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则异军突起,据记载——清代共114位状元(包括2位满族状元),江苏占48位,其中扬州一市为18位当然,清代上海属于江苏管辖,加上现今上海87位两院院士,江苏院士人数是唯一超600位的省级单位。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院士也表现抢眼,共有21名新增院士,其中包括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1、南京大学有多少科学院院士?
截止2018年8月31日,南京大学共有院士4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1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1人,
2、浙江籍院士落后江苏越来越多,是因为经济原因还是底蕴氛围原因?
江浙一直是中国文化教育高地,江苏更胜一筹,浙江也很厉害山东人说句公道话,江苏文化教育一直领先浙江,但浙江文化教育也厉害到没有追赶者先上个图,目前国内院士总数排名前十五的省市——粗略算一下,表中约有2500位两院院士,而江苏、浙江两省接近900位,占比三分之一还多。而且,两省院士人数是第三名山东的3倍和2.5倍,国内基本没有追赶者,
天下文章出三江,一千多年来,江浙一直是国内文化教育高地,江苏更胜一筹,浙江也很厉害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因为北方战乱,魏晋开始经济重心南移,一直到南宋,"三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天下文章出"三江"(江苏、浙江及江西)后来,江西逐渐沦落,而江苏则异军突起,据记载——清代共114位状元(包括2位满族状元),江苏占48位,其中扬州一市为18位当然,清代上海属于江苏管辖,加上现今上海87位两院院士,江苏院士人数是唯一超600位的省级单位。
建国后,江苏籍学生大多"北征"山东考试就业我是山东人,居于鲁南,与苏北接壤,我们鲁南不少老教师是江苏人,都很有能力。其中一位熟识的老教师,目前已退休,我问他为什么到山东来考试就业,他说:"江苏升学竞争太激烈,所以投亲靠友到山东考学!"而这些老教师多是苏北人,苏南应该比苏北更发达。江苏文化教育水平之高,可见一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代之前,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名人多为北方人,
宋代之后,名人多为南方人,不想枚举。为什么?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南宋之后,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国家财税,仰仗东南江浙因为经济发达,所以重视教育。正是这一千多年的深厚底蕴,所以催生了大批名人,两院院士多也就成为必然,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因为经济发达,所以文化教育也开始兴盛。
3、是什么让江苏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人数上一骑绝尘呢?
可能文化 教育有关吧,我是安徽人,谢绝地域黑,我是在江苏读大学的,娶江苏老婆,上一份工作原因,我几乎跑遍了整个江苏,除了连云港没去过,江苏其他地级市都去过,江苏也算是半个家,我认识很多江苏同学,江苏人可能跟从小教育有关,除去个别,绝大部分待人很真诚,上次去张家港参加同学婚礼,行程酒店朋友全部安排的妥妥当当,真的挺感动的,因为历史人文,江南自古人文荟萃,而是江苏很重视教育,教育水平在全国那绝对是翘楚,这个值得学习,更值得我们安徽学习借鉴,我是很端正的角度去评价的,谢绝地域黑,希望江苏发展越来越好,安徽发展越来越好,
4、近期院士评选,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最多,是不是这几个省基础教育最发达?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也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我国院士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大类。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并且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个人才有可能成为院士,就在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当选院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