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和平区 > 2003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人大经济论坛,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依存度

2003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人大经济论坛,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依存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3 05:53:52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依存度

2002年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60.2%,2004年外贸依存度超过70%。中国统计年鉴上面有

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依存度

2,阿塞拜疆是石油净出口国吗

应该不是吧。
2008年BP统计年鉴数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产量. 282 301 311 313 315 452 654 868 需求 123 81 74 86 92 108 99 93 单位:千桶/日阿塞拜疆是石油净出口国

阿塞拜疆是石油净出口国吗

3,天津区县10年内 GDP 如何查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B4%A5%E5%B8%82%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 http://www.stats-tj.gov.cn/index.html
天津区县区县统计网,天津市统计年鉴

天津区县10年内 GDP 如何查询

4,中国结婚后没离婚的多还是离婚的多

据2003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02年北京市的离婚总数为38756对,当年户籍人口为1136.3万,粗离婚率达到6.82‰;当年的结婚对数为76136对,由此计算离结率高达50.90%。也就是说,这一年平均每天不到两对夫妻结婚就有一对夫妻离婚,北京市的离婚率已经成为全国最高。 这是07年的 最新的查不到 中国目前的离婚率(从20年前的0.7%,到现在的5%)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就是北京约39%, 上海38% 深圳特区36.25% 广州了,35% 厦门34.9%
没人知道,按道理说是幸福的多
呵呵,当然是没有离婚的多了,都离婚了,没人管的孩子就满街走了
離婚的少!
当然是没有离婚的多啊

5,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你好!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是: 1、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具体赔偿数额根据责任、伤害程度(需鉴定确认)、保险情况和个人、各地具体情况不同等而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律师!   ——供参考。满意请采纳。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关于印发2010年度 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通知 各分局交巡警支队,各区县(自治县)交巡警支(大)队: 现将2009年度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公布如下,请在处理2010年5月1日零时至2012年4月30日二十四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参照执行。 一、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4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621元 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2144元 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 3142元 三、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30963元 以上数据取自《200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0年3月26日公布),最终数据以《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为准。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交通巡逻 2010年度 交通事故 赔偿标准 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办公室 2010年4月30日印发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交通事故受理单位):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车牌号:联系电话:现住址:于年月日在(什么地点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现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请求事项:1、请求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2、可以给予对方的治疗、医疗费。3、其他合理的相关费用。4、因肇事方生活困难,以无力赔偿对方的过高的损失,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解。望(交通管理部门名称)依法予以调解。申请人:年月日你可以把你的情况向交警说明,同时你应该知道(让对方也知道)提起诉讼是花时间和金钱的,你也可以从他的要求里,向当地的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咨询,这样就可以算出他的要求是否合理,这样就能少赔偿了。申请交警调解,所写的东西都是虚的,主要是你得知道事故发生地的赔偿标准,这样你就能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这种交通事故赔偿主要向长运公司、保险公司和驾驶员索赔,也就是这三方都是被告。赔偿标准各省不一样,但赔偿项目是一样的,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补助费和必要的处理事故开支等,具体多少钱你可到当地的交警或法院咨询一下就清楚了。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关于印发2010年度 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通知 各分局交巡警支队,各区县(自治县)交巡警支(大)队: 现将2009年度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公布如下,请在处理2010年5月1日零时至2012年4月30日二十四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参照执行。 一、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4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621元 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2144元 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 3142元 三、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30963元 以上数据取自《200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0年3月26日公布),最终数据以《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为准。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交通巡逻 2010年度 交通事故 赔偿标准 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办公室 2010年4月30日印发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onytkvatgy6613106763 2013/2/27 18:24:23

6,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百万人口城市20年翻倍城镇化进程南快北慢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城市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102个城市的人口超过百万,今后10年这一数字可能翻倍。不过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对各大城市城区人口的统计为准,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数量在2013年达到79个,按照近几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预计这一数字在85~90个之间。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为37个,不到20年,这一数字增加了一倍多。  百万人口城市20年翻倍外媒统计称中国有102个百万人口城市,其准确度如何?对于城市人口的统计标准,若是以市辖区为准,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则远超这个数字。这是由于市辖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城区,往往还有大片农村地带,拥有大量农业人口。因此城市人口并不能简单地以市辖区来计算。国务院于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城区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而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并不计入城区范畴。目前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有对各大城市城区人口的准确统计。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数据,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79个,如今预计在85个~90个之间。这与外媒报道的数字差距不算太大。城市人口超百万是一个重要的标志。2014年之前,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是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在统计中主要分为: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过去我国城镇化率较低时,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并不多。1997年底,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只有37个,不到20年,这一数字增加了一倍多,可见我国城镇化速度之快。在发达国家,百万人口以上就是大城市。比如英国伦敦有700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人口也有100万出头,而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则均为几十万。然而在中国,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目前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就只是三线城市,远非人们心中的大城市,更别说是“特大城市”了。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2014年以前中国采用的是跟世界接轨的标准。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国情跟发达国家不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普通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都达到了50万以上人口,这在国外就是大城市,但在中国显然不是。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要,此类标准也需要进行调整。上述《通知》提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具体划分为:城区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按照新标准,中国特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到500万以上,100万的规模只能称为Ⅱ型大城市,此类城市包括了台州、南充、扬州、齐齐哈尔、江门、绍兴等,它们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格局演变:南快北慢尽管20年来我国的百万人口城市数量翻了一倍,不过不少城市的发展程度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同等规模的城市仍有较大差距。以城市交通为例,在发达国家的中等规模城市,城区人口只有几十万,一般都配备有两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我国许多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却还没有此类建设。在影响市民文化的体育赛事方面,类似利物浦、曼彻斯特这样的中等城市,都拥有两支英超球队,几万人的球场一般都会爆满;对比之下,中国大部分百万人口城市的体育场,几乎都在“晒太阳”。另一方面,尽管过去20年中国城市规模不断地膨胀,但并非所有城市都在高速发展,大城市的格局也并未一成不变,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也十分明显。从格局来讲,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中,北方占比远超南方。除了直辖市、省会城市外,北方集中了大部分百万人口城市,如鞍山、齐齐哈尔、抚顺、吉林、包头、徐州、淄博等,而当时南方的厦门、苏州、无锡、宁波、佛山等城市人口则均在百万以下。不过等到了2013年,当南方上述城市的城区人口普遍超过200万甚至300万时,鞍山、抚顺、淄博、吉林等彼时的特大城市,其城市人口大多却仍处于100万~200万之间,增幅缓慢。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鞍山、吉林等作为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重要城市,当时获得了大量要素资源、发展迅速,因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城镇化率较低时,其城镇化水平已比较高。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机制的固化,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面临着一轮较大冲击,导致城市人口增长有限,不少甚至出现人口外流。相比之下,在改革开放时代,大量的要素资源包括资金和人才都转向市场经济比较活跃、有弹性的区域。南方不少城市由此出现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演变到如今,南方的大城市分布更为密集。例如2013年,广东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8个,江苏也有8个,浙江有5个,三省就占据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从未来趋势来看,大城市的规模仍会不断壮大。未来我国百万人口的城市也会继续增多。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推估,到2025年,中国将有221个人口至少百万的城市。不过,这个估计或许过于乐观。按照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态势,2012年以后,中国由城镇化向都市化演变,人口选择性地流向一、二线大城市。许多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增长乏力,甚至面临着外流的压力。从这个角度上看,未来我国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将继续快速增长,而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未必会继续快速增加。不过如此一来,未来的城市发展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中部省份需要发展更多的中心城市。与沿海省份拥有“双子星”或“多子星”城市相比,中部省份大多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即省会。例如成都、武汉、郑州,它们均为所在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如今这些人口大省正处于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仅凭一个省会不够。因此如何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样,拥有更多的中心城市十分重要。例如,近几年,湖北把宜昌、襄阳作为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与武汉相互呼应,形成“一主两副”的鼎足发展格局,类似的还有河南洛阳,作为六大古都之一,洛阳也成为内陆省份中第二个获准修造城市轨道交通的非省会城市。

7,幼儿师资现状与幼儿师资队伍现状建设有什么区别

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在儿童的认知和智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性和个性发展、身体健康成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2973060.htm  幼儿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最终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   本文对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现状的分析,主要从幼儿教师的人数、年龄结构、学历、职称、工资待遇、编制、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获取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幼儿教师队伍的总人数有所增加,民办园的幼儿教师已成为幼儿教师队伍的主体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全国幼儿教师的总人数增加了94270人,到2006年,全国幼儿教师总人数达到了1238567人,增长了约8%。其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园的幼儿教师人数减少了231532人,减少了33.3%;民办园的幼儿教师人数增加了447122人,增长了2.36倍;其他部门办园的幼儿教师人数减少了121260人,减少了46.7%。   民办园的幼儿教师已经成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主体。2000年,教育部门和集体办园的幼儿教师的人数占全国幼儿教师总人数的60.7%。到2006年,民办园的幼儿教师人数达到了636914人,占到全国幼儿教师总人数的51.4%。这一发展变化与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构建以公办幼儿园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这一幼儿教育的发展思路直接相关。   2.幼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分布趋向于年轻和年老两极   虽然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幼儿教师年龄状况的准确统计数据,但已有的地区性调查显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分布明显地向两极发展,中间年龄层次缺少。如陈德枝、秦金亮在广西、浙江两省进行的调查发现,两省幼儿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7.6岁。[1]而焦天民等人对山东潍坊市幼儿教师队伍的调查则显示了另一种趋势,潍坊市年龄在36岁以上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近50%,其中40岁以上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达15%。[2]这些调查研究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已经偏离了正常的正态分布状态。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幼儿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进一步的调查表明,由于幼儿教师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许多正当盛年、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想尽各种办法调入小学或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中间年龄层次的幼儿教师的缺少使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难以形成合理的年龄梯度,而越来越年轻化的幼儿教师队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专业经验较为缺乏,在专业内涵的拓展方面需要不断努力。   3.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主要以专科毕业为主   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总的来说,幼儿教师队伍中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其中,以专科学历的增长最为迅速。2006年,拥有专科学历的幼儿教师人数达到403397人,是2000年时的38倍。同时,高中学历和高中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的人数逐年减少,其中,高中学历的幼儿教师的人数减少了51.8%,高中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的人数也减少了61.2%。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2000年时,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以高中为主,高中学历的教师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87%;到2006年,我国幼儿教师的主要学历已经转变为以专科为主,拥有专科学历的教师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46.7%;但同时拥有高中学历的教师还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41.5%。这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   4.未评职称的幼儿教师的人数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可以明显看出2001―2006年间全国幼儿教师队伍职称的发展变化情况。总体来说,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三类职称的绝对人数都是逐年增加的,这应该可以看做是职称评审所导致的正常变化。但是,拥有小学二级、小学三级两类职称的幼儿教师的绝对人数在逐年减少,而未评职称的人数则逐年增加。这说明很多刚刚进入幼儿教师队伍的新教师未能进行职称评审。2001年未评职称的教师人数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50%,到2006年占55.7%。未评职称的幼儿教师越来越多,职称问题成为幼儿师资建设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5.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且地区差异、园际差异较大   对全国东中西部15个省市的30个区县的调查发现:我国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经济收入低。很多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中低层水平。如冯晓霞、蔡迎旗对某市35所示范园和一级园幼儿教师的薪酬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尽管这些幼儿园的教师收入已令其他幼儿园的教师羡慕,但仍有16.5%的合同制或临时代课教师年总收入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而该市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是450元,劳动者人均年收入为1.3万元,当时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为605元。[3]   此外,我国幼儿教师收入的地区差距较大。通过对全国东中西部15省市的30个区县的幼儿教师2007年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的调查可以充分反映这种巨大差距。东部地区幼儿教师的最高年收入(40807元)是中部地区幼儿教师最高年收入(24000元)的1.7倍,是西部地区幼儿教师最高年收入(28220元)的1.5倍;东部地区幼儿教师的平均年收入(20899元)是中部地区幼儿教师平均年收入(11731元)的1.8倍,是西部地区幼儿教师平均年收入(11894元)的1.8倍。这说明我国幼儿教师工资收入的地区差异较大,这和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同时,调查还发现,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教师的工资收入相差很大;不同地区的同一类型幼儿园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很大;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教师的工资收入差距也很大。如,东部地区教育部门办园的幼儿教师的年收入是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办园的幼儿教师年收入的8.4倍;东部地区政府机关办园的幼儿教师的年收入是西部地区同样类型的幼儿园教师年收入的6.6倍;西部地区教育部门办园的幼儿教师的年收入是这一地区国有企业办园的幼儿教师年收入的4.2倍。这种情况说明,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随意性比较大,工资待遇的确定缺乏相关的依据。   6.50%的幼儿教师有正式的编制,但编制类型比较混乱。   幼儿教师的编制情况是反映幼儿教师队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全国东中西部15个省市的30个区县的调查表明,东中西部有正式编制的教师为幼儿教师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而东中西部的临时编制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了23.5%、30.3%和38.4%(见表2)。临时编制没有合同制的各种约束,教师可以相对随意地离开幼教工作岗位,这必然不利于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临时编制也意味着教师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同时,幼儿教师的编制类型也十分混乱。在所调查的15个省市的30个区县中,幼儿教师的编制类型就有教师、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不同的情况。   7.持有教师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教师比例较低,且地区差异较大   总的来说,全国东中西部15个省市的30个区县的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幼儿教师任职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不容乐观,持有教师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较低。即使在情况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幼儿教师队伍中分别获得教师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的比例均为50%,而两证皆无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4.6%。西部地区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获得教师证书的幼儿教师还不到全体教师的1/3,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也刚刚1/3强,而两证都没有的教师更是达到了1/5强。这说明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没有经过认定和考核的不合格教师,这必然会降低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并影响到儿童的发展。   此外,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情况的差距比较大。如东部地区拥有教师证书的教师比例是西部地区的近2倍;西部地区两证皆无的教师比例比东部地区两证皆无的教师比例高出近7个百分点。因此,地区差异在改善幼儿教师队伍状况时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8.幼儿教师期望得到专业发展的机会,但目前具有实效性的专业学习和交流极为缺乏   陈德枝、秦金亮等研究者对浙江、广西两省幼儿教师的调查表明,有76.6%的幼儿教师在专业需求和专业期待方面“希望幼儿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参加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学习和交流机会”,40.3%的幼儿教师“希望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幼儿教育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社会教育条件,例如参加学习、培训和交流”。[4]对全国东中西部15省市的30个区县的调查也显示,有近90%的园长认为“教师的培训机会太少”是她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到,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身份不明确、编制紧缺、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职称评定难以落实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的幼儿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特别是当前民办园教师已经成为我国幼儿教师的主体,而民办园教师的身份、收入、编制、职称、培训等方面的保障基本没有法律依据,在实践中更是难以操作与落实,民办园幼儿教师的流动更为频繁。   2.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至2006年,我国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还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45.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及其以上学历”,显然,还有近一半幼儿教师的学历没有达标。如果从教师证和教师资格证的获取情况来看,则情况更为严重,获得国家认定和考核的幼儿教师的比例很小。而且,我国幼儿教师通过在职培训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限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大多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这些现状都表明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农村幼儿教师已经成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凹陷”   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我国的农村幼儿教师不在教育部门的教师编制之内,绝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属于临时聘用性质,工资低,没有社会保障。可以说,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状况和管理令人堪忧: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松散、混乱,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人员流动过频;人员鱼龙混杂,专业训练不足,专业素养低下。可以说,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不良现状已经妨碍了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影响到了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有的问题是教育系统内部经过努力和调整能够得以解决的,但有的问题则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我们认为,以下一些思路和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幼儿教师队伍的规划和建设   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有政府的主导才可能真正取得实效。因为只有通过政府的行政管理才可能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合作,调动各方资源。教育部门代表政府主要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管理职能。   1.将幼儿教师纳入国家统一的教师资质管理系统   将幼儿教师纳入国家统一的教师资质系统进行管理,可以使幼儿教师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身份编制、职称评聘、在职培训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权利。   2.严格和规范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和幼儿教师聘任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严格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和规范的幼儿教师聘任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是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外在措施。   3.完善幼儿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幼儿教师的法律地位   加强学前教育立法有利于明确幼儿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育实施管理的前提。幼儿教师的法律地位的明确也有助于社会、公众、管理者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活动的认识。   (二)加快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行业内部和幼儿教师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主动获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可,逐步树立起整个行业在社会中的专业形象和地位。   1.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   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实践表明,中专学历起点的幼儿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大专层次的应用型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教师队伍培养的方向。   2.在幼儿教育系统中和幼儿园内部搭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幼儿园教育管理者、园长等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基础。如构建区域教科研机制和园本教研系统等具体措施,都有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提高。   3.幼儿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提高   真正有效的专业发展最终有赖于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研究与学习。反思性的教学实践有助于幼儿教师形成专业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积极、主动的发展。
重要
文章TAG:2003年天津市统计年鉴2003年天津天津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