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武清区 > 天津市街道名称的由来,天津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天津市街道名称的由来,天津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03 15:02:15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天津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通常都是由中国各个省市的名称来命名的,少数有特殊文化的会有特殊名称。

天津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2,天津名字的由来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 播放出错,请 刷新 尝试

天津名字的由来

3,天津又有津门之称请问津门的来历和含义

据说就是天津是进入京城的之前先要通过的关口,所以由此称谓。并且,天津有保护着北京的作用,故也称天津卫
你好!天子渡口、京畿门户是也。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天津又有津门之称请问津门的来历和含义

4,天津的朋友来看看

因为天津市城区面积原本就很大街道就不少,原本就有一些以地区或县的名字做为街道名字的,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发展新建的道路很多,天津市的街道多以全国各地的地名做名,你所谓的大的地方的的名字早已用完了,只有寻找还没用过的地方的地名做街道的名字了,你看看天津市的地图就知道天津有多少街道了,再说泗阳也不算小了,呵呵

5,天津的街道为什么是以城市命名

这有什么奇怪的,中国的城市街道大多都是以其它城市命名的,不信你自己看地图吧。
特色~
全国都是这样的
全国各地几乎都是这样的,天津也有不按城市名字的道路呀!

6,天津的道路以各城市名命名

是的,就是那样的,天津道路是以全国各个城市命名的 但不会用省名来命名,比如河北路,不是根据河北省而来,而是因为"在海河的北边". 很多城市都是这样类似的命名,比如上海\台北也有许多城市命名的街道. 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比如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则是以自治区主要的城市和地名,来命名街道的。

7,贵阳所有街道名称的来历

贵阳名字的来历:三种说法,一是,贵阳的太阳升起来的晚或者出现的天数少所以就说太阳很贵,所以叫贵阳;二是。古代男人称阳,女人称阴。据说贵阳的男人很少,所以就叫贵阳; 当然前两种都不太确切,最后一种说的是贵阳附近有个山叫贵山,山分阳面和阴面,贵阳在山的阳面所以就叫贵阳。

8,天津的街道为什么很多都是以什么什么里命名的比如什么居华里啦百度

过去的老天津有许多胡同里巷,大部分胡同都是以某某里命名。随着大面积的平方拆改现已留存不多,而久居此地的老百姓以已习惯成自然,故很多地方在建成新楼后仍延用原名。即使后来一些新开发的新区也遵循此序,如王顶堤、天拖南、体院北、小海地、万新村等等许多都是用某某里命名。而近几年随着商品房的大量开发,各式各样听起来满时髦的小区名称比比皆是,有时近在咫尺确不知不晓。

9,天津市河东区的起源是什么

自我国元代天津出现“直沽寨”至今,河东区大直沽地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直沽历史上伴随漕运、南北贸易而出现、而发展。大直沽是南粮北运的终点,历史上曾给天津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产业的发展。它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元代初年在此兴建的天妃宫,不仅是天津最早的寺庙建筑,也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天妃庙宇,它是元朝规格最高、影响最大、受祭次数最多的天妃宫,被誉为“元代第一庙”与“开沽(直沽、天津)妈祖”,成为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10,地理答啦 为什么上海 青岛 天津的街道以全国各省市县名称命名

在看中国城市地图时,你会发现有些城市的街道是以全国各省市县的名称命名的,特别是在上海、青岛、天津这几个城市的老城区,这种街道命名特别集中,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近代以来,这些城市都曾经被西方列强侵占和殖民的历史,有“上青天”之称的上海、青岛、天津三大沿海工业城市更是列强侵略和奴役的重点对象。比如:抗战胜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区是各列强的租界;青岛曾于1898年至191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后来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在被帝国主义统治过程中,这些城市的地名都由外国人命名,比如上海的霞飞路、青岛的柏林路等等。我国政府收回这些城市的主权后,为了摆脱殖民烙印,彰显我国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便使用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取代原来的“洋路名”。 首先说上海 在抗战胜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区是各列强的租界,地名都按各自规则命名,主要是外国人的人名命名,如著名的“霞飞路”、“极司菲尔路”之类。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列强租界,那些带有殖民地色彩的道路名无疑要改掉,因此采用了以全国省市县地名命名全市道路名的方式。而且不同区域的道路命名是大致与这些市县在全国的位置是对应的,如东北部的杨浦区街道名大都以东北地名命名,西南部的长宁徐汇区街道名大都以西南地区地名命名。市中心区一些南北向道路则命名了各省的名称。少数街道是按原来固有地名命名的,如徐家汇路、杨树浦路、七浦路、肇嘉浜路等。还有就是今天豫园、文庙一带,中华路、人民路围合的部分是以前的上海县城,不属于租界范围,里面的道路命名都是有历史的如文庙路、尚文路、旧校场路等。还有部分道路是按当时国民政府要人名命名的,如淮海路1945年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为林森路,1950年被改为淮海路,纪念的是淮海战役的胜利。 建国后重新命名了一些道路,如人民路这种地名有很明显的时代标志。开发浦东时,大都以山东地名命名道路,主要一是山东在华东,二是原来命名的道路山东地名较少。 再说青岛 清朝末年,青岛地区在被德国占领之后,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以青岛第一批路名是德国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汉堡街”(今河南路)。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占领了青岛,于是青岛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贺町”(今广西路)、“万年町”(今江苏路)、“舞鹤町”(今太平路)、“静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青岛现在的命名体系是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之后形成的,于是就形成了以“江苏”、“湖南”、“北京”、“广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县名为一体的命名方式。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是以别称来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烟台”、“滋阳”即“兖州”、“兰山”就是“临沂”。 最后是天津 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就是它曾被迫开辟九国租界。租界沿海河两岸瓜分,海河西岸北起闸口街,南至小刘庄,依次为日、法、英、美、德租界;海河东岸北起狮子林大街,南至小孙庄,依次为奥、意、俄、比租界。而天津曾经的很多“洋路名”就形成于那段带有侵略性的特殊时期。比如英国租界区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命名中街(今解放北路,营口道至开封道),法国租界区以官职命名的杜总领事路(今和平路,锦州道至营口道)等。1945年日本投降后,取消了日伪政府时期和各国租界时期遗留下来的带侵华色彩和殖民色彩的路名、地名,对海河西岸的原日法租界和英德租界,按照中国版图的大体走向,按南北向为“路”,以省名命名;东西向为“道”,以市县名命名的规则统一命名。这次大规模地重新命名,在日、法、英、德租界以墙子河一线为横线,墙子河以北道路的路名主要为北方地名,墙子河以南道路的路名主要为南方地名(但洛阳道、郑州道为例外),纵穿墙子河的道路(如河北路、山西路、河北路等)例外。熟悉中国版图各省市方位的人,基本可以找到以这些省市道路名在天津的对应的位置。例如对原法租界河日租界的道路重新命名,南北向的包括黑龙江路、吉林路、辽宁路、山东路、山西路、河北路、河南路等,东西向的包括哈尔滨道、长春道、四平道、沈阳道、鞍山道、赤峰道、承德道等,都是东北或华北地区的省市地名。再如对原德租界的道路重新命名,如江苏路、江西路、福建路、台湾路、广东路;徐州道、蚌埠道、徽州道、绍兴道、苏州道、宁波道琼州道等,都是华东或华南地区的省市地名。

11,天津北辰区白庙名称的由来

清朝时在原地有一座寺庙,名曰白马寺,俗称:白庙,沿用至今
公交线路:610路下行(双街村-唐山道) 全程票价(元):1.50;起点站首末车时间:5:30-20:20:终点站首末车时间:6:20-21:30;所属公司:天津市公共交通一公司;610路下行(双街村-唐山道)的途径公交站点:双街村 - 双街新家园 - 九十二中 - 线材厂 - 砖瓦厂(京津公路) - 引河桥 - 化工大楼 - 泰莱道 - 北辰医院 - 北仓 - 北仓礼堂 - 马庄 - 家乐北辰店 - 天穆 - 柳滩 - 白庙 - 榆关道 - 南口路 - 新开桥 - 四马路 - 辰纬路 - 黄纬路 - 金钢桥 - 东北角 - 东南角 - 南市 - 百货大楼 - 荣业大街 - 蓉芳里 - 万全道 - 滨江商厦 - 崇仁里 - 唐山道(下车站) - 唐山道 (共34站)从双街新家园出发, 坐 610路下行 ,在 荣业大街 下车, 步行至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具体见图:

12,天津地名由来

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八里带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孙.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带,迤西有防水堤衍称王顶堤.八里台是八里带亲王属地之通称,并不指特定之楼台,亦无距何处为八里之量化概念.杨文中说明六里台与七里台均未得出处,想是近代人以自八里台计算里程数推想得出.以上论据比较可信.天津六里台地名出现于解放前,当时为一片荒地,处于海光寺与八里台之间,人烟稀少,当时仅有一个中日中学建于该处,以学习日语为主由日本军方赞助,授课教师有沈兼士、周作人……等,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校停办,校址移交于南开大学北院.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将该校转拨于天津大学土建系,两年后转给天津市工农速成中学,现在是天津师范大学北院,当时八路公共汽车即由东站开通至六里台终点站.这是在天津地图上首次出现六里台地名,其来源估计是按距八里台约1公里而臆测得出,并没有台的依据.天津市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无此定名,但人们都断想在八里台与六里台之间理应还有一个七里台点缀其间.1952年天津三大学(北洋大学、南开大学、津沽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其中将调整后的北洋大学(已更名为天津大学)将由西沽北洋大学旧址迁至七里台现址.当时该地址有土地1500余亩,水坑数百亩,废体育场一座,财政局旧仓库一座、交通部电台一座、校区东邻卫津河与卫津路,当时为弹石路,东校门卫津河上有旧木桥一座名南国桥.建筑工程于1952年5月开工,大批砖、灰、砂、石源源运到工地.由于场地陌生,运输工人每每不得其门而入,有的运至南开大学,有的运到六里台寻址找收料人,进料较混乱.当时作者任建校总工程师,杜齐礼教授任工程组副组长,郭冰同志任材料组长,经三人商议便在校东门木桥处立上大木牌一个,上书"天津三大学七里台工地",从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余人,运料工人及大车、汽车等都日日出入校门,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随之不胫而走.
清代乾隆初年,从渐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词(通俗诗),诗中说:“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乐二年,公元1404)给起的名字。当时不是作为地名,而是作为军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卫。
文章TAG:天津市街道名称的由来天津天津市街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