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 > 衢州市 > 牧童的诗,名叫牧童的诗有几首

牧童的诗,名叫牧童的诗有几首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17 23:58:49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名叫牧童的诗有几首

四句
一堆
不下50首
两首

名叫牧童的诗有几首

2,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有哪些

1、《牧童》吕岩〔唐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翻译: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2、《牧童诗》黄庭坚〔宋代〕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翻译: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3、《所见》袁枚〔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4、《村晚》雷震〔宋代〕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翻译: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5、《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6、《题画》袁枚〔清代〕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翻译:乡村傍晚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明朗,桃花映照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放牛的牧童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只看见远处牛背上有一只鸥鸟,正睡得香甜。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有哪些

3,描写牧童的诗句一首诗全部

《所见》清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明》 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牧童的诗句一首诗全部

4,关于牧童的诗句还有哪些

1.描写牧童的诗有哪些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2.关于“牧童”的诗句有哪些 1.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 牧童 唐代: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6. 牧童 唐代: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7. 山中 唐代: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7%89%A7%E7%AB%A5 3.有关牧童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牧童》 宋代诗人 白玉蟾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吃过断桥西。评论|赞同1 2012-02-24 00:16玉藏于珠|三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评论|赞同1 2012-03-06 18:321076094156|三级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4.关于牧童的诗句 牧童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过骊山作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村行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 牧童词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重幸武功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蒿里牛羊窸窣,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金陵怀古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牧童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山中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邺都怀古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 莲塘霁望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田家元日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山村晓思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 倚瑟行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桥山怀古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 淇上田园即事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相和歌辞·蒿里 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空灵山应田叟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途中春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清溪江令公宅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闲窥。 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 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 蓝田山石门精舍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春雨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 岳阳别张祜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闲步樵人相见指惊麏,牧童四散收嘶马。 题故人废宅二首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雨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 5.关于牧童的诗句 《牧童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翻译】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翻译】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所见》作者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清明》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渭川田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翻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牧童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翻译】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欺负牛犊。 《村晚》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雷震。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一说: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西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村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的随口乱吹,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翻译】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6.关于牧童的古诗及诗意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7.有哪些关于牧童的诗 牧童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过骊山作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村行 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牧童词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重幸武功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牧童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蒿里 牛羊窸窣,时见牧童儿,弄枯骨。金陵怀古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牧童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山中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邺都怀古 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 莲塘霁望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田家元日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山村晓思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倚瑟行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渭川田家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桥山怀古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淇上田园即事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相和歌辞·蒿里 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空灵山应田叟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清溪江令公宅 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闲窥。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 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 蓝田山石门精舍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春雨 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岳阳别张祜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石鼓歌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闲步 樵人相见指惊麏,牧童四散收嘶马。 题故人废宅二首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雨 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

5,有哪些描写牧童的古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主人工是牧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赞同188| 评论(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描写牧童的诗有哪些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牧童的古诗
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明 牧童遥指杏花村

7,求一首描写牧童的诗

1、《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所见》——袁枚(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田家元日》——孟浩然(唐代)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4、《村晚》——雷震(宋代)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5、《山中》——李涉(唐代)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拓展资料1、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2、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第四句,急转直下。“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3、创作背景: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4、作者: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牧童捕蝉的诗《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歌写一个牧童悠闲地骑牛漫步,还一边唱着嘹亮的山歌,歌声在林中传响。忽然,他停住了歌唱,静悄悄地立在那里。啊,原来他是想捉那树上鸣叫的蝉呢!诗歌朴实凝练,只用了二十个字,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传神至极,牧童在那一刹那间的神态被描绘得极为逼真自然。宋代诗人雷震描绘过一幅牧牛归来图《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歌前两句绘景,天气将晚,太阳就要落山,长满青草的池塘波光粼粼。后两句写人,放牛归来的牧童横在牛背上,随意吹着不成曲的小调。“横”和“信口”两词用得极妙,写出了牧童调皮任性、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唐代诗人吕岩写过一首牧童睡卧的诗《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放了一天牛,回来后饱餐一顿,累得顾不上脱去蓑衣就在月光下酣然入睡,多么无忧无虑,多么天真无邪!真是“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明还向牛边卧”。另一位唐代诗人栖蟾也写过一首《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这首诗中的春风、细雨、青草和牧童、短笛、老牛和谐地融为一体,景色自然怡人,牧童悠然自得。最后两句抒发心态,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宋代诗人黄庭坚自幼聪颖,七岁就写了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首诗的后两句同样是抒情,用追名逐利的官场黑暗反衬乡村生活的自然美好。
1、《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所见》——袁枚(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田家元日》——孟浩然(唐代)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4、《村晚》——雷震(宋代)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5、《山中》——李涉(唐代)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所见清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文章TAG:牧童名叫牧童的诗

最近更新

  • o型血rh阳性,o形血RH阳性什么意思

    o形血RH阳性什么意思血形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人体血液红细胞含D抗原为RH阳性,RH阴性极其罕见{0}2,血型O型Rh阳性是什么意思是O型血RH阳性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比例较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6

  • 档案委托书,调档函委托书怎么写啊

    调档函委托书怎么写啊今授权委托XXX同志,处理我之档案事宜,权限:调取档案,有效期至XXXXX此致(自己签章,时间)附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这样就可以了,不过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

  • 宽带怎么改密码,宽带怎样修改密码

    宽带怎样修改密码2,怎样修改宽带密码3,宽带密码如何修改1,宽带怎样修改密码您好,以电信为例,修改宽带拨号密码方法:首先打开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网站,然后登录上自己的电信宽带帐号或者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

  • 鸡血藤的功效和作用,鸡血藤什么作用啊啊

    鸡血藤什么作用啊啊补血行血调经舒筋活络~~2,中药鸡血藤的功效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作用:茎皮纤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

  • 人物的作文,有关人物的作文

    有关人物的作文http://wenwen.soso.com/z/q486327566.htm?ch=izs.j.wt2,描写人物的作文500字300字今天,我们班有一个和蜜蜂搏斗的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

  • 茨实的功效与作用,芡实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1,芡实的作用与功效2,芡实的作用3,吃茨实有什么好处4,中药茨实的作用1,芡实的作用与功效健脾、利水。{0}2,芡实的作用芡实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补中益气,为滋养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

  • 英语范文,英语范文 100字

    英语范文100字Asweallknow,theenvironmemtaroundusisgettingworseandworse.Insomeplaces,wecantseefis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

  • 捉迷藏的英文,捉迷藏 用英语翻译

    捉迷藏用英语翻译2,捉迷藏的英语是什么1,捉迷藏用英语翻译hide-and-seek2,捉迷藏的英语是什么同学你好,捉迷藏的英文是HideAndSeek(藏和寻找),望采纳!你好! ......

    衢州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