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职业疾病危害预警与通报系统;(3)职业疾病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疾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培训体系;(5)职业疾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劳动保护费用和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危险因素检测与评价系统;(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从业人员职业卫生监测档案管理制度;(10)职业疾病危害应急管理制度(11)职业疾病危害事故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职业危害防控体系,法律依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用人单位职业疾病预防和卫生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
法律分析:1。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危险源防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层层落实职业危险源防控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2.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危害预防专业人员负责职业公司的危害预防控制工作。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本企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情况职业积极听取职工对本企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职业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合理建议和合法要求。法律依据:《工作场所职业 卫生管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用人单位职业疾病预防和卫生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中的疾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 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条件。第四条用人单位是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造成的职业疾病危害负责。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负责。
法律分析: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 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 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证劳动者得到职业 卫生保护。工会依法对职业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与职业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疾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 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 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证劳动者得到职业 卫生保护。工会依法对职业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与职业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3、公司企业需要建立哪些 职业 卫生 管理制度我之前回答过这个问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至少13项(12 1):(1)职业企业应建立疾病危害防控责任制。(2) 职业疾病危害预警与通报系统;(3) 职业疾病危害申报制度;(4) 职业疾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培训体系;(5) 职业疾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劳动保护费用和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危险因素检测与评价系统;(八)建设项目职业 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从业人员职业卫生监测档案管理制度;(10) 职业疾病危害应急管理制度 (11) 职业疾病危害事故管理制度 (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职业危害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