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这样一个隧道一通车就在西海岸看房的青岛人,尚且对西海岸发展产生了错误的预判和估计。按照青岛“三湾三城”的大规划,西海岸、城阳和传统青岛市区构成三足鼎立的局势,是必然的结果,到底是城阳还是西海岸请随意,根据个人情况来,但是不要对市内四区再有幻想了,如果为了办事方便,弄个小公寓足以。
这个问题就比较不好回答了。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分成东西区,占地面积非常广大,带来的问题就是各个不同区域发展非常的不均衡,即使在东西区各自片区内,价格相差的也非常大,最贵的像是名嘉汇,唐岛金湾,单价的报价都在3万多,逼近4万一平的价位上,而便宜的像是维多利亚湾,现在在售的7期,8期的房子还不到1万,胶南铁山西客站周边的绿地,金地等,单价也就7千左右,
2、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招才新政:八折购买或租赁人才公寓,你怎么看?
八折说实在的,真的不算优惠,了解那边房价的人就知道了,俩年前的价格得是5折以内,仅仅俩年,经济水平没变化,哪怕8折,也不算是优惠。想想现在的大城市挺悲哀的,吸引人用房子,衣食住行是基本生活保障,一个城市只能用个基本生存的东西来吸引人,难道没有别的拿得出手的东西吗?高薪工作有没有?高福利待遇有没有?低成本高质量教育有没有?有什么条件能让年轻人更有动力进行高新研究?都没有,只是一个房子,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能成为吸引人的东西,这是社会退步的标志,
3、青岛西海岸的房价还会上涨吗?
对于西海岸的房子,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短期(2-3年)受政策影响,上涨概率不大,或者微跌,长期来看,实际上被大大的低估,还应该翻倍甚至2-3倍以上的上涨。真正涨不动、跑不赢通胀的房子,要么在偏远郊区,要么就在青岛市内四区,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客,我都不建议购买青岛市内四区(老市南德式建筑群的文艺建筑、崂山海滨别墅、商铺这三者除外)的二手老房子,甚至对于老青岛,我的忠告是:趁着还有接盘侠,把市里那些老筒子楼,赶紧卖了,最快速度脱手。
然后换到城阳或者西海岸,到底是城阳还是西海岸请随意,根据个人情况来,但是不要对市内四区再有幻想了,如果为了办事方便,弄个小公寓足以。为什么?这种观点是不是太激进了?各位杠鲸是不是已经准备喷水了?不是,从理性角度讲,仔细分析以后会发现,这种观点,一点都不激进。作为青岛人,找个周末,逛一次台东,再逛一次积米崖,然后隔个一年半载,再逛一次台东,然后同一天再逛一次积米崖,基本上就懂了,
为什么这么说?但凡实地踩过点的,都会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那就是:逛积米崖的人,完全不比台东少!!更重要的是,逛台东的人和逛积米崖的人,年龄构成明显不一样。积米崖的客流明显要年轻很多,大爷大妈少见,而台东正好反过来,虽然年轻人也很多,但是人流中中老年人要更多,
作为我个人,同样常逛的菜市场,团岛早市和灵山卫大集,这种年轻化带来的冲击更加明显。团岛早市放眼望去,全是大爷大妈老头老太,而灵山卫大集,不乏大量20-30岁的小伙子,这个结论,是完全超出我认知,也完全没有想到的。毕竟2014年以前的积米崖还是一片泥滩地,什么都没有,2015年嘉年华澳乐购开业,2017年新城吾悦广场开业,人就这么多了,
这后面还眼瞅着永旺梦乐城要开业,澎湃岛要修酒吧海鲜一条街而台东步行街一带,众所周知,现在什么样,往后10年也就是这个样子了。作为我这样一个隧道一通车就在西海岸看房的青岛人,尚且对西海岸发展产生了错误的预判和估计,说实话,2015年的时候,我自己还有着“房子没人买”、“鬼城”、“把市区房子租出去以租养贷,这边人少父母养老度假好,房子多一套总比少一套强,哪怕多在西海岸”,“去城市阳台根本没人逛的海水浴场还能洗个惬意的海水澡”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