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祖父黄白,曾任珙县知府,与当时的新郑知府是好朋友,与元稹并称“白元”,与刘禹锡并称“白柳”,晚年为官至少府太子,谥号“文”,史称白府、白文公,白居易被世人尊为“诗妖”、“诗王”,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白居易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2年唐朝。
白居易被世人尊为“诗妖”、“诗王”,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白居易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2年唐朝。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在中唐影响很大。他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主张:“文章应时而作,歌诗应事而作。”-0中的一些经典诗句:“野火不会吞噬它们,它们在春风中又会高大起来”“我们希望在天堂飞翔,两只鸟合而为一,在地球上一起成长,一棵树的两根树枝。”在《长恨歌》中“只要她转过头来笑一笑,就有一百个咒语被施了,六宫的脂粉和颜料都化为乌有”在《长恨歌》中“我们俩都不快乐——直到天荒地老,我们相见了。我们理解。熟人有什么关系?”《钱塘春游》琵琶行中“乱花渐会引人眼,浅草无马蹄声。”白居易的代表诗作有:《别了古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走》、《木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与李十一醉》、《忆元九》、《和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本名乐天,祖籍太原。到了曾祖父那里,又迁到下关(音guρ)(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黄白,曾任珙县知府,与当时的新郑知府是好朋友。看到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黄白十分喜爱,便举家迁往新郑城西的东郭寨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出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东郭寨。吴昌于2006年8月在洛阳逝世,享年75岁。著有《白长庆集》七十一卷。晚年为官至少府太子,谥号“文”,史称白府、白文公。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要及时,诗歌要及时,写了许多感叹时代、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772-846),本名乐天,本名香山居士,本名醉音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曾祖父时迁居下村,河南新郑人。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并称“白元”,与刘禹锡并称“白柳”。被誉为“诗妖”、“诗王”。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用。白的《长青集》代代相传,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846年死于洛阳,葬于香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