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次的河南大水,如果组织犯人集体避难,我相信监狱里面的领导,也会像我提到的这次地震集体避难的时候一样,能稳定局势,有序的疏导和集体脱离危险的。其他的都不就说离河南很近的运城吧,它的南边是中条山,东边是吕梁山,西边是“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风陵渡,当雨云和水汽从河南过来,经过中条山和太行山,还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这些山会抬高水汽,和云层,发生“冷凝效应”,山西这边的雨就会被“挡回去”,所以山西这边就没有发生洪涝灾害。
1、河南大水,犯人们怎么办,如果集体去避难,会不会出现越狱的情况?
有一年,某地方发生了地震,当震区的房屋晃动、监狱里的警报拉响的时候,犯人虽然在原地躁动,但狱警们仍然等待上级“应急预案”的传递。得到消息之后,狱警们火速采取了自救措施,在天灾人祸面前,体现了法律的另一面,那就是人道主义。在死亡面前,没有狱警和犯人的区别了,而是一群死里逃生的人,这时,狱警们毫不犹豫的打开了狱门,御掉了重刑犯的脚镣手铐,并有序的组织犯人进行自救。
当狱警为犯人打开生命通道的瞬间,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狱警第一时间把生的希望留给犯人的时候,犯人却不干了。面对一线生死,犯人们则站立通道两侧,让狱警们先冲出去,然后再跟上,可是,狱警们的想法恰好相反,是先让犯人冲出去,然后才跟在犯人的后面。由于时间不等人,于是,狱警就干脆赶着犯人,火速的冲出了危险地带,
当一群人转过身子的时候,刚离开的地方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在惊魂未定之中,狱警为犯人点了名,令狱警们欣慰的是,犯人人数整齐,并没有因为地震而越狱了一个犯人。由此看来,现实生活中的犯人,并不像影视剧里面的犯人凶狠霸道、十恶不赦,在大灾大难面前,犯人也有闪光的一面,不会因为面对死亡,而变得穷凶极恶。由于在此次地震中,监狱采用了人道主义,应急方案处理得当,狱警和犯人毫发未损,
加上犯人在危急时刻出色的表现;后来,监狱受到上级嘉奖的同时,犯人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减刑。因此,犯人的命也是命,除了法律能左右犯人的生死以外,任何人都不能去轻视犯人的生命;否则,监狱领导就会犯下渎职罪,像这次的河南大水,如果组织犯人集体避难,我相信监狱里面的领导,也会像我提到的这次地震集体避难的时候一样,能稳定局势,有序的疏导和集体脱离危险的。
2、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没事?
我是山西运城的,离河南就隔了一条黄河,离郑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郑州下暴雨当天,我们这里也下了一阵大雨(相对郑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说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区是由四五个盆地组成的“糖葫芦”其他的都是阴山,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山脉,这也是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说,就说离河南很近的运城吧,它的南边是中条山,东边是吕梁山,西边是“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风陵渡,当雨云和水汽从河南过来,经过中条山和太行山,还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这些山会抬高水汽,和云层,发生“冷凝效应”,山西这边的雨就会被“挡回去”,所以山西这边就没有发生洪涝灾害,
3、郑州发洪水,乡下情况怎么样?
乡下应该好很多。暴雨200毫米,相当于20厘米厚的雨水短时针平铺在每一寸地表上,包括屋顶、水泥沥青硬化路面以及农田土地上,城市里硬化率高,又没有田埂约束、水塘缓冲,几乎所有的雨水都会毫无阻挡地以最快速度汇集到地势略低处,形成十倍二十倍深度的积水,城市越大,汇集倍率越高——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病!虽然城市有下水管道,但是这种封闭的管道有一毛病,就是高地处部分直通下水管道(如屋檐雨漏)的雨水,会在整个封闭的下水管道中产生高压,短时间内反而影响路面雨水井排水,甚至喷发倒流,加剧低地积水速度!而乡村整个排水系统几乎都是开放的(前几年瞎搞的村庄雨水管道工程除外[捂脸]),一部分雨水会被裸露的土地吸收,大部分会被田埂约束在一块块农田中,一般田埂高度都足以约15至20厘米(150至200毫米降雨)地表水,尤其是在夏天农田都急需要用水,排水口基本都处于关闭和半关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