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的风俗,合肥民俗文化是什么样的

合肥的风俗,合肥民俗文化是什么样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3 17:37:45 编辑:合肥本地搜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合肥民俗文化是什么样的

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庐剧分东、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生动活泼,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近300出,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正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有四十多种,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  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旅游合肥,庐剧似乎不可不看。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是合肥市庐剧团,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该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合肥民俗文化是什么样的

2,合肥的风俗和习俗

我说一说合肥婚姻方面的习俗吧!在安徽合肥地区,在婚礼中仍保留有一些古代习俗。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再向新郎再三请求,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 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 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 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新郎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喝合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大部分的习俗已逐渐被人淡忘。我只知道敬酒要敬2次,回敬酒也是2次。
合肥中秋食俗:吃藕中秋节,合肥人除吃月饼外,还要吃包河无丝(私)藕.传说包拯晚年,仁宗要把半个合肥城封给包公,包公拒绝.但仁宗一定要封赐,最后把一段护城河封给他.包公只好领封,但心里很不安.看到护城河里的藕荷,遂对藕荷作了规定;河藕能吃不能卖,包拯铁而藕无丝(私).说也怪.别地的藕是藕断丝连,但包河藕无丝.从此合肥地区便留下一句歇后语"包河藕—无丝(私)".包拯后人恪守这一遗训,并在中秋这天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无私".包河里的藕,只送给乡邻,从不卖钱.这一美德人们竞相效法.遂成风俗.

合肥的风俗和习俗

3,安徽合肥过年习俗

合肥人过端午节习俗一览 旧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乃中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医理论认为,这一天阳气为一年中最盛,于是端午便成了人们驱邪防病的最佳时机。合肥过端午节也有很多习俗,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艾草、吃粽子,还有便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赛龙舟。众多的习俗,目的却不外乎一个:辟邪。 1、挂艾草招福驱邪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合肥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据了解,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从我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2、粽子最受欢迎 端午节吃粽子,是现在大多数人仅存的比较了解的一个端午习俗。最早是为了纪念屈原,慢慢的,粽子逐渐演变成一种深受大众喜欢的美食。刚踏入农历的五月,合肥一些百姓就开始浸糯米了,紧接着是洗粽叶、包粽子。 3、“闹龙舟”祈福平安 端午节,合肥环城公园有划龙舟比赛,许多观众在两岸摇旗呐喊,热闹非凡。据了解,龙舟赛最重要的就是讲究热闹,在欢声笑语之中求得心情的愉悦,从而祈福平安。 4、端午佳节绿豆糕走俏 由于绿豆一直被人们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所以端午节吃绿豆糕除了满足人们的口福外,还有排出一冬体内毒素的期望,用健康的体魄迎接酷夏的到来。 5、吃“五黄”转运 根据传统习惯,在端午节这一天,部分合肥人食用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人称“吃五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合肥人最多在端午佳节吃咸鸭蛋了。 吃“五黄”的最佳时刻是端午节的中午,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一刻,借助“五黄”驱邪解毒的功效,便可以扭转运势,万事顺心。 相关阅读:端午节起源 “五月五”是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三十下午门联要贴好,晚上一家人要一起吃饭,叫年饭。吃饭前放鞭炮,晚上点亮红灯笼。年初一早上开门时放鞭炮,早上吃面条。然后最重要的,给压岁钱。呵呵吃完饭串门拜年`````````````年初四送年```````(一般来说初四不算在年内了,合肥人一般都说3天年,就是1,2,3号)整个新年会持续到初15,就是元宵节,吃元宵不可少。总之过年就是吃喝玩乐,就是图个开心,一家人难得聚一起,走亲访友。没有过去那些个规矩了,现在人一般也不讲究那些。不过可惜的是过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淡了。谢谢,说着说着,这一年也又快结束了

安徽合肥过年习俗

4,合肥过春节的习俗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我为你整理了一下:1.祭灶、吃灶糖2.扫尘3.做豆腐、赶乱岁、接玉皇4.割年肉5.宰鸡6.贴窗花7.祭祖8.贴门神、守岁、给压岁钱(小辈就是领压岁钱了)9.开门炮仗、拜年10.祭财神还有一首儿歌,希望对LZ有帮助。二十三,祭炤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灌(买)酒;年三十,吃扁食(饺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
拿元宝年初一早起洗漱毕,就食早茶,称“拿元宝”,早茶通常是四只欢喜团,外加两至四只煮鸡蛋,另加红糖,经沸水冲泡后品食,寓意新年伊始得“元宝”,交好运。菜品以咸菜为主,伴以青菜豆腐、钱串子、元宝鱼、丸子等。也有吃无丝藕和冰糖的习俗。腊月十七、十八打扫庭除,有七掸金、八掸银之说。 正月十三,家家户户都用米粉做成一种扁状的有馅的巴巴,特别好吃,可谓一种地方特色,别处没有。有时,还在当中放上洗净的硬币,吃到预示新年好财运。让人回味无穷。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玩龙灯的习俗。合肥过年打香炭、放鞭炮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5,合肥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注意事项

以下是合肥风俗的禁忌,也就是注意事项: 与岁时吉庆、生贺寿庆相对应的,在合肥民间尚讲究诸多禁忌:青年男女在相亲时,忌打雨伞。因“伞”与“散”谐音。相亲时打雨伞,寓主散,不吉,双方难以相中。 择偶忌年龄相差六岁。因六岁差的属相均主冲犯克,成婚后难白头偕老,今不从。男女若系同宗,需出五服,即上下相隔已逾五代,否则不得成婚,今仍从。婚嫁日需择双日,单日不吉。赠送贺礼道喜,忌单数。办喜事时,穿戴、装饰等,色彩以艳丽为佳,禁忌全身白色或黑色。闹洞房时,忌有寡妇、属虎者、孕妇、产妇、月内人、戴孝者或生辰属相与新郎新娘相同相克的人在场,民间习俗视上述之人在场皆与新郎新娘新婚不吉。 新婚夫妇一般不在外夜宿。若夜宿亲友家的,忌行房事。有的人家还忌其同床。男女夜行房事后,未出24小时,忌食生冷。 给死者所穿的老衣,忌为皮毛质地。否则,谓死者来世会投兽胎。 哭悼死者,忌将泪水滴落死者尸体。俗谓若将泪水滴落死者尸体上,会招致死者不忍离去,今后不能投胎。 给丧家赠送丧礼,忌补。即在死者已出葬或其尸体已火化后,不得再相赠丧礼。补赠丧礼,寓丧家会再发生丧事。 在妇女生育期间(月子里),忌外人进入其卧室。亲友来贺,于客堂接待,通常请吃红糖喜蛋。蛋以四只为喜,忌以两只蛋和一只蛋待客。俗谓一只蛋为“倒头蛋”,两只蛋为“狗蛋”,三只蛋为“待客蛋”,四只蛋方为“喜蛋”。 在庆贺老人寿辰时,忌打碎杯盘碗碟等器皿。若此间不小心打碎了碗碟等器皿,口言“打发打发”或“碎碎”(岁岁)平安等(逢年过节亦同此俗),以此禳凶化吉。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忌扫地,俗谓此间扫地会损害财气;忌向地上泼水、倒垃圾,俗谓此间于地上泼水、倒垃圾会得罪“土地神”而招惹祸殃;忌言不吉利及“杀”、“死”等语,俗谓违此会惹祸招灾。 忌在年期向欠债人索债,俗谓在年期向欠债人逼债,会遭天理诅咒,不得好报。故旧时欠债人常借此躲债,以度年关。合肥民间曾流传有一首欠债人应付债主在年关时索债的顺口溜:“二十八,我设法;二十九,有有有;三十躲起不露面,初一相见拱拱手。” 正月初一为年首,俗忌动用刀剪针线和动土,喻违此忌会得罪神灵而招灾惹祸。另忌吃稀饭,俗谓大年初一吃稀饭,不仅主穷,且年内会多雨,出门会多受雨淋,不吉利。 年期走亲访友,忌在初七、初八和初九三天动步。俗有“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之说。 忌初一杀鸡,初二杀狗,初三杀猪,初四杀羊,初五杀牛,初六杀马,初七用刑。旧传,正月头七日依序为鸡、狗、猪、羊、牛、马、人日。在餐饮方面,忌筷子插在饭碗上。餐饮毕,忌将筷子横担在空碗上。忌使用一只筷子进食。忌吃饭时手不扶碗。忌嘴巴发出“啧啧”的声音。忌将饭碗放在手上托着。忌用筷子敲击饭碗。忌用筷子捣碗底。忌将身子靠于门框或墙壁上。忌坐在门槛上吃饭。忌将饭菜倒于不洁处。忌用筷子掏牙缝。 待客和做客,入座,忌两方对坐两人,另两方对坐一人;忌以三个菜待客,俗有“两个菜待客,三个菜待鳖”之说;席间忌过分贪嘴,否则,会被视为“唐相”(合肥方言,意即馋相),招人瞧不起。合肥民间形容这种人的吃相是:“筷子打连枷,睡里不起来,管它三七二十一,给你个乱劈柴。”若行酒令,忌一味言五,因“五”与“无”谐音,一味言五,有责怪无菜之意,对主人不礼貌;餐毕,忌在饭碗内剩饭、菜,因剩饭菜不仅浪费,且有责怪主人饭菜不好之意,对主人有失礼敬;忌将杯、碗反扣桌上,因只有病人吃药后才将药碗反扣在桌上,赴宴做客,将杯碗反扣桌子上,有责骂主人之意。 忌两人分食同一个梨,因“梨”与“离”谐音,“分梨”音同“分离”,谓分梨而食不吉。 在语言方面,合肥民间素重“吉利”二字,故不论是逢年过节,或是日常生产、生活都甚忌言破嘴话(不吉利的话)和不中听或惹人不快的话。除此以外,尚有许多特殊的语言禁忌:在称呼方面,对年长的人,忌直呼其名,应冠以“老”等字,以示尊敬;对成年人,忌呼其乳名,尤其是对比自己年长或年龄相仿的人,呼其乳名,有轻视、瞧不起人之意;询问他人时,忌直呼以“喂”、“呔”等,俗谓没名没姓,不加尊称相问,是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餐饮时忌言不洁之词语,若此,会招人厌恶。 在待客宴席上忌上光板豆腐,因旧俗丧宴备有豆腐这道菜,俗称赴丧宴为“吃豆腐”、或曰“吃豆腐饭”。此外,民俗中称调戏女人的行为为“吃豆腐”,故在他人家做客时,应将吃“豆腐”说成“都富”,以避忌讳。 在宴席上,对菜肴的名称,崇雅忌俗。如称猪耳朵为“顺风”,称猪舌头为“口条”,猪尾巴为“竿梢”,称粉丝为“钱串子”,称豆腐干子为“对方”和“四方”,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纵而观之,合肥民风俗尚,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纯美的韵味。恰如古人所言:“肥邑人物、语言、风土并茂,皆胜淮左。”
文章TAG:合肥的风俗合肥的风风俗

最近更新

  • 男生皮肤,男生皮肤问题

    男生皮肤问题不是啊可以用硫磺皂洗脸就不回那么油了2,皮肤保养男士皮肤怎样保养美白男士护夫品种类和程序1.洁面(洁面乳):选择30~40度的温水,动作要轻柔,时间在30秒到1分钟左右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花蛤汤,花蛤汤的做法

    花蛤汤的做法2,花蛤怎么做汤3,花嘎汤怎么做1,花蛤汤的做法主要原料:花蛤200克,冬瓜200克,葱姜,香菜,油,盐,蚝油,醋适量。1、备料,花蛤清水冲洗干净,冬瓜切薄片。2、起锅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描写春季的诗句,描写春的诗句

    描写春的诗句春草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裴迪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春花项斯晚春花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立冬是几月几日,啥时候立冬

    啥时候立冬今年是11月7日2,立冬是几月几号2008.11.073,立冬是什么时候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1月7-8日之间,今年的立冬是2016年11月7日。2016年11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今又重阳,毛泽东摘自《采桑子重阳》全文如下

    毛主席写的《采桑子重阳》全文如下:人生易老,不易老,年龄重阳,注:[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节”,《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生易老,岁月是重阳,现在重阳,战场是黄的,出自《采桑子-重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最好看医生看清楚了,如果是自己随便吃药的话,可能没吃对药,所以最好去看医生,以免有什么事情。而且发烧频率太大对小朋友身体也不大好吧~带孩去医院检查、如查不出病因、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诗经子衿,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

    本文目录一览1,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2,诗经子衿全文及赏析3,诗经中的子衿全文注释4,诗经国风郑风子衿全文白话译文5,诗经中子矜全文1,子衿的全文和全文注释诗经——《子衿》青青子衿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6

  • 欧美发型,解释在穿着方面和发型方面的欧美风格

    解释在穿着方面和发型方面的欧美风格欧美的是大胆和创新但也有是复古的(穿着)发型的肯定是大胆创新前卫{0}2,欧美长相的女生适合什么发型蓬松长卷发,这款发型强调发丝的问题感,有点湿发 ......

    合肥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