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计生站已经改革,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整合到乡镇卫生院,和妇幼站实行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随着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乡镇也会在2019年3月左右共同改革,计生单位就会彻底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乡镇卫生机构改革,一分为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保留在乡镇政府,依旧为事业机构;计生技术服务中心整合到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专业技术人员等一起划转,与妇幼保健职能整合,在乡镇卫生院挂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1、事业单位改革乡镇计生协会怎么改?
计生协会是计划生育时代的特殊产物。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贯彻落实计生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规章制度,动员和组织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宣传计生政策等,作为群团性组织,接受计生委管辖,机构性质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家已经放开二孩,有消息显示,今年两会后,全国将全面放开生育,计生部门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018年两会后,中央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计生委被撤销,只保留人口健康管理职责作为一个处室划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
省市县参照改革,相应撤销了计生委及其二层机构,包括计生协会,其人员按照编制性质由当地政府平行分流安置,行政到行政,事业到事业,不会混编混岗。乡镇计生站(办)和计生协会也不例外,肯定会撤销,人员并入其他事业站所或综合服务中心安置,从事其他工作,乡镇对应卫生健康委的人口健康管理职能则由乡镇卫生院承担,不再单设机构对应。
2、乡镇事业编怎么改革?
乡镇事业编主要集中在七站八所,现在叫各类服务中心,在乡镇,受编制限制,公务员只是少数,且主要担任领导职务,因此干活的绝大部分是事业编制人员。这一机构特性和现实条件决定了乡镇机构改革事业编不会有太大变化,最多无非换个牌子换个岗位继续干革命而已,第一,乡镇事业编一般不会下岗,丢失身份。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乡镇的各类站所可能会根据职能需要进行必要的撤并整合,人员随职能划转分流安置,继续保持身份待遇不变,不会出现被剥离编制的情况,
比如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编制,按照分类改革要求,原则上要求剥离事业编制转为企业人员,但在乡镇能干活的人本来就不多,受制于人少事多,即便有自收自支性质的编制人员,一般也不会清除,顶多是在机构撤销后转到其他岗位安置。自收自支性质的编制人员都不会丢失身份,其他全额、差额人员地位自然更加稳固,第二,乡镇事业编基本上不可能转公务员。
有的乡镇事业编特别是参公性质人员,冀望通过机构改革转换身份变为公务员,可以肯定的是,这基本上不可能。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机构改革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限额管理原则,行政编制原则上不增加,没有编制,想转业没用;二是从事业编转行政编,要么通过调任,要么通过选举担任乡镇副职,否则根本转不了,而无论哪种选择,都不是易事,没有一定的能量根本做不到,
3、河南省乡镇机构2005年改革后的事业管理岗以后能参公吗?
河南省乡镇机构事业管理岗一般包括在“七站八所”内,例如文化站、农技站、林业站、计生站、国土所、财政所、客运站等等,他们承担着乡镇政府大量民生类工作,是乡镇政府主要办事机构,其人员编制大多属于事业管理岗,有些身份又属于上级部门垂直管理,相对本级乡镇政府公务员行政岗来讲,工资、社保、福利、政治待遇等方面都比较差,但工作压力、强度不容小视。
按照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办法,若自身属于行政执法类工作,在机构改革后,有可能通过考试,转入行政编;若自身属于公益一类事业管理岗,在机构改革后,也有可能通过考试,转入参公事业岗,这按照《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参公公务员与行政编制公务员,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互调,工资待遇等方面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方法,当你在事业管理岗岗位上,有一定的年限,获得一定的职称,可以直接转入行政公务员,但这种机会目前来讲,越来越少了,
4、机构改革中镇“七站八所”怎么改?
我们这边乡镇根据各地情况设置不同县直管单位:市场管理所,司法所,畜牧站,食药监,森林公安,乡镇法庭,林场。其中司法和食药监参公,法庭和森林公安行政,镇直单位: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四所合一,事业),农业服务中心(和推广站一个编制本,但是推广站为县镇双重领导)整合了农机站和水利站以及企业站,林业站、旅游站、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财政所(参公)、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