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 > 保山市 > 高一物理,高1物理

高一物理,高1物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2 08:23:0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高1物理

由公式VT-1/2AT方 18*3-1/2a*9(3的平方)=36 得a=4 10秒显然已经停下 需要18/4=4.5秒停下 位移1/2*4*4.5的平方 自己算吧 楼上显然错了 3秒后速度不一定减为0

高1物理

2,求解 高一物理

1.C(重力的变化量与所选的参考系无关,因为你不管怎么选,变化量还是一样的 2.C(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这样位移的变化量肯定不同 3.E=1/2mv*2+mgh X见上面,一样的
1.C 2.C 3.mgh+m(Vo^2)/2 设Xm, mgx=m(V0^2)/2+mg(h-x), 解得X=(V0^2)/(4g)+h/2

求解 高一物理

3,高一物理学习

力学 学的差就用 力 呗 。 O(∩_∩)O哈哈哈~
多做题。 多领悟。 物理的力学是基础部分。 看看题目解析上怎么做的,模仿并消化。
做题,多和老师交流
高二选文科
最主要就是勤奋,笨鸟先飞嘛。
方法很简单.多做题

高一物理学习

4,高一物理主要讲什么

高一物理分为七章,第一章为运动的描述,第二章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为相互作用,第四章为牛顿运动定律,第五章为曲线运动,第六章为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七章为机械能守恒定律。前四章为必修一,其余为必修二。高一化学必修一四章,第一章为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为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为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二四章,第一章为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章为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为有机化合物,第四章为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5,高一物理

设A球运动时间是t,则C是t+0.2,B是t+0.1 a(t+0.2)^2/2-at^2/2=0.15+0.2 0.2at+0.02a=0.35 (1) a(t+0.1)^2/2-at^2/2=0.15 0.1at+0.005a=0.15 (2) 连立(1)(2) a=5,t=0.25s 所以vB=5*(0.25+1)=1.75m/s 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 因为vB=vA+at vA=vB-at=1.75-5×0.1=1.25 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1.25/5=0.25 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6,物理 高一

1.x=100(0.5*1*1)=50m 2.a=(V2^2-V1^2)/2L ;V=根号(V2^2+V1^2)/2;T=2L/(v2+v1) 3.1通过题目可知刹车后平均速度为15m/所以刹车后的时间为120秒 有此可得加速度为-0.25m/s的方 2假设相撞 则设相撞时b车速度为x m/s 相撞时间为y s 则有 【(x+30)/2 -10】*y=750 30-0.25y=x 其中0.25为刹车的减速度 联立解得 y=100 x=5 但由于x此时小于10顾假设不成立 y=60 x=15符合条件 所以两车会相撞 而且是在60秒后 a车继续行进了600米后 3假设刚好不相撞 则a b车的速度在那时应为10米/s 根据-0.25m/s的方可得此时间为80秒 b车均速则为20m/s 故行驶距离相对a车为 20*80-10*80 =800m 顾能见度至少有800m才行 4.设A车的路程为Sa B车为Sb,B的初速度为Vo 加速时间为T1,末速度为Vt,匀速行驶时间T2 加速度为a 解:因为A车匀速12秒,所以 Sa=V*T=20*12=240m 因为B车在A前84m,所以 Sb=Sa-84m=156m 因为B车先加速后匀速,所以 匀速的速度为末速度Vt B车的路程为加速运动的路程 匀速运动的路程 Sb = Vo*T1 (1/2)a(T1方) Vt*T2 匀加速路程 匀速路程 Vt=Vo a*T1 代入上式 Sb=4*T1 (1/2)*2(T1方) (Vo a*T1)*T2 Sb=4*T1 (T1方) (4 2T1)*T2 因为A,B车行使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 T1 T2= T =12s T2=12-T1 带入Sb,运算 Sb= -T1方 24T1 48=156 整理方程,解方程 T1方-24T1 108=0 得T1= 6s 或18s 因为T1 T2=12 T1,T2 均大于0 所以 T1=6s B车加速行驶时间是6秒 5.驾驶员在反应前,汽车仍然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刹车距离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 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另一部分是汽车做减速运动行驶的位移. v1=80km/h=(200/9)m/s v2=48km/h=(40)m/s 设驾驶员所允许反应时间为t,刹车加速度为a 则有 s1=v1t+v1^2/2a s2=v2t+v2^2/2a 把数据代入以上两式即可求解.t=0.7s 选C

7,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 基本概念1、 质点2、 参考系3、 坐标系4、 时刻和时间间隔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7、 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分类 平均速度: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 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二、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1、x—t图象(即位移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v—t图象(速度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2、纸带分析;(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3)、可计算出加速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 基本关系式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二、 推论1、 vt/2=v=(v0+v)/22、vx/2= 3、△x=at2 { 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三、两种运动特例(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v=gt h=1/2gt2 v2=2gh(2)、竖直上抛运动;v0=0 a=-g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第三章 相互作用一、 三种常见的力1、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弹力(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2)、产生条件:(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3、摩擦力(1)、静摩擦力: 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二、力的合成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求合力的方法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2、 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三、力的分解1、 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 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3、 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①、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②、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4、 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三、 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一、 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2、 两个概念:①、力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2、公式:F合=ma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 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 ⑤、相对性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1、 内容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 ②瞬时对应 ③性质相同 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3、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四、 力学单位制1、 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 质量(m) 时间(t)力学基本单位: 米(m) 千克(kg) 秒(s)2、 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五、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 v t x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 或某个分力)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2)分析流程图六、 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1、 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2、 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七、 超重和失重1、 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2、 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
高一上 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A)(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6、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 , (2)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4)位移推论公式: (减速: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10、自由落体运动(A)(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 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专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知识要点】11、力(A)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12、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mg13、弹力(A)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14、摩擦力(A) (1 ) 滑动摩擦力: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15、力的合成与分解(B)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共点力的合成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⑵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a.若 和 在同一条直线上① 、 同向:合力 方向与 、 的方向一致② 、 反向:合力 ,方向与 、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b. 、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求F 、 的合力公式: ( 为F1、F2的夹角)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 F1x+ F2x + ………+ Fnx =0 F合y= F1y+ F2y +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19、力学单位制(A)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参考资料: http://wenwen.sogou.com/z/q906984450.htm
文章TAG:高一物理高一物理

最近更新

  • 篦梳,什么是梳子

    牙齿稀疏的叫“梳子”,牙齿密集的叫“梳子”,统称为“梳子”,梳子理发用具,齿密的梳子工具太短,无法梳理,梳子用具,”也叫梳子,是梳子的总称,3.梳子梳子的定义:1,齿比梳子密的梳子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无欲则刚什么意思,无欲则刚是什么意思

    无欲则刚是什么意思佛经上有一句话,叫做“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也许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应该宣扬这样的淡然、超凡脱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六代i5,酷睿i5 第6代性能怎么样能玩GTA5吗

    酷睿i5第6代性能怎么样能玩GTA5吗呵呵,I34130都可以玩。。。{0}2,想入手新出的六代i5求大神推荐如果楼主搭配Z170芯片组之主板,处理器当然建议选择i56600K了,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乌镇游玩攻略,亲身体验和善心人士为你解答疑惑

    很少有人做到,,,而且说得这么清楚,,,去掉奖励,得分0,哦,自助游:坐车去桐乡,(如果不坐大巴去桐乡,可以坐嘉兴的,嘉兴坐大巴乌镇),跟团游:基本上每个旅行社都有乌镇的线路,价格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猪皮做法,猪皮怎么做好吃

    猪皮怎么做好吃猪皮一般炒菜时和肥肉一起炒都不爱吃,所以都是扔,殊不知,猪皮是个宝,常吃有益于健康,还能美容哦。我一般都是提前将买回来的肉的皮剃掉放入冰箱,有两三块就够炒一盘的,还能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鱿鱼炒洋葱的做法,先炒鱿鱼再炒胡萝卜青椒

    5.然后倒入洋葱、胡萝卜和青椒继续炒2-3分钟,2.鱿鱼干净,洋葱,胡萝卜、青椒、姜、蒜切片,取出鱿鱼洗锅,4.加入青椒洋葱翻炒至生,鱿鱼被漂白,做法:1,2.锅里放油,用大火鱿鱼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win7怎么连接wifi,怎么用桌面连接wifi网络?

    今天边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桌面连接WiFi网络的方法,>08实现连接WiFi网络操作,如果这个直接上线连接当我们身边有WiFi环境时,我们如何使用桌面连接WiFi网络,win7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

  • 财务部部长,财务部如何分配职责和权力?

    当大学生财务部long当然有用,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你要签字,然后行长签字,然后通知财务部的相关干部负责经费的支出,大公司的财务部门往往涉及很多业务,财务部龙主管企业财务,如进出账、 ......

    保山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