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的姬水河畔是黄帝成长的地方,而黄帝陵是黄帝寿寝正终的地方,黄帝是生于新郑甍于西安。轩辕之丘作为黄帝故里,史书有记载,最早记述黄帝的是战国《世本》“三月三”到底是黄帝的出生日,还是他的登基日,或是黄帝的其它什么日子,后来炎帝最后一代与新郑有熊氏的黄帝作战失败,只好称臣,被黄帝封疆于现在洛阳—带。
1、关于黄帝是陕西的还是河南的,你有什么看法?
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他到底葬在哪里,华人应该到哪里去祭拜他?有人会说到黄帝陵,但中国有五座黄帝陵,哪座才是真的?目前没有专家能给出准确答案,到底在哪呢?不急,先看看中国五大黄帝陵。一、陕西桥山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号称“天下第一陵”、“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
”人们认为,此桥山便是葬黄帝之处,古称“桥陵”,历代帝王和名人都在此祭祀黄帝,这里的“黄帝手植柏”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但据考证,此处并非黄帝真冢,而是衣冠冢,二、甘肃庆阳正宁黄帝陵。位于甘肃省正宁县子午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罗川县即今正宁县,
正宁人认为,子午山就是《史记》中说的桥山,故在此立黄帝冢。三、北京平谷黄帝陵,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山东庄村西庙山上。山上有大冢,世传为轩辕黄帝陵,俗称轩辕台,《大明一统志》载:“渔子山,在平谷县东北一十里,上有大冢,云轩辕黄帝陵也。唐陈子昂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疑即为此山,下有轩辕庙,四、河北涿鹿黄帝陵。
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温泉屯乡以南,小矾山村以北,其东南10公里处有“轩辕之丘”,五、河南荆山黄帝陵。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的黄帝铸鼎塬上,《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水经注》等均记载此处为轩辕黄帝铸鼎与登仙处,成语“龙去鼎湖”发生地,当地的山名、地名、湖名的传说,都与黄帝有关,人们依据传说和史书记载,将此处确定为黄帝陵。
因为史书记载黄帝在此处登仙,这里即使是黄帝陵,也是遗物冢,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造成后世关于黄帝陵错位的根源在于明代。当时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朕兴百神之祀”的旨意下,派大臣查访先代陵寝,在中部县北小山脚下发现轩辕小庙(其实是元代一寺院的保生宫)所以说黄帝陵是仅供后世瞻仰的精神象征,不存在什么真的假的之说!更别说什么正统之说!再说黄帝故里,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历史上最早记述黄帝居轩辕丘的是战国《世本》,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产青阳及昌意,”汉代戴德《大戴礼记·帝系》、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从此说:“黄帝居轩辕之丘。”但轩辕丘在何地,史书记载不明,到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明了轩辕丘的地望,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说轩辕丘在有熊国,即今河南新郑县。其后,宋代罗泌《路史》、张君房《云笈七签》、刘恕《通鉴外纪》和无名氏之作《轩辕黄帝传》等皆从其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古代很多史书将“居”作“生”,战国《世本》、汉《史记·五帝本纪》等说:“黄帝居轩辕之丘。”实为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常居地,到了明代,《大明一统志》说:“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许多史学家都确认黄帝生于新郑县的轩辕丘,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陆应阳的《广舆记》是一部全性的地理志,说:“轩辕丘新郑,黄帝生于此故名,”将“轩辕丘”说成是“新郑”,成了“新郑”的别名;大史学家王世贞的《御批纲鉴会纂》关于黄帝的出生地记述更为详细明确,说:“黄帝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
2、河南省宣称的黄帝故里祭拜,有什么史书文献记载可以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