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方言有不少,中心城区就是萍乡话,最有味最难懂的,是曾经在央视一个节目里面,一位萍乡人跟主持人的对话里说的。咩些,这个最有趣了,意思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还真难说得清,大概意思是说人比较麻烦、难缠、名堂多,我就写写我们新疆人最常见的方言吧一沟尖—----就-是踢你一脚(新疆回族方言爱这么说)端直-------是走直线棒尖--------是凑合叶子麻---就是太逼蹭的意思逼蹭------就是话大的很的意思扎巴依-----(酒鬼)马达-----没有、没有问题羊缸子----妇女,媳妇、女孩巴郎(子)-----“巴”轻声,近“把”音;男孩、年轻小伙阿囊死给、囊死给-----“阿”轻声;骂人的话。
1、河北邯郸哪里的话最难懂?
邯郸语言最复杂,千奇百怪,有山西话,有山东话,有河南话,有普通话,还有混杂语音,邻省的语音在此混合参杂,又形成一种独立方言,因是四省交界,邻省邻县的语言影响特别大,一种方言,有的是一个县,有的是一个乡,有的是一个村,甚至一个村,村东与村西就有不同,一条河的两岸就有很大差别,说到邯郸市区,仔细辨析,语言微小差距更多,有唐山普通话,东北普通话,天津普通话,湖北普京话,四川普京话,还有邻省的普京话,邯郸普通话。
因邯郸不是一个地方城市,过去这里曾是钢铁,煤炭,纺织基地,五,六,七十年代从全国各地调来了不少外地人才,本身邯郸这个地方语言就很复杂,再加上这些外来人员,再加上邯郸有几个县,所属管辖地不断变更,一会山东,一会河北,一会河南,又一会河北,又是并大县,又是拆小县,游离不定,都没有自己的固定方言,都是泊来语系,邯郸唯独没有河北话,因河北地形狭长,是邻近省份的中间地带,所以没有自己的方言,
但邯郸与周边城市相比,它是座美丽漂亮的城市,成语之乡,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知识水平较高,其中,邯郸,广平,成安,永年都是美女之乡,到了邯郸处处是成语典故,步步有历史故事,到了这个地方,只要你去深入了解这个地方的由来,这里就有你听不完的历史故事。邯郸这个地方,因历史原因,从全国各地来的知识分子很多,所以,这座城市知识水平较高,并很有礼貌,坐公交大家都尊老爱幼,相互礼让,排队办事,加塞的很少,路上问路,无论老幼成年,还是窈窕淑女,对你都是热情解答,只要您走进邯郸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有很多亮眼美女,她们有北方人的高细身材,又有南方人的窈窕淑女温柔,待人非常热情,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2、哪儿的方言最难懂?
多年前读高中时学校住宿,和一位来自老家温州的同学关系处得较好。学校临近五角场,初冬的一个周日傍晚我返校到宿舍发现,他已到校在宿舍自己床上整理东西,但因为从家里走的时候疏忽,把要更换的一床厚棉被给拉家里了,于是他邀我陪他一起去跑一趟。因为班里只有他一个温州人,上海话他也不会说,日常和我们交流就都习惯用普通话,也因此我们很少能亲聆温州方言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乘坐55路公交沿着四平路去往他家,事实上也只是他和老妈租住在临近董家渡的家,据他说他老爸在温州当地行医;老妈在某个大型百货公司租了柜台卖衣服做生意。车子到站下车后,他带我又往前走了一小段路,顺手拐进了一条小胡同,因为是多年前的事了,记忆也有些模糊,加之夜里有点黑灯瞎火看不太清,反正是一条老旧、窄小逼仄的胡同,两边都是些破旧低矮的老式砖木结构房子,地上不知道是铺设的青石板路还是水泥路,走在路上有点硌脚。
我们在小胡同里走了没多久就到了一栋二层小屋前,他停下来敲门,就听见屋里传出一个女人问询的声音,同学就答应了一声,小门就从里面吱呀着被打开了,屋内昏暗灯光映照下,一个烫着卷发、打扮较为时髦的略显年轻的中年女人站在门口,那就是他老妈,同学用普通话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下,转而就用温州方言和老妈叽里呱啦地说起话来。
这是我第一次亲聆温州方言大段对话,根本就没听懂他们母子在说什么,他们的方言吐字发音艰涩拗口难懂,让人无法揣摩摸不着头脑,当时给我粗浅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像是在说日语,尽管那时我也并未学习过日语,但叽里呱啦完全有别于吴语系,我只能简单将之归结于抗日影视剧里从未能听懂的日语了。长大后又接触了些其他地方方言,比如粤语、闽南语、徽语、四川话等,就我所能接触到的几种方言里,个人还是觉得温州方言最为艰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