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 > 昆明市 > 周培源,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是什么概念

周培源,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是什么概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4 05:25:48 编辑:昆明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是什么概念

是60分以下的,参与就是胜利啊,楼主有魄力!

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是什么概念

2,周培源为什么加入九三学社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培源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是清朝秀才。中学时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中等科,1924年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1924年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学习。1926年获学士、硕士学位。1927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1928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秋,周培源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WK海森伯(Heisenberg)教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1929年赴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在W泡利(Pauli)教授指导下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周培源为什么加入九三学社

3,对周培源成才要有文史知识的理解

就是从小就要学习文史大综合。这样的学习才会有厚度,有宽度,才可能产生热度和高度。一旦有了职业目标,才会有准确度。

对周培源成才要有文史知识的理解

4,出国回来报效祖国的科学家还有谁

1、钱学森钱学森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2、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毅然回国。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周培源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是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第一名中国博士生。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王淦昌王淦昌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5、李四光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钱学森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邓稼先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培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王淦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四光

5,周培源力学竞赛竞赛什么内容

理论力学加材料力学,对各种概念一定要理解
考的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本的内容

6,周培源的人物生平

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周文伯是清朝秀才。母亲冯瑛生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排行第二 。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中等科。学习期间,发表数学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受到当时数学教授郑之蕃的赞许 。1924年,由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 1924年秋天,因成绩优秀,被清华学校派送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系继续完成大学课程 。1926年春、夏两季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27年,周培源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他先从师贝德曼,后改从E.T.贝尔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次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最高荣誉奖(Summa cum laude)。 1928年秋,他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W.K.海森伯(Heisenberg)教授领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 1929年,赴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在S.泡利(Pauli)教授领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研究。 1929年回国,被聘为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其时年仅27岁,并先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2年,周培源与王蒂澄女士结婚,生有四个女儿。王蒂澄退休前,一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书。 1936年至1937年,据清华大学休假规定,周培源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其间参加了爱因斯坦(Einstein)亲自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37年,他假满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7月底,平津沦陷。8月,侵华日军开进了清华园。周培源受校长梅贻琦之托,安排学校南迁,曾先后任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在这期间,他抱著科学家应为反战服务,以科学拯救祖国危亡的志向,毅然转向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1943年至1946年,周培源再次利用休假赴美国。他先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理论研究,随后参加美国国防委员会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海军军工试验站从事鱼雷空投入水的战事科学研究。当时,周培源明确提出:不做美国公民;只担任临时性职务;可以随时离去。1946年7月离职去欧洲参加牛顿诞生300周年纪念会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他还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并被这次大会以及会后新成立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选为理事。同年10月,周培源由欧洲重返美国。 1947年2月,与夫人携三个女儿全家离开美国返回上海。4月回到北平,继续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并相继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因年事已高,周培源主动辞去了校长职务。1951至1982年间,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52年,在北京大学领导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即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还领导建造了北京大学直径2.25米的三元低速风洞。 相继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曾任数理化学部的常务委员。 1957至1986年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58至1986年间,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名誉主席。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10月6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一篇5000多字的阐述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文章,同时还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三点建议。 1978年3月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至1981年5月)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周培源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0月7日周培源为团长的中国教育代表团抵达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主要参观、访问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大学 。1980年周培源处理复杂的派关系让他不堪重负,身心俱疲,选择了“激流勇退”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在北京逝世 。

7,周培源力学竞赛应该怎么准备呀迷茫中

先把考纲弄到手,主要是考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一般情况下按正常的学习进度是没有学完就考试了,所以你得抓紧时间把基础弄扎实,如在考前还有时间就进行专题训练吧

8,周培源的资料

  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从事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坐标有关”的重要论点。培养了几代知名的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一贯重视基础理论,同时关怀和支持新技术的研究。在组织领导我国的学术界活动、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今属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周文伯是清朝秀才。母亲冯瑛生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排行第二。  1919年,他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中等科。学习期间,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受到当时数学教授郑之蕃的赞许。1924年,他由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同年秋天,由于他成绩优秀,被清华学校派送去美国继续完成大学课程,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系二年级学习。周培源于1926年春、夏两季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27年,周培源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他先从师贝德曼,后改从E.T.贝尔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次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最高荣誉奖(Summa Cum Laude)。  1928年秋,他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W.K.海森伯(Heisenberg)教授领导下工作;1929年,又赴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在S.泡利(Pauli)教授领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研究。同年回国,被聘为国立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年仅27岁。  1932年,周培源与王蒂澄女士结婚,生有四个女儿。王蒂澄退休前,一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书。  1936年至1937年,根据清华大学休假规定,周培源再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其间他参加了A.爱因斯坦(Einstein)教授亲自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国内急需科技人员,周培源一家刚入境,就收到移民局的正式邀请,给予全家永久居留权,周培源对此一笑了之。1937年,他假满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7月底,平津沦陷;8月,侵华日军开进了清华园。周培源受校长梅贻奇之托,安排学校南迁,曾先后任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在这期间,他抱着科学家应为反战服务,以科学拯救祖国危亡的志向,毅然转向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1943年至1946年,周培源再次利用休假赴美国。他先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理论研究,随后参加美国国防委员会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海军军工试验站从事鱼雷空投入水的战事科学研究。  1945年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鱼雷空投入水研究组的大部分人员被美国海军部留用,成立海军军工试验站,周培源也被应邀留下。由于该试验站是美国政府的研究机构,应聘人员要有美国国籍。当时,周培源明确提出:不做美国公民,只担任临时性职务;次年即离美代表中国学术团体去欧洲参加国际会议。在美国有关方面接受了上述这些条件后,他在美国继续工作不到一年,于1946年7月离职去欧洲参加牛顿诞生300周年纪念会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他还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并被这次大会以及会后新成立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选为理事。  1946年10月,周培源由欧洲重返美国,并于1947年2月与夫人携三个女儿全家返回上海。1947年4月回到北平(今北京),继续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培源除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外,还兼任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周培源转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此后还相继担任过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1981年因年事已高,周培源主动辞去了校长职务。  1952年,他在北京大学领导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即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此外,他还领导建造了北京大学直径2.25米的三元低速风洞。  1958年,周培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培源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曾兼任过许多重要的社会职务: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曾任数理化学部的常务委员;1978至1981年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8至1986年间,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代主席、主席,现为名誉主席;1951至1982年间,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现为名誉理事长;1957至1986年间,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现为名誉理事长;自1954年以来,先后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第五届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第四届全国常委会委员和第五至第七届副主席,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波兰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九三学社主席等。  由于周培源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活动中取得的成就,他受到国内外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尊敬。1980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他曾两次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9,如何准备周培源力学竞赛

要准备周培源力学竞赛的话,那你要做到很多充分的准备之前,要多看很多相关方面的书,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做好十分充足准备,有一颗很平静的心去面对这次竞赛。愿你取得好成绩
.找专门的竞赛书看...多做 别听只有课后习题难度的谗言.

10,光芒四射的宗师巨匠周培源的一生是怎样的

周培源是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1902年8月28日,周培源出生于江苏省宜兴芳桥镇的一户周姓家里。周家在当地算是有身份的富裕大户,书香门第。周氏老宅院,总面积600多平方米,采用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四间三进,四周围为防盗风火墙,内庭建有具有封建时代特色的半墙门。厅堂边备有供下杂人员进出的通道,转盘楼与走道相连。西式门窗美观新颖,玻璃屋顶大而气派。院内宅外,花木成阴,鸟语花香。周培源生就脸方鼻隆,眉清目秀,聪慧伶俐,异常可爱。受“秀才”父亲周文伯的精心教育,小培源几岁时就显露出超常的灵气和才气,“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早背得烂熟,连“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等唐诗也一诵就是好几首。他4岁不到就上了私塾,正式读起书来。课堂里,他坐着为他特制的高腿竹椅,也还是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因他太小,家里就让9岁的姐姐陪读,姐弟俩背着书包每天上学放学,总是最惹人注目。那些大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师弟,常同他说镇上当日的新闻,讲那些村上古老的故事,还一起去林中捉鸟,到塘边钓鱼。最有幸的是,宜兴这地方向来是交通要道,东连上海,西靠南京;又是文化教育之乡,早沐时代风气。虽然是私塾蒙学,但课本已不是那种老得发黄的《三字经》、《百家姓》了,而是采用商务印书馆的初等小学一年级课本,开篇是“天地日月、山水土木”。这位戴着小绒帽、摇着小辫子的学童神气得很,声音好像比谁都响亮。回到家中还跟姐姐在父亲面前比赛朗诵课文,抢风头的往往是他。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南京成了政治经济中心,有见识的父亲,即到南京城开办实业,销售陶器,小培源也被带到了南京。11岁那年,父亲到上海,他也跟到上海,13岁进入基督教青年会办的中学,14岁改上南洋商业学校,不久又转入杭州甲种蚕桑学校就读,16岁考取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少年时期就在这样的大都市中生活,再加上如此频繁的转学,使周培源的所见所闻特别丰富,也让他迅速成长起来。他直接感受了中国百姓的贫困、朝政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列强的欺压、民族的危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明白了作为中国青少年所应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不到两个学期,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17岁的周培源胸中的激情迸发了,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上街游行贴标语,竟然被学校开除了。这件事让从小就下力气培养他并寄予厚望的父亲大为震惊,也着实狠狠发了顿火。他只好悄悄回到宜兴老家,躲进一座寺庙潜心读书,在这里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前途,决定要刻苦读书,走科学救国之路。有一天,他偶然从报角上发现一个招生广告:清华学校要在江苏省招收5名插班生。他感到机会来了,急忙赶赴南京报名考试,天资聪颖且基础雄厚的他一举中榜,于是便欢天喜地奔回宜兴告捷,向在上海的父亲报喜。1919年秋,周培源离开家乡北上清华求学。1922年,作为清华高等二年级的学生,周培源开始涉足科学研究领域,并初露锋芒,他提出的两种解决三等分角的解析几何方法,一起刊登在《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二期。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后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28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W.K.海森伯(Heisenbers)教授指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1929年在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W.泡利(Pauli)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1929年回国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于1936—193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参加爱因斯坦主持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解放后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世界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九三学社主席,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三、四届政协常委,第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周培源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一是在力学研究领域中,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用逐级近似法解决湍流方程不封闭的难题,他是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80年代末期,他又提出了用逐级迭代法解决湍流方程不封闭的新方法。二是在相对论的研究中,30年代,他已是知名相对论专家,并曾参加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教授主持的相对论研讨班,亲聆爱因斯坦先生教诲。在晚年,他又提出了谐和条件应当作为严格的物理条件与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同时并用的理论,还亲自设计了试验,实验结果对澄清广义相对论理解上的混乱有极大的帮助。周培源先生在湍流和相对论研究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世人瞩目。周培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他教授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国际知名科学家。1947年到1952年周先生除担任物理系教授外,还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至1981年周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并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他常年往来于世界各国之间,积极支持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合作与交流,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倡导世界和平这一伟大事业,他是中国科学家最早一位参与世界和平运动的积极分子,也是国际科学与和平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有“和平老人”的美誉。周培源先生将毕生无私的奉献给了全人类的科学、教育、人民外交以及和平事业。他以其正派、诚恳、正直和忠厚著称,他也因此而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和尊敬。

11,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获奖比例

奖励办法: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个人赛成绩评出全国竞赛个人特等奖5名,一等奖0.2%(≥10名),二等奖0.3%(≥15名);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以各省(市)分赛区报名人数为基数,以各省(市)阅卷成绩评选出三等奖5%,优秀奖15%。
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最低的奖项是:优胜奖。你参加竞赛初试的分数段达到这个奖项就能获奖,估计初试分数在40分以上有可能获此奖项。

12,关于周培源力学竞赛怎样才能获得国家一等奖

1 首先是将大学里的《材料物理》和《理论物理》做好,学好。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2平时要注意细节,做到严谨认真。3,如果你在高中又参加物理竞赛相关的训练的话,相信你只要努力,没问题的。
优秀奖是竞赛成绩没有及格,但是表现不错,所以才发的,竞赛组发的。国家一等奖更好,省级一等奖应该比优秀奖更差一点吧,是赛区自己评出来的。竞赛证书颁发时间,应该看你们学校了,开学后一个月内应该都给发了,我们学校09年第七届是9月25日颁发,,,
文章TAG:周培源周培源力学竞赛

最近更新

  • 特长,特长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特长是什么意思2,特长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谢谢3,特长的意思是什么呀4,特长有哪些1,特长是什么意思特长指一个人在某方面所拥有的专业技能,胜过一般人的能力。词语:特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帛爵,第二集:朝鲜王朝的国家元首

    (2)君主国和贵族的头衔;3古代“雀”;3.出处:据唐代杜佑《通典直馆冯珏》记载,自尧舜夏以来,先后出现了公、侯、伯、子、公五个等级,发音:jué2,爵组词:爵士、爵位、爵位、官爵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小家碧玉的意思,小家碧玉原意是...习语出炉

    小家碧玉原意是...有句古话叫意思,其实很简单...一般来说,这个习语会被拿来和淑女比较...她们是两个不同的女人,由不同的家庭培养出不同的性格...女士一般气质沉稳,”例:艾伦一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算术平均值怎么算,算术平均数是什么公式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1,算术平均数是什么公式是什么2,算数平均数怎么算3,算术平均值怎么算4,算术平均值怎么求1,算术平均数是什么公式是什么设一组数据:x1,x2,……,xn平均数公式:(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空无一人的意思,梦回家乡空无一人什么意思

    梦回家乡空无一人什么意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回家乡说明你想家,想念亲人了,希望你忙里偷闲,抽空回家去看看。看一看养育你的父母,看一看家乡的那片土地。思念家乡,情真意切。赤子拳拳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课后反思录

    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课后反思录东北三省:黑吉辽主要山脉河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鸭绿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自然环境:冷湿东北平原上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甜菜发展农业的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如何养乌龟,乌龟怎样养

    乌龟怎样养放到水里养呗,吃饭、菜、鱼、虾、海螺、包子、水果,夏天注意蚊子小心乌龟挂了。2,乌龟怎么养乌龟食性较广,稻谷、小麦、豌豆、小鱼、虾、昆虫、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瘦金体字,瘦金体是什么意思

    瘦金体是什么意思宋徽宗赵佶的字体,属于楷书的一种,赵佶写出来相当潇洒飘逸,现在画工笔画的人很多都会学习。原为瘦筋体,因为是皇帝写的,于是把筋换成金。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