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河西区 > 青花瓷的由来,青花瓷起源于哪个朝代

青花瓷的由来,青花瓷起源于哪个朝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6 21:33:07 编辑:天津本地生活 手机版

1,青花瓷起源于哪个朝代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青花瓷起源于哪个朝代

2,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花瓷它起源于那个朝代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花瓷它起源于那个朝代

3,青花瓷的来历

当年一首温柔婉转的《青花瓷》唱遍大江南北,多少人由此爱上青花瓷那含蓄内敛的美。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青花瓷的历史悠久,点缀了人们的生活已经长达千余年,甚而,它更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青花瓷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欣赏青花瓷幽幽暗香的美。青花瓷的由来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元代在景德镇成熟发展。明代诗人周晋的一首《咏瓷花》词:“如轻云宿墨,似春葓泛幽;甚可夸,浮梁瓷器白无瑕,巧借蓝色写青花。”青花属釉下彩,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坯体上绘画后罩以透明釉,在1320度高温一次烧成。青花可分青釉青花、本釉青花和白釉青花。元明清三代数朝的官、民窑青花瓷各具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青花瓷是明清瓷器生产的主流,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官窑和民窑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明初青花瓷还带有元代粗犷豪放的遗风,色泽偏暗。永乐、宣德两朝是明代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两朝青花瓷典雅秀丽,色泽浓艳幽深,呈色如宝石蓝般鲜艳。自成化开始,青花瓷变得精巧轻盈,色泽淡雅稳定,赢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在规模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数量远远超出了明初洪武至正德时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发色浓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末由于局势动荡,青花瓷的生产也每况愈下,官窑传世品很少见,多是制作粗率的民窑产品。清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期,以康熙青花最为卓越。康熙青花质量上乘,呈色翠蓝,浓淡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的美誉。雍正青花以质地优良、细巧精致而著称,呈色艳丽,但不如康熙时的丰富。乾隆青花以正蓝为主,色泽明艳稳定,无晕散现象。因粉彩瓷的逐渐增加,青花瓷自乾隆后期慢慢衰退了。道光时曾一度复兴,但主要是仿康熙青花瓷,青花呈色浮躁,釉面疏松。青花瓷的寓意青花瓷在中国是最优良的瓷器之一,也就是良瓷,良瓷在汉语当中的发声和“良知”相近,听一听自己敲出来的青花瓷的声音,意思是入行以后,要时刻不忘记听听自己的良知是否还在。

青花瓷的来历

4,青花瓷最早的出处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5,青花瓷来历

青花瓷的由来: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元代在景德镇成熟发展。明代诗人周晋的一首《咏瓷花》词:“如轻云宿墨,似春葓泛幽;甚可夸,浮梁瓷器白无瑕,巧借蓝色写青花。”青花属釉下彩,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坯体上绘画后罩以透明釉,在1320度高温一次烧成。青花可分青釉青花、本釉青花和白釉青花。元明清三代数朝的官、民窑青花瓷各具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青花瓷是明清瓷器生产的主流,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官窑和民窑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明初青花瓷还带有元代粗犷豪放的遗风,色泽偏暗。永乐、宣德两朝是明代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两朝青花瓷典雅秀丽,色泽浓艳幽深,呈色如宝石蓝般鲜艳。自成化开始,青花瓷变得精巧轻盈,色泽淡雅稳定,赢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在规模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数量远远超出了明初洪武至正德时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发色浓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末由于局势动荡,青花瓷的生产也每况愈下,官窑传世品很少见,多是制作粗率的民窑产品。清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期,以康熙青花最为卓越。康熙青花质量上乘,呈色翠蓝,浓淡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的美誉。雍正青花以质地优良、细巧精致而著称,呈色艳丽,但不如康熙时的丰富。乾隆青花以正蓝为主,色泽明艳稳定,无晕散现象。因粉彩瓷的逐渐增加,青花瓷自乾隆后期慢慢衰退了。道光时曾一度复兴,但主要是仿康熙青花瓷,青花呈色浮躁,釉面疏松。青花瓷的寓意青花瓷在中国是最优良的瓷器之一,也就是良瓷,良瓷在汉语当中的发声和“良知”相近,听一听自己敲出来的青花瓷的声音,意思是入行以后,要时刻不忘记听听自己的良知是否还在。

6,青花瓷到底源于何时

元代中期
(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元代的景德镇

7,青花瓷起源于朝代

关于青花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起源于唐代,有人认为起源于元代,还有人认为青花是外来品种。一、认为青花起源于唐代的:唐代湖南的长沙窑已经出现了釉褐彩、釉下褐绿两彩等釉下彩工艺。钴料在唐代也已有使用,特别是在唐三彩中钴料的使用相当大量与普遍。当然靑花必须是两个条件的结合与同时具备。1975年江苏扬州曾出土一件釉下钻蓝彩的唐代瓷枕残片(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扬州唐城遗址一九七五年考古工作简报》,《文物》1977年第9期》。冯先铭先生在发表于《文物》1980年第4期上的《有关青花瓷器起源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到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1948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的唐白釉蓝彩三足蝮。器肩部用蓝彩绘等距四条横线,横线之间各有四个蓝彩点,器口也有四个蓝彩点,与肩部四点垂直相对。另1972年陕西省乾县唐鳞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过一件白釉蓝彩罐。由于以上这些材料的证明,人们便有理由认为青花起源于唐代。浙江龙泉县金沙塔塔基和绍兴县1970年秋在环翠塔塔基两处出土的宋代青花瓷片又为靑花唐代起源说提供了时间接续上的证明。二、 持元代起源说的:认为唐代起源说理由和材料都不够充分与确凿。他们认为扬州出土的唐代瓷枕片,从花纹风格看很难让人相信是中国自己生产的青花瓷器。另外,浙江绍兴环翠塔塔基出土的瓷片年代很不可靠,没有充分的说服力。从唐到元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弥补材料实在勉强。如此种种,唐代起源说也就显得苍白。这一派认为,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蒙古族人民性情豪放,喜欢豪饮,自然需要大的盛酒器。而且,蒙古族很崇尚蓝色与白色,于是青花这种蓝扫花的大型瓷器就应运而生了——青花器之所以能造得比较大是因为它的胎骨采用了磁石加髙岭土的二元配方法。这种二元配方法制作的胎骨不容易变形,所以能造大器具。三、也有人认为靑花根本是外来品种的:因为它的装饰布局、装饰风格与中国陶瓷的传统装饰习惯很不一样。它的多层次装饰及纹样跳丽的职动流转更接近波斯风格。虽然中国也喜用线条,伹中国的线条更浮华俏丽。四、关于青花的起源,就现有资料来看,中国钻土矿藏主要在云南、江西、浙江三地。如果唐三彩用的是国产钴料,那么三彩理应由距钴矿较近的窑址生产才是。如此,到今天也理应在南方,特别是钴矿近地发现三彩窑址及相应数量的三彩出上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中国境内三彩主要出土在古长安、洛阳等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南方也仅是扬州这一离钴矿并非最近但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唐代所用的钻蓝料多应为进口料。当时中国国内的三大钴矿大约还未被发现。至少有什么原因使得没有被开采来用于陶瓷装饰。

8,青花瓷的历史

花瓷是应用 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清代龚 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9,青花瓷的由来

  如你所愿  青花瓷的传说  传说(一)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传说(二)  【传说】  有一个关于天青花瓷的传说:一个美丽的女子将自己的灵魂和祈祷烧制在瓷器上,等待着能有一天和痴恋着却不幸逝去的心上男子再次相遇。  【天青】  群山深处的有一个镇子,叫做青花镇。这个镇子背后的山格外青翠巍峨,冬天里除了山顶有帽子一般的雪顶,山体别的部分依然都是绿色的。山上的溪流潺潺,多少年来就那么流着,和山一起,呆在这个永远不会动摇的栖息之地。  这里有一种特别的粘土,镇子里的老人们都说,没有这个粘土就没有这个青花镇。只有青花镇挖出来的土烧制的瓷器釉质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翠,呈色稳定,四方的人都来镇上购买这里的瓷器。这镇上众多的作坊里,又数山脚下、镇子最边上的周家作坊最有名,谁能买到,那就是最好的女儿陪嫁之物,而周家镇窑之宝莫非是那一窑传奇的天青花瓷了。女子要是能得到一件,摆在内闱,据说能长久得到男子的珍爱和呵护,无论丈夫走多远,心里只有她一人。  传说,在这年冬天,周家作坊里,一直在等着制作一窑天青色的上瓷。这种瓷在炉里烧出来,出炉的那一瞬间必须是烟雨天,上在釉上的颜色对炉火的温度要求非常高。这一年很久没有下雨了,可偏偏是这一天突然烟雨朦胧,天低低欲坠。  周家二太太怀胎十月,在傍晚烟雨骤起的时候同时动了胎气,顺利诞下一名女婴。巧的是,在这个女婴降生的一瞬间,这炉窑的炉火很奇妙地冒出了七彩光华,出炉之后,大家都惊呆了——烧出了镇子里百岁老人都没有见过的稀有绝品的天青雨瓷来!已经将近50载的周老先生得此好瓷和女儿,真是眉眼都挂不住喜。细看那女孩,生得如同白瓷一样精致皮肉,眉目竟如瓷花般夺目清晰。  所以,周老爷虽然得的是个女儿,但是也整整张灯结彩了七日;而烧出来的天青瓷,也是全镇人的喜事,大家都对这个给人们带来好运的女孩珍爱不已。最后,周老爷亲自给她取名:天青。  【公子】  天青一天一天长大,越来越美,和那瓷上的仕女是一个样子,甚至更美。但是就是一点,小天青怎么也不肯开口说话,这一点真是急坏了周家上下。好在孩子健康,没有其他毛病,周老爷也只有慢慢想法子了。  到了一年一次外客来访的集市。这一天,会有很多客商从四面八方汇集在青花镇,挑选镇子上这一年最好的货品。这次集市开市的时候,也是天青满十四岁的日子,周老爷在镇头的城墙上贴了告示,谁能治好天青的失语症,就把那窑天青瓷全部赠与,这可是价值连城啊。  城外一名青年公子,摇着靛蓝撒金的一柄扇子,和一名童儿一名脚夫来了。看上去不像是一般的商人,衣裳洁白飘逸,眉宇间都是一股英气。他看了看城墙上的告示,拿扇子挑了告示卷在手上就直奔周家而去。  在周家客堂,这位公子长长一个揖作下去,周老先生欢喜不尽,心想女儿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治病的人还是如此潇洒风流的人物。周老先生扶起公子,问道:公子何处来?姓甚名谁啊?那公子恭敬的微一颔首:晚辈姓周名杰伦,单字一个董,来自遥远的海中流求岛,有海中人鱼歌喉熬制的药丸,定能使小姐莺喉婉转。周老先生说:若公子能治好小女,那窑瓷定是公子所有,绝无戏言。公子笑着摆手:前辈,晚辈并不贪图那稀有之瓷,却只想若能得小姐为妻子,今生别无他求!  周老先生一咬牙,也好!老夫应允你!  【诺言】  是夜,周公子吩咐所有人不得进小姐房,只能他一人进房疗疾。周老爷虽然心中不快,觉得不妥,但是心想若治好了,小女便是他的妻子,这个人看上也是个君子,万般无奈但也只有答应。  长夜漫漫,在鸡叫洪亮的时候,天边终于出现了鱼肚白,周老爷一家没有一个人合眼,眼睁睁看着天青的房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院子的时候,房门“咦哑”一声开了,周公子略有些疲惫但是精神神采奕奕先出门来,向着门里伸出一条手臂来,门内缓缓走出美若天仙含羞答答的天青,把玉手往周公子臂上一搭,款款走了出来。  周老爷和周妇人连忙上前,却见那天青姑娘一声娇唤:爹爹、母亲~!便哭倒在二老怀中。这是天青第一声唤爹娘,全家上下都鼓舞欢欣。周公子在傍扶起天青,也拜倒:岳父岳母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这下,周老爷却舍不得了。他才舍不得掌上明珠远渡重洋,去那叫做流求的小岛。于是他心中想拖延这婚事,对公子说:杰伦啊,我家小女已经许于你,但是按照规矩,你必须在明年小女年满十五岁的时候,带着你父母的聘书以及聘礼才能将她迎娶。  周公子凝视着天青,天青也看着公子。两人无言,心中默念佳期明年,心中诺言暗传。  【诀别】  这青花镇山中有个老道,是周老爷的朋友,在周公子准备走的这一日正好上门拜访。那老道与出门的公子撞个满怀,定眼看时,心中一惊。他把周老爷拉在暗处窃窃道:周老先生这可是要接门妖亲啊~!原来,那公子本是流求岛上千年修炼的一只蓝丝青鸟,化作人形,难怪他能给天青疗疾,起码用了他五百年的功力。周老先生急了:仙人救我小女!那道人说:这青鸟精说来也不害人,在鸟精中也是有名的痴情种……周老先生斩钉截铁的说:断然不可!人妖殊途,况且小女远去重洋,怎能放心!道人说:老先生,这也不难,你看见周公子那柄那柄靛蓝撒金折扇了么?那就是这青鸟的翅膀,你若暗中留下这柄扇子,这鸟已经耗尽五百年的功力,是飞不过这海峡便会葬身海底的。  周老先生暗中想办法把公子的那柄扇子丢进了瓷窑里烧得一干二净,公子只顾得和天青私语,恋恋不舍,走时浑然不觉,随行小童不断唤到:公子,该走了,公子,该走了。  周公子一走,天青是天天痴等,目光从来没有从远方收回来过。但是,数月之后,却从海边有消息传来,说是公子返家的船在海浪中覆没。  那也正是一个烟雨欲来的傍晚,天青姑娘脏腹如同有火在烧,她裹胁着一阵烟火之风,纵身跳入了一炉正在燃烧的瓷窑!七彩的火苗腾起,烟火中幻化出一股鸟儿般的青烟向海边的方向飘去。空中陡然响起许多婉转的鸟鸣,那鸟鸣细听来似乎是一首凄婉的曲子,和那青烟缠绕不尽,久久不散。这炉窑出来的瓷,每一个上面都有一只青鸟深深嵌在天青色的瓷胎上,若隐若现。  【后记】  只有周公子那随同的小童没有葬身海底,他虽然是一只幼小的青鸟,但好在翅膀并没有被偷走,千辛万苦中飞回了流求。他在心中默默感念着周公子和那天青这一场奇恋。在他修炼千年圆满那天,正好是公元2007年,他化作一个人,入得尘世,做了一个歌唱艺人,他把这一段千年前目睹的爱情,写了一首传唱甚广的歌谣:《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10,青花瓷起源于那个朝代

青花是中国瓷器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工艺手法,原始青花于唐宋已见端倪,元代景德镇湖田窑出现成熟青花。今以景德镇出产的最为著名。历史上带有穆斯林风格花纹的瓷器称为“回青”,属于外销瓷。 青 青花瓷 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
明代
前几年,周杰伦唱出来的
唐朝
最早的青花瓷出现于唐宋,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朝以后,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唐代。

11,青花瓷的由来

青花瓷目录[隐藏]【瓷器】青花瓷一、概述二、青料三、款识四、特点【歌曲】青花瓷一、歌词解释二、歌词修辞三、歌曲评论四、另种解释五、歌词的“内伤”【小说】青花瓷 【瓷器】青花瓷一、概述二、青料三、款识四、特点【歌曲】青花瓷一、歌词解释二、歌词修辞三、歌曲评论四、另种解释五、歌词的“内伤”【小说】青花瓷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图罐[编辑本段]【瓷器】青花瓷 [编辑本段]一、概述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编辑本段]二、青料 (一)苏麻离青 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编辑本段]三、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编辑本段]四、特点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相关链接:明永乐青花瓷、明宣德青花瓷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总的说来,此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底足修削不细腻,有敦厚感;多见浅宽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现象,有的见火石红。正统时的瓶、罐器口为直颈形,与宣德器一致;天顺时的则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阔形,与成化时相近。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的修长。纹饰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面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相关链接:明正统青花瓷、明景泰青花瓷、明天顺青花瓷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较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仅用弦纹装饰;龙多为夔龙,鼻子长长的像象鼻;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的纹饰多见。胎质细腻洁白,釉极细润有玉质感,但稍微发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炉。款识除“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等。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和,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 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晕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与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书款,个别用“造”字。 相关链接:明成化青花瓷、明弘治青花瓷、明正德青花瓷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八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圆下方式葫芦瓶等异型器多见。朝珠盒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稳定、纯正,蓝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厉害)。纹饰与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年造”两种,不见“制”款;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纹饰除传统的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多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款识多见“大明万历年造”,也有“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造”;多伪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 相关链接:明嘉靖青花瓷、明隆庆青花瓷、明万历青花瓷 6、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天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相关链接:明天启青花瓷、明崇祯青花瓷 7、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相关链接:清顺治青花瓷 8、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相关链接:清康熙青花瓷 9、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相关链接:清雍正青花瓷、清乾隆青花瓷 10、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相关链接:清嘉庆青花瓷、清道光青花瓷、清咸丰青花瓷、清同治青花瓷 11、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相关链接:清光绪青花瓷 12、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相关链接:清宣统青花瓷[

12,青花瓷的传说

这就是青花瓷的传说: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13,青花瓷的由来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云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逆战 演唱:张杰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场上 暴风少年登场 在战胜烈火重重的咆哮声 喧闹整个世界 硝烟狂飞的讯号 机甲时代正来到 热血逆流而上 战车在发烫 勇士也势不可挡 come on逆战 逆战来也 王牌要狂野 闯荡宇宙摆平世界 Oh 逆战 逆战狂野 王牌要发泄 战斗是我们倔强起点 我要操控我的权势 张扬我的声势 看这场龙战在野 这战场千百热血战士 一路向前飞驰 捍卫世界的勇士 Fighting 再一决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场上 暴风少年登场 在战胜烈火重重的咆哮声 喧闹整个世界 硝烟狂飞的讯号 机甲时代正来到 热血逆流而上 战车在发烫 勇士也势不可挡 come on逆战 逆战来也 王牌要狂野 闯荡宇宙摆平世界 Oh 逆战 逆战狂野 王牌要发泄 战斗是我们倔强起点 我要操控我的权势 张扬我的声势 看这场龙战在野 这战场千百热血战士 一路向前飞驰 捍卫世界的勇士 Fighting 再一决 兄弟一场 未来继续顽强 看着战火飘摇 瓦解对手力量 熊熊气势再出发 逆战 逆战来也 王牌要狂野 闯荡宇宙摆平世界 Oh 逆战 逆战狂野 王牌要发泄 战斗是我们倔强起点 我要操控我的权势 张扬我的声势 看这场龙战在野 这战场千百热血战士 一路向前飞驰 捍卫世界的勇士 Fighting 再一决
文章TAG:青花瓷的由来青花瓷由来青花

最近更新

  • 励志早安语,关于早上好的励志短语

    关于早上好的励志短语1.早安朋友,请接受我的祝福:让微笑爬上脸庞,让快乐充满心房,让好运陪在身旁,让成功依偎胸膛,让友情在你心中珍藏。2.一双手,把人生的风雨撑起;一颗心,把情感的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头发掉吃什么,掉头发吃什么食物好

    掉头发吃什么食物好最好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花生,松仁,莲子等。可用阿胶黄精丸治疗,并保持愉快心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脂过高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治你的脱发大有裨益.可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孕妇吃肉能放料酒吗

    孕妇吃肉能放料酒吗大多数孕妇在怀孕期间很注意日常饮食,但也存在着很多的疑惑。大多数孕妇胃口不好,喜欢吃辣的和酸的,甚至还有孕妇喜欢吃凉拌菜。那么,孕妇能不能吃料酒做的菜呢?孕妇能吃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天津市公安医院到河海花园,河海花园算高端吗

    河海花园算高端吗算。通过查询天津市河海花园官网得知,河海花园小区以小户型为主,属于高端小区。天津市河海花园小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北开大街,是由天津城开置业有限公司规划、开发的高端小区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天津市农村六步决策法规定,求天津农村选举法

    求天津农村选举法那是《村民委员会自治法》。天津没有权力制定法律,只能制定法规。{0}2,天津市非转农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脑子没问题吧,就算能转了,成了农业户口,以后怎么找工作呀,大学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天津市大毕庄镇党委书记,大毕庄镇的介绍

    大毕庄镇的介绍大毕庄镇位于东丽区西北部,地处城乡结合部。东、南两面与华明街道相连,北隔新开河、金钟河与北辰区为邻,西与河北区接壤。街域面积45.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至2007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村上春树语录,村上春树的经典语录

    村上春树的经典语录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神的孩子全跳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

  • 天津市津艺园重工,想知道 太原市大学城艺考园区 在哪

    想知道太原市大学城艺考园区在哪大学城艺考园区坐落在新建成的大学城{0}2,比较offer中材装备集团和西青区开发总公司同在天津求比较你自己参考。财务主管/总帐主管|6000-800 ......

    河西区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