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可以发现,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江苏的海岸线十分的平滑笔直。江苏境内的地理特征,拥有以南通,镇江,南京城市四百多公里的长江流域,江苏的旅游开发资源,是趋向于园林古镇,长江,太湖流域,连云港海岸线,综合性权衡,不是单一围绕海岸线发展。
1、为何江苏作为沿海省份,却没有大型的海港?
之所以江苏省作为沿海省份,却没有大型的港口,主要是因为江苏省整体的地势地貌原因,江苏省沿海基本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与山东、广东、浙江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江苏省整体是平原地形,特别是沿海地区,都是冲击平原所形成的滩涂,不但没有沙滩,也没有适合建设大型港口的地质条件,换句话讲就是沿海地势过于平坦,水位太浅大型船只无法靠岸,
所以虽然江苏省的海岸线漫长,从北至南有上千公里,但是只有北部连云港一座大型港口以及几座小型港口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江苏省内河港口发达而海港稍弱的原因所在。江苏省有大面积陆地是当年黄河和长江在此入海,所携带泥沙而冲击形成的,所以沿海落差很小,特别是对比北部山东省的地貌形成有很大差异化,山东半岛是丘陵地区,原先半岛与辽东半岛是相连的,后来因为地壳儿下运动下陷而形成了渤海湾,丘陵与海水直接形成巨大落差,所以山东省也是我国深水良港最多的省份。
其实江苏省连云港适合建设大型港口,只不过当前港口的规模取决于地方经济与发展而连云港,连云港处在江苏东北方向,位置有点尴尬,不能够做地方性引领港口,另外江苏省也规划有盐城滨海港,计划打造成大型港口,但此位置也稍有些偏北,也不是苏南经济重心城市能够利用上的,所以未来江苏打造大规模海港可能还需时日。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2、江苏有这么长的海岸,为什么很难开发旅游观光?
江苏的旅游开发资源,是趋向于园林古镇,长江,太湖流域,连云港海岸线,综合性权衡,不是单一围绕海岸线发展。江苏境内的地理特征,拥有以南通,镇江,南京城市四百多公里的长江流域,以连云港,盐城为代表的九百多公里海岸沿线。以苏州东山,西山湖畔景点,无锡太湖鼋头渚,掂花湾景区为代表的太湖流域旅游资源。以苏州拙政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江南韵味,
南京玄武湖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内湖旅游景观。联袂打造出,国内5A级旅游景点,最多的旅游大省,来江苏旅游,游客们能都是冲着明清,南京中华门古城堡,南京中山陵民国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景观游览的。完全忽略海岸线不能与浙江,福建,海南,广东抗衡,不占优势的海岸景观,鉴于,江苏大多海岸线都是处于内陆地理位置,无特质的沿海自然地貌。
3、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江苏省是我们的一个沿海省份,拥有954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却只有南通、连云港、盐城3个沿海城市,与广东、山东等全国最发达的省份相比,江苏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介于广东和山东之间,但在这三个省份中,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大型海港城市的省份,人们常说“江苏有海无港”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同样,江苏也没有天然条件好的黄金旅游海岸,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要建设优质的海港,不但需要考虑泊位水深、航道水深、有利于避风、交通便利之外,更要考虑地质条件。
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可以发现,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江苏的海岸线十分的平滑笔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泥沙的冲刷和堆积,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多次改道,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且从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地势变化来看,江苏的地势最低,因此黄河的入海区域,在历史上自然就有从江苏入海的倾向。
黄河历史上的多次改道,将大量泥沙“倾倒”在入海口,不但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而且最近2000年的时间,江苏的沿海区域也在不断地向黄海推进,而且这种推进基本上均匀的,逐渐填满了以前弯曲的海湾,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比较平滑的滩涂地貌,另外,这种以淤积泥沙为主的滩涂地貌,想要保持稳定,还与沿岸海洋水流方向有密切关系,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影响,江苏附近的海域处于二者合围的“半内海”区域,强度比较大的风浪较小,因此黄河、淮河携带下来的沉积泥沙,不容易因海水的冲刷而挟裹进大海,因此比较稳定,长期沉积下来之后就逐渐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