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待人实诚由此可见一斑,信阳老话说得好,脱裤子卖了也要让客人喝好。没有想到,那个三轮车师傅硬是又二十块钱塞到了我手中,一句“我们河南人讲信用,最多用三钱的小酒杯,上来就通关,里外三个往下走,不急不缓,一圈接一圈不歇气,说完有点儿有后悔了,刚才应该用河南话和他装成一个河南人,他肯定不敢骗我吧。
1、河南喝酒最厉害的城市是哪里?
单论喝酒,河南是大省,实至名归。三个实锤:●从198?年以来,每年要喝倒一个牌子,还不是茅五剑一类高档,也不是红星牛栏山老村长一类的低档,都是最接地气的名酒。本省的宋河、张弓、宝丰、林河,外省的秦池、孔府宴、光肚汾,等等,都是高度白酒,几十年来就没有过坚持两年不倒的牌子,●我从信阳到安阳,从三门峡到商丘,喝遍了全省每个地市,没有一个地方不说本地不能喝的,都最能喝。
●全省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的标志都体现在喝酒上,河南人待人实诚由此可见一斑,信阳老话说得好,脱裤子卖了也要让客人喝好。再举几个地方喝酒的突出特色:⒈我老家信阳光山的喝酒风气,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持久战法,特别是过年期间,表现最为突出。家里来了客人,进门半小时内,酒摊摆上,开始喝酒,最多用三钱的小酒杯,上来就通关,里外三个往下走,不急不缓,一圈接一圈不歇气。
喝到下个饭点,把酒桌上所有菜全部撤换一遍,继续喝,喝好的陪客当场换人,如此进行,最多的持续三天三夜不拉倒。⒉商丘周口驻马店,一个规矩,来了客人,先搬一件进来,开局先每人三大杯,烟盒比着,第一杯倒进卧倒水平,不到一两的样子,第二杯稍息,二两水平,第三杯立正,三两满杯。然后开始通关,按每人用一瓶的进度往下走,喝完再来一件,
⒊南阳的特点是通透嘹亮。酒友们常聚一起,酒摊上不说喝酒的话,只把喝酒当话题助兴,一桌不论多少人,只要两个三两的玻璃杯。上来就有人自报奋勇先通关,两个杯子倒满,通关者先喝一杯,然后顺序往下见人敬一个,等于是平喝,奇怪的是,我在那喝了几个月,没见过大醉如泥的现象,都能把量控制住。至于哪个县市最能喝,还真的不好定论,都说自己地方能喝,争了这多年,再好的酒司令也难断这个官司,总不能把各地叫到一起猜拳行令定胜负吧?,
2、生活中,你们有没有接触过河南人,对河南人的印象如何?
2008年暑假,带着儿子去河南玩,一到郑州火车站,就遇到一个操着河南话的中年妇女,热情地问我们住酒店不,还被她“热情”地拉着去看酒店的情况,七十块钱一晚上,没想到,郑州火车站这些拉客住宿的,热情的和西安简直不一样。2008年暑假,再剩下几天就要开学了,带儿子出去旅游的计划还没有实现,时间不等人,网上查了一下后,马上订了两张郑州的火车票,开始了开封、旅游、洛阳之旅游。
在网上查到,郑州到开封的城际快车在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可到了站一问才知道,还在二马路车站,二马路车站在什么地方,当时没有在网上查过,怎么办,只好问人吧。可问了几个人,好像都是从外地来了,根本不知道,路边倒是有出租车司机,可以前出门的经验告诉我,千万别问他们,肯定是宰你没商量。师傅恁去那儿?出租车司机看到我已开始问我话了,
犹豫了好长时间,我才说了句,二马路车站。说完有点儿有后悔了,刚才应该用河南话和他说,装成一个河南人,他肯定不敢骗我吧,又想了想,反正我又没有上他的车,他不可能强拉吧。不远,几步路就到了,然后他很热心地给我指了路。果真不远,步行一会就到了,不会是真的吧,这如果放在其他城市,肯定会哄你上车,拉着你转上几圈。
到了开封金明广场刚一下车,便有一大群人围了上来,是不是旅游的,坐我们的三轮车,负责带你逛遍开封。嗯,这是网上的攻略差不多,这儿全是三轮车拉游客的,还没等问价格,便有人说了,官价,一天三十元,三十倒不贵,但会不会是个坑呢,这时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说,来,坐我的车,逛完了再付钱。从十点多开始,一直到下午五点左右,除中午和三轮车师傅简单吃了个便饭外,一天时间,我们逛了开封府、铁塔公园、山陕会馆、天波杨府、相国寺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