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郑州是不可以的,以郑州郑州,天天挖沟出了名的,以脏乱差出了名的。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以郑州5环的范围面积,按照目前北京的城区密度来计算,郑州5环内能够容纳8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综上,不可否认郑州这座城市具备了某些大城市病的特征,但是个人觉得郑州的这样的城市还是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大城市病问题对于郑州这样的城市来说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才能解决。
1、郑州的工作生活环境怎么样?
郑州的工作生活环境还是可以的。二十年前的郑州是不可以的,以郑州郑州,天天挖沟出了名的,以脏乱差出了名的,当年,我虽然不在郑州住,但我每一次来郑州,给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人多,因为郑州城区面积小,都集中在以火车站、一马路为中心,特别是火车站一带,到处是人头窜动,人力三轮车汽车混为一起,特别显得杂乱无章,无头无绪,给人们的印象是眼花缭乱,
2、河南的水质是怎么样的?
感谢邀请,河南的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更为糟糕的是在2017年省环保厅普查了各地市的60条河流,结果有34条河流都是污水沟的状态,因此河南的整体水质并不好。在2017年的河流水质排名中,最好的是鹤壁市淇河,这主要与鹤壁的决心分不开,关闭了上游的造纸厂等工厂,经过不断改善水质变好,像许昌市的护城河和漯河的沙河同样也是在城市中间穿过,但在两侧都建立了绿化长廊,保护水质。
其中最差的信阳黑泥沟,与浉河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我觉得不仅河南的水质在整体变差,就连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像我小时候村边的溪流非常清澈,我们有时候还喝泉眼水,但是现在河水是万万不能再喝了,河流中漂浮着很多的塑料袋,城市河流的水质更是一片浑浊,甚至在个别农村地区干渠、河流俨然成了天然的垃圾场,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也在做着努力改善水质,农村开始清理河道,像郑州的七里河清淤治理效果也很明显,去年还传出有个地市的领导跳入河中洗澡来检验水质等等。总之,我觉得现在水质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山区了,山泉水受污染破坏较小,很多河流在中下流区域水质都很差,与十几年前没法比较,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持续更新更多本地问答,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3、人口增多带来的“大城市病”,郑州将如何应对?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大城市病是早些年提出的一个观点,意思就是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那么郑州这样的城市存在“大城市病”吗?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从大城市病的定义来看,郑州或许真的符合几点第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情况确实在郑州这样的城市存在。以2018年为例,郑州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10万辆,初步统计仅仅郑州市区汽车保有量就在280万左右,这样的汽车密度无疑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前几年郑州屡次上榜“最堵”城市就是最好的证明,
包括环境问题也是如此,从2013年之后郑州的环境质量每况愈下,2018年的优良天数仅仅有160多天,不得不说郑州已经具备了“大城市病”的几点特征,还有住房问题和教育、医疗等问题。第二、按照郑州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大城市病”似乎又不存在,同样以2018年数据为例,郑州常住人口增长25.5万人,GDP保持8.1%的高增长,突破万亿达到了10143.3亿元,人均也破万元;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似乎郑州是一座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距离真正的“大城市病”似乎也有点遥远。
那么郑州面对“大城市病”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几点愚见第一、扩充城区面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郑州从2013年的三环内城区,如今已经发展规划到了5环区域,虽然说目前4环内还在发展,但是不得不说郑州城区的扩张速度还是很快的,基本上达到了5年翻一番的速度。2017年郑州又提出要尽快实现撤县设区,不得不说未来几年郑州市辖区的版图还将持续扩大,
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以郑州5环的范围面积,按照目前北京的城区密度来计算,郑州5环内能够容纳8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第二、加快交通等基础建设,最明显的就是地铁和高架的修建,从2013年郑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基本上郑州都保持着同时修建3条以上地铁的速度;包括高架市区基本已经形成了陇海路、农业路、京广路、中州大道、三环和四环(正在修建)等为主的高架交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