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在未来茶叶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将自己的茶园管理好,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施肥修剪除虫等农业管理,提升茶园的内涵价值和品牌价值,让茶园向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园方向转变,让茶叶的品质更高,让茶叶的附加值更多,就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我有100多亩的茶叶,近几年茶叶价格一直很低,以后的茶叶前景如何?
首先,最近这些年茶叶的价格一直是在稳中有升的,并不是处在历史低位水平上。嗯,以我们的种植经验来说,一亩茶山大概每年能够获得2000~4000元不等的收益,如果有100亩茶山的话,至少几十万元是可以保证的。如果管理水平,种植条件,产区知名度,品种品牌等都比较良好的话,属于全国名优茶产区,其销售的价格和利润都会上升,
可能赚取的收益是大几十万甚至更多。其次,从目前的茶行业发展来看,它是一个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未来的前景肯定会更加广阔。目前中国产业市场有几千亿的市值,但是却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分散,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在未来肯定会进行吸引人的淘汰清洗,去伪存真,去劣留良。不管市场怎么调整,但是拥有源头茶园的种植户,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将自己的茶园管理好,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施肥修剪除虫等农业管理,提升茶园的内涵价值和品牌价值,让茶园向无公害,生态有机茶园方向转变,让茶叶的品质更高,让茶叶的附加值更多,就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有100亩茶山,可以利用农村越来越发达的乡村旅游业,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茶旅捆绑销售,
一手乡村体验旅游,一手采茶制茶卖茶。目前来说,这种模式已经被证明相当成功,很多茶叶种植大户和现代化茶园都在深耕细作这一块,总体来说,在未来茶叶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而对于茶叶种植户来说,更是立于不败之地,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只要有一个人喝茶,那就必须要有人种茶。当然,正直的好不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要做好管理,
2、我有一片抛荒多年的茶园(30-40亩),如何让它产生效益?位置:北纬31度?
感谢这位亦师亦友的头条朋友邀请回答!茶园抛荒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见,后期如何改造利用,发挥经济效益是很多农民朋友关心的话题,下面就本人在山区的一些工作经验,做一些理性分析,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山高路远,家庭劳力有限,只能放弃在农村,这种情况较多,如本地的老牌名优茶“老屋王尖”原产地,就因为海拔过高,山路崎岖,采摘困难,数百亩优质茶园基本荒芜,虽然每年也有采摘,都属于“捡荒茶”,产量大打折扣,只能放弃,
这类茶园,只要改善了交通条件,增加资金投入,稍加改造,就有产出,经济效益会很可观,具备改造潜质。当地没有品牌优势,效益较差,只好放弃名优茶多集中在个别村组局部地带,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给这里的茶农带来丰厚的收益,如本县15个乡镇,仅3个乡镇出名优茶,而这三个乡镇的名优茶均集中于1-2个村,顶级茶叶仅在这1-2个村里的2-3个村民组,茶叶价格相差2-3倍,经济收益可想而知,
这样迫使一些低山、品质较差的茶园,由于经济效益较差,无奈的退出竞争,濒临或完全荒芜,只好放弃。这类茶园,改造的价值不高,但可以合理加以利用,如种植杉木、湿地松、油茶等,放弃传统农业,转行其他产业,只得放弃还有一些茶园,区位、交通都很好,但承包人忙于其他业务,如转行做生意、到城市发展等,没有时间打理,疏于经营管护,致使荒芜,只得放弃。
这类茶园,只要承包人感兴趣改造,或者重回乡村创业,是完全可以恢复的,也具备改造潜质,荒芜老茶园的改造建议基于上述分析,老茶园的改造,需要依据茶园的现状,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以及未来市场效益来综合考量,因地制宜的进行,不可盲目改造。具备潜质的老茶园:地处名优茶产区,有品牌优势、区位优势,未来市场经济效益很好的老茶园,坚决改造,同时可以引种一些优质早熟、品质好的茶叶良种,来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