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2月份,春季雷竹主要是长叶期,此时追施红四方增效控失雷竹配方复合肥为42%(22-8-12)50公斤/亩。小麦底肥的亩用量,可以参考如下数据,如遇高产田,每亩施用象牌复合肥40~50公斤即可,如果可与农家肥混合施用,则营养会更加充足,如遇中低产田,每亩施用象牌复合肥30~40公斤。
1、雷竹二月份施什么肥?
每年的春季2月份,春季雷竹主要是长叶期,此时追施红四方增效控失雷竹配方复合肥为42%(22-8-12)50公斤/亩。此时不再需要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可以适当节约肥料成本,食用笋-早雷竹笋上市早,以早取胜经济效益高。南方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份均有鲜笋应市,该竹抗寒性能强,各地都可引种冬季栽培,栽后成活率高达98%,操作时应注意如下方法:一、选择场地。
冬季栽种早雷竹要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的地段,接株行距4X5的标准穴开山整地,亩栽母竹33株,培养速生丰产园,亩栽66株母竹,可提高经济效益一倍,二、选好母竹。在栽竹时,一定要选当年生嫩竹,根径2.5X3厘米,无病虫害的健壮竹株移栽母竹,三、竹鞭走向。早雷竹的下枝与竹鞭延伸的方向大致相同,在挖掘母竹时,可按其方向离母竹25-35厘米处找鞭挖掘,
挖到竹鞭后,再沿竹鞭伸长的方向由远及近逐渐深挖,然后,按来鞭留25-30厘米,去鞭留60-80厘米长的长度用快刀将根鞭斩断,并小心按母竹原方向放穴定植。因早雷竹有择向萌芽的规律,一定不能搞错方向,否则只成活难萌芽长笋成竹,四、培土植株。定植后要填充垃圾肥,培垫表土,使根蔸部表土呈馒头状,以防渍害,五、御寒防摇。
2、冬小麦播种需要施入化肥做基肥,每亩到底要施入多少复合肥,怎么测算的呢?
小麦底肥的亩用量,可以参考如下数据,如遇高产田,每亩施用象牌复合肥40~50公斤即可,如果可与农家肥混合施用,则营养会更加充足,如遇中低产田,每亩施用象牌复合肥30~40公斤,具体施肥量应结合土壤养分状与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小麦底肥施加是关乎小麦产量的重要环节,所以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合理施肥,根据多年的试验数据发现,每百公斤小麦需要纯氮3公斤,P2O5大约1.5公斤,K2O约1.5公斤。
但是呢,这些肥料并不是都得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的,越冬之前大约需要氮肥总量的1/6,大多数的氮肥是在返青期之后需要的;磷钾肥也主要是在拔节之后大量需要,尤其是灌浆成熟期。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初步有个这样的判断,冬小麦越冬前需要的氮磷钾都不多,从冬小麦的分蘖考虑,磷肥主要在冬前促进分蘖,因为应该适当增加磷肥的用量,一般的土地中磷肥含量都不少,但大多数不是速效磷,所以需要在底肥中补充磷肥的量。
那到底该如何施用复合肥呢?要想小麦优质高产,还得多种肥料配合使用,不能过于单一,下面主要说说冬小麦的具体的施肥种类和数量。①基肥,基肥原则上分为复合肥和有机肥,但是现在很多种植户都不用有机肥了,因为没有,好像只有玉米秸秆还田还算是有机肥的一种。所以主要说复合肥,按照平均产量800斤算吧,每亩的复合肥中大约得有15公斤的纯氮,5公斤的五氧化二磷,5公斤的氯化钾。
配比可以是25-10-16,以80-100斤的量为宜,以前不提倡苗期氮肥过多,但是近几年秸秆还田后,还是需要氮肥多一些,可以促进微生物加快腐熟秸秆。②追肥,现在种小麦都为了省事,最多追一次肥,一般选择在返青期,根据墒情和小麦的长势进行尿素追施,③叶面肥,主要是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小麦扬花灌浆,伴随着一喷三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