并以苏、沪二厘局厘捐银二十九万五千余两,用于开支,不加重地方负担,当地百姓得到受益。张树声还针对吏治腐败加以整治。当时为了筹饷,允许人员捐资补缺,江苏一省“各班捐省人员,分发到省道、府以至未入流,现计不下二千余员”,实在无缺可补。这些捐资者大多是抱着“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想法,任职之后难保不贪腐。因此,需要加以改正。但是,捐资补缺的做法“事关筹饷全局,何敢率议更张”,只能奏请朝廷,暂停江苏分拨,对吏治加以整治。光绪元年(1875年),张树声丁母忧去职回乡。在故乡期间,他曾联合刘铭传等人在离故居张老圩不远处,创办“聚星书院”,请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题写匾额、门联,培养故乡人才;还曾应主持修复巢湖姥山文峰塔的吴毓芬之请,题写 “势如涌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至今石刻塔匾仍高悬塔中。光绪四年(1878年)起复后,张树声历任贵州巡抚、广西巡抚。其间,着力剿平黔、桂等地李扬才、蒙老忿等匪乱。光绪四年(1878年)进京觐见,受到当政的慈禧太后召见。召见中,慈禧询问了一些办理洋务、国家自强之策及地方民情的问题,张树声一一作答,并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光绪五年(1879年),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任上,张树声重视办理南疆海防、陆防,也顺应洋务自强的时势,开办了一些造船、办学、架筑电线、修建炮台等洋务,收到一些成效。值得称道的还有“禁闱姓”、“洋药土烟税釐”等项。所谓“闱姓”,实为一种类似于今天彩票的赌博方式,当地虽然屡经申禁,仍是愈演愈烈,“赌日盛而民日贫”。因此,他坚决反对有人提出的“开禁抽捐”之议,从严加以禁止。洋药、土烟实即鸦片。鸦片战争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吸食鸦片实已无法禁止,但鸦片毒害尤深。张树声上奏朝廷,采取加徵税釐的办法加以控制,以期逐步减少民众吸食,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无奈之举。 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李鸿章因丁忧回藉,奏由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接任不久,就遇到朝鲜发生内乱。以朝鲜国王之父李罡应为首的保守派,因不满国王李熙、王妃闵氏推行新政,以克扣兵饷为由聚集乱兵生事,冲击王宫,烧毁日本使馆,杀死日本练兵教头崛本等7人。日本领事花房义质连忙逃回国内搬兵。朝鲜国王、闵妃亦不知所踪,国内乱作一团。日本早有侵略日本之心,趁此事件正欲借端发事。当年农历是壬午年,所以史称“壬午事变”。数日后,在中国天津的领选使金允植、鱼允中,向清廷禀报事实真相,请求宗主国出兵靖难。朝鲜古有“箕子之国”称谓,明清以来,向为中国的宗藩国。张树声接到报告后,一面上报总理衙门请示办法,一面致电李鸿章磋商意见。由于担心日本借机介入,而军机不可延误,张树声立即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持自己亲笔信函,去山东登州见到“庆”军主将、官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吴长庆,并约吴长庆至天津面商对策。吴长庆接信后闻变即行,立即赶赴天津。刚住进事前安排好的公馆后,张树声即带着一名随员,“微行至该公馆,密商派兵东征”。因为知道当时“日本在北京、天津都有间谍”,非得如此才能保密。张、吴商定对日采取强硬外交政策的方针后,吴长庆立即赶回军营,发出紧急命令,预备开拔。数日内,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威远”军舰,及招商局“镇东”、“日新”、“拱北”等轮船,将吴长庆部五营近三千人马东渡朝鲜。登陆后,吴长庆、丁汝昌以及随行马建忠、袁世凯等人查明情况,采取迅速果断措施,缉拿主要凶手,设计扣押肇事主谋大院君李罡应并立即乘军舰解付中国,使事态迅速平息下来。日本领事花房义质搬兵来迟一步,刚到朝鲜港口,已见多艘中国军船停泊,“日本大将海军卿屯兵海口,相顾错愕,狡谋不敢发。” 最后被迫接受签约撤兵。这次军事行动运筹得非常成功,使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与日本交涉中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朝鲜转危为安,也使中国避免了唇亡齿寒的不利局面。正是由于张树声能够及时果断、迅速调派淮军吴长庆部自山东渡海入朝,平息朝鲜内乱,杜绝日人觊觎,才较为顺利地使事件基本圆满解决。这次事件,是晚清时期中日三次纠葛 中,第二次取得胜利。事后,有人评价这一次如果还是李鸿章的话,以他一贯优柔寡断的作风,断不至如此迅速。张树声果断指挥成功处置事变后,清廷下旨:“此次朝鲜乱军生变,张树声相机调度,督率有方,著赏加太子少保衔”。 张树声前后两次任职两广总督。作为守护中国南疆的镇守大员,竭尽全力办理南疆海防、陆防,虽因时势所限、朝廷战和不定、官员相互掣肘,经历战败,饮恨终身。但其加强南疆海防、陆防思想的种种举措,还是取得重要作用,为后来中法越南战争“镇南关大捷”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张树声就任两广总督不久,就对南疆海陆防问题作了实地察看和部署。两广东接福建,西连云南,有着千里海疆和越南边境。当时,法国已侵入越南南部,时时准备北侵。越南原为中国藩属之国,越南不保则中国边境不宁。对于法国蓄谋侵占越南、进谋两广的战略意图,张树声早有察觉和防备。当其还在广西巡抚任上,就命令统领左江防营的记名提督黄桂兰以出境剿匪名义,进入越南境内的谅山、高甲等地安插勇营,择要驻防,一边剿匪,一边加强防守准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南海边防日渐废弛。张树声看到原有虎门、长洲等处炮台或年久失修,或无人值守,一旦作战不堪一击;轮船一项更是空白。光绪九年(1883)秋,法国开始侵略越南北方,越南国王请援,形势非常严峻。当时,张树声正在病休,闻讯立即奏请督师抗击,朝廷犹观望不决,来允。不久,战事转紧,清廷于是令其回任备战,张树声闻令即行,购带枪炮,奏调吴宏洛淮勇五营同往。同时,购带了部分当时较为先进的哈乞开司、毛瑟各兵枪和克虏伯过山炮。到粤后,立即派遣将领募兵训练,分布驻守各处要塞;并致电国外,订购克虏伯大炮二十余尊、毛瑟精枪数千杆,及水雷、电线、炸药、棉药等战备物资,刻期运到。1884年(光绪十年)二月,中法越南战争正式爆发。驻越法军进攻越南北圻,清军陈得贵、徐延旭、黄桂兰等部不敌败退;不久,又失守重镇北宁。清军未能及时组织反攻,提督黄桂兰竟然因败感愤自杀。与此同时,驻扎越南的黑旗军刘永福率部英勇抗法,却数战皆捷。四月,朝廷以战败并应张树声自请,开其两广总督之缺,专门治军;不久又予革职留任处分,仍办理广东防务。五月初,清军潘鼎新、王德榜部在观音桥击败法军进攻,取得胜利。但此时朝廷却战和不定,忽而谈判,忽而开战,寄空想于外交调停。不久,法军转向进攻台湾,挑起第二阶段战争,突袭福建马尾船厂,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时,清廷才被迫正式下诏对法宣战。虽然张树声一心抗击法军入侵,但他此时已经重病缠身,“肝风旋动”,卧床不起了。只能依靠淮军旧将潘鼎新、吴宏洛,以及原属树字营的将领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在前线指挥作战了。后来,清军老将冯子材率苏元春、王孝祺、董履高等人,取得“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收复凉山,终于打退了法军侵略的嚣张气焰。广西战场上的胜利,有力支持了刘铭传的抗法保台。 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张树声因病请开去总督缺后,专治军事。他亲驻黄埔行营,督率诸将备战。每日登山涉海相度形势,布置安排“拦河、阻船、安雷、发电、截击、援应”等各项军事准备措施。由于“炎暑郁蒸,海风尤厉,病体不支。……终以积劳过甚,受病已深,服药亦不效。”此时,张树声已经“萧然布被,伏枕支离,流涕呜咽……,昏瞀谵语,率皆部勒防劳,语或大呼开炮击贼。”最后,张树声因病势加剧,于九月初八日(10月26日)病逝于军中。张树声是淮军将官中很有政治卓识的人。他临终前,冒着遭受谴责的风险,以“鸟死鸣哀,……垂死涕泣,不知所云,谨伏枕口授《遗折》”,委托继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兵部尚书彭玉麟等人代为转呈清廷。他在《遗折》中痛陈国事,请及时变法以奠国家长治久安。他首先分析了当时大清王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泰西之人,负英鸷之性……挟其轮船枪炮之坚利,以与我中国从事。数十年来,俄罗斯侵轶于北方,日本窥伺于东海,英吉利由印度、缅甸以规滇、藏,法兰西据西贡、海防而谋滇、粤,雎盱怪状,日益难制。当时,西方列强自北向南,有俄罗斯、日本、英、法各国环伺左右,但是,“中国蹈常习故,衣冠而救焚,揖让而拯溺,其何以济耶?”他希望皇上和朝廷能“断自宸衷,通筹全局,……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而隳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奠国家灵长之业,则微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这是自己“终夜感愤,与世长辞,终难瞑目者也。”这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张树声看清楚西洋立国具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为其体,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为其用。今中国遗其体面而求其用,必无功效。所以他奏请清帝宸衷立断,毅然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变法维新,方足以图自强。李鸿章等人所徘徊瞻顾不敢奏陈的意见,都由张树声以临死的哀鸣,披沥痛陈于清帝之前。其言虽未被采纳,而后来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张树声已树其先声了。张树声病逝后,朝廷于十月二十三日下达谕旨:“张树声才识优长,勤能练达,战功卓著,由道员洊擢封圻,于吏治、营伍、驭远、筹防诸务,均能实心规画。……留办广东防务,正资倚畀。兹闻溘逝,悼惜殊深。加恩著照总督例赐恤。并将事迹宣付史馆立传。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同时予谥“靖达”。张树声病故后,灵柩运回故乡肥西县,安葬于周公山西麓。张树声的遗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八卷,为其幕僚何嗣焜将其历年奏疏143篇,编为八卷,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刊印成书。此书记载张树声从政后的一些决策举措,及其自强维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另外,还有收录张树声书信、奏对等篇的《张靖达公杂著》一卷传世。
文章TAG:张老圩张老圩张树声声的

最近更新

  • 男生皮肤,男生皮肤问题

    男生皮肤问题不是啊可以用硫磺皂洗脸就不回那么油了2,皮肤保养男士皮肤怎样保养美白男士护夫品种类和程序1.洁面(洁面乳):选择30~40度的温水,动作要轻柔,时间在30秒到1分钟左右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花蛤汤,花蛤汤的做法

    花蛤汤的做法2,花蛤怎么做汤3,花嘎汤怎么做1,花蛤汤的做法主要原料:花蛤200克,冬瓜200克,葱姜,香菜,油,盐,蚝油,醋适量。1、备料,花蛤清水冲洗干净,冬瓜切薄片。2、起锅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描写春季的诗句,描写春的诗句

    描写春的诗句春草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裴迪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春花项斯晚春花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立冬是几月几日,啥时候立冬

    啥时候立冬今年是11月7日2,立冬是几月几号2008.11.073,立冬是什么时候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1月7-8日之间,今年的立冬是2016年11月7日。2016年11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今又重阳,毛泽东摘自《采桑子重阳》全文如下

    毛主席写的《采桑子重阳》全文如下:人生易老,不易老,年龄重阳,注:[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节”,《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生易老,岁月是重阳,现在重阳,战场是黄的,出自《采桑子-重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最好看医生看清楚了,如果是自己随便吃药的话,可能没吃对药,所以最好去看医生,以免有什么事情。而且发烧频率太大对小朋友身体也不大好吧~带孩去医院检查、如查不出病因、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诗经子衿,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

    本文目录一览1,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2,诗经子衿全文及赏析3,诗经中的子衿全文注释4,诗经国风郑风子衿全文白话译文5,诗经中子矜全文1,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诗经——《子衿》青青子衿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欧美发型,解释在穿着方面和发型方面的欧美风格

    解释在穿着方面和发型方面的欧美风格欧美的是大胆和创新但也有是复古的(穿着)发型的肯定是大胆创新前卫{0}2,欧美长相的女生适合什么发型蓬松长卷发,这款发型强调发丝的问题感,有点湿发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