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七十年代极具武汉特色的“橘子话”(橘子话指武汉流氓黑话),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于是武汉的小年轻据此把歌词套改为,“戴手表,口熏条,熏滴是飞马和大桥”,即抽香烟在武汉橘子话中为熏条。
1、假如这个疫情过去以后,你跟武汉人接触,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认为隔断的是疫情,亲情和以前一样,我们痛恨的是病毒,而不是武汉人民。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到的武汉900万的人民积极听从政府安排,封城之后,生活有次序,配合小区的管理,体现了很高的素质,全国人民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想起了前几天中国女篮和英国一场争夺进入奥运会的淘汰赛,中国女篮黄菁站在队员中间说道:“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
今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能量传递。我们要打出中国女篮的精气神,敢打硬仗,遇强则更强,中国队赢得了这场比赛。我们的国家再打一场没有硝烟的防治病毒疫情战,我们每一个公民在国家身处逆境的时,相信政府,随时听从国家的召唤,我们的医护人员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听从祖国的呼唤,一往无前,很多医生感人的故事感动着我们,我们的祖国如此的强大,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祖国的强大才有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尊严,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病毒阻挡不了亲情,全国人民一家亲,
2、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3、武汉说排查了99%,武汉人都说说怎么排查的,你被排查了吗?
我是武汉人,我认为:武汉说排查了99%的人。这绝对不假,但是,这应该是指对武汉市城区市民的排查。而且,官方所说的排查,应该是指粗略的排查,而不是精准的、细致的、认真的、反复的、务实的排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还有很多亲人生活在武汉城区。也有很多亲人,包括我自己生活在武汉市郊区,从我们家族的微信聊天里可以得知。
武汉市的封闭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出门戴口罩,遇到关卡测体温。社区也经常上门测体温,但是,有的社区对疫情的管理和控制,就不是那么全面、认真。因为社区的工作人员有些人也怕染上病,在贯彻上级指导和要求的时候,就会打些折扣。因为我的亲人们生活在好几个不同的社区,每天的微信聊天上面,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有的社区工作非常认真负责。
细致而又有温情,很让人感动。而有的社区只是走走形式而已,虽然他们也有些工作做得很认真,做的很好,相对疫情发生前的工作态度,已经好转了100倍不止。这一点不可否认,可能我们市委书记马国强说的99%以外的漏网之鱼,就应该是他们漏掉的吧。另外,武汉的各大、中、小学,以及各机关团体和单位,都要求每天健康打卡报平安。
这一块的排查应该达到了100%,毋庸置疑。那么对于远城区,特别是武汉市的郊区,这些管理力量薄弱的地方,就做不到99%的排查,更难以做到精准、细致、全面、反复、认真的排查。这一点,我有亲身的感受和经历,因为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的村医上门对我们仅测过一次体温,仅此而已,个别没有出现在他视线里的人,就没有被测过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