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疆 > 克拉玛依 > 中国青铜器,中国是什么时候有的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中国是什么时候有的青铜器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30 03:24:03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中国是什么时候有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春秋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的青铜器

2,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历程及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中国青铜器时代始于公元3000年前,经夏、商、周跨越五个世纪历程。它是中华民族古代的重要标志。青铜器石器时代的终结。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领域,被当时封建礼制视为显示身份、名贵的器物。 中国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贵族社会崇尚礼制的特殊产物。当时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飨宾客等活动中的青铜器称为礼器,不同身份的贵族,拥有与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 青铜器铭文,记载了三、四千年前的中华历史。青铜器文化蕴涵了时代的理想、追求和信念。 中国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于一体,大量的记事花文更是研究历史青铜器文物的复、仿制品,厚重、洋溢着庄重与典雅。以金属的坚实、厚重表达着恒久与诚信,以华美的造型和精神内涵乃示华,因而它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真品。 青铜器的发展 1、 萌生期的青铜器(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青铜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饰件及一并发现铸造遗址,显示出青铜礼器已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陶质块范铸造铸造技术已达熟练水平,具有兽面特征的纹饰和绿松石镶嵌工艺也以形成。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显示出中国业已步入文明社会。 2、 育成期的青铜器(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商代早期和中期,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的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巧已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发展的基础。 3、 鼎盛期的青铜器(商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已达到辉煌灿烂的程度,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体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礼器的重要特点。 4、 更新器青铜器(春秋中期,晚期,战国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221年) 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列国青铜器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功用逐渐消失。形制的创新,出现了许多谲奇精丽之器,以龙为主题的纹饰细密繁缛,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位为主纹出现。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产生,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注重美化,战国晚期青铜艺术趋于素朴平实。 中国青铜器的冶铸技术: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铜、锡、铅成分的配比臻于完善,石范、陶范、金属范等范铸方法先后出现,以陶质块范的发展最为充分,陶范的选料、配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渐趋熟练。复合金属合铸显示处已能巧妙地运用合金配比。镶嵌、鎏金等装饰技术使器表精丽多彩。毋需分范的失蜡法是青铜器铸造的一大进步。  仿古青铜器采用传统工艺,整个制造过程均为手工操作。

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历程及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3,青铜礼器有哪些全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著特点。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礼器。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千克,是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的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据《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饮酒器爵、觯、觥及盛酒器尊、卣、壶、斝、罍、觚等。商代贵族饮酒成风,西周初曾严厉禁酒,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饮酒器大为减少。 水器。有盘、匜等。主要用于行礼时盥手以表示虔敬。 乐器。有铙、钟(包括甬钟、钮钟与镈)、鼓等。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达65件的青铜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音乐的高度水平。2。主礼器:玉、酒、牺牲、黍稷。〔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于人类历史中99%以上石器时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第一次加速发展。青铜时代,则是第二次大加速度发展。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金属。〔祭祖〕用酒、牺牲、黍稷,盛以青铜器。酒——使人类达到最原始的状态,以与天、祖沟通。源于“物类相感”的理念。〔例〕中国古人崇奉的两种圣虫:蝉与蚕。它们的蜕皮、羽化,反映了留连人世,关照后代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中国古人的生死观,或者说“终极关怀”。蝉的习性是“饮甘露”,“甘露”象征着“天地清和之气所钟”,具体化就是酒。蚕丝被用作祭祀礼服,特性是圣洁和精细。蚕也是中国古人最早豢养的昆虫,有神虫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蚕”的规矩。牺牲——如这两个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牺牲是以牛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谓的“九牢”。黍稷——黍稷之精者为“粮”(米+良),但不能祭祀。因为要在最原始状态下与天、祖沟通,必须反映“朴”的含义。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汉代才脱皮。)这里同样反映了“中庸”的指导思想。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当时的尖端科技产品——青铜器。作为盛装礼器之用的青铜器,具有特殊的材质、造型、纹饰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铜本身不是礼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礼器。〔按用途分类〕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觯沐水之盛:匜,盘,鉴(照镜,冰箱),洁字原写作絜,就是从这里来的。牺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稳定的结构。自然界中没有三足动物,而中国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国文化不是写实文化。)、鬲、甗(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圆底始(果壳横削去一截),后来才发展出平底、多足。)黍稷之盛:簋仪仗器:斧、戚、戈、矛、钺乐器:钟、镛(大钟)、铎、铃、铙炊具:〔按化学成分分类〕砷青铜——>铅青铜——>锡青铜(商周)〔纹饰〕主要母题:兽面、龙(水的象征)、凤(风的象征)、蝉、蚕、火、“饕餮”作用:镇慑,渲染气氛。张光直:“兽是天人沟通的工具。”(不全面)——“大人世及以为礼。”“世及”即父子相袭,统治者垄断了天人沟通(祭祀)的权力,把“天”神化、鬼化,与人民距离拉远,以领导群众。(“绝地天通”)(巴别塔?)〔铭文〕文字和礼器的天作之合。——“殷道亲亲,周道尊尊。”“亲亲”即诸子平等,兄终弟及,看重自然关系,不是“礼”的体现。“尊尊”即宗子(嫡长)独尊,垄断祭祀祖先的权力。“别子为(另立)宗”。-------------------------------------------〔附〕玉器与青铜白巍,通选课《中国美术史》,2002年9月。〔玉〕上古,人们认为玉即“美石”——色泽鲜艳,手感光滑的石头。最贵者为翠色。具有透、润、柔、温凉的特点。龙形玉饰——反映了古代龙与猪的相似性。考古实证:碧玉龙,玉猪龙,鬣吻俱备。〔青铜〕1。从原始时代的代表材料彩陶,发展到先秦时代的代表材料青铜。2。调节铜和锡的比例,可以控制青铜的硬度,以区分用途。详见《周礼?考工记》。郑州博物馆藏品甚精。3。青铜器始于夏(河南偃师有发现),鼎盛于商,品类繁多,用途广泛,风格凝重雄奇,纹饰繁复怪异,具有一种狞厉美,镇慑感。4。分类:酒器:爵,角,斝,觥(兽形),觚,尊,彝,卣,罍武器与工具:戈、钺、矛、铲食器:鼎、簋、豆水器:盉、盘(祭祀用)杂器:车饰、马饰、衣带饰装饰纹样以饕餮为代表。5。到周代,青铜器由礼仪性向实用性发展,外形和纹样变得较为轻灵和世俗化,花纹由方形基调变为圆形基调。
四羊方尊

青铜礼器有哪些全部

文章TAG:中国青铜器中国中国青铜中国青铜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