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和平区 > 天津市职工大病二次报销标准,天津医保单位二次报销

天津市职工大病二次报销标准,天津医保单位二次报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0 08:17:57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天津医保单位二次报销

应该能报,因为你看病的时间是在上一家单位的;是单位在作祟,自然照原单位了!据理力争!!
所谓的二次报销均是由各单位自行确定,没有统一标准及要求。

天津医保单位二次报销

2,天津医保二次报销政策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在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天津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天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费用(简称“起付金额”),纳入天津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

天津医保二次报销政策

3,医保二次报销怎样规定

在职、退休人员起付线金额均为1300元。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为650元。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目前为7万元。退休人员的个人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个人支付比例的60%,但是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相同,全是由个人支付。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

医保二次报销怎样规定

4,天津医疗二次报销条件

法律分析:1.参保人天津市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报销。2.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后,城镇居民支付的费用超过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范围。3.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农村居民支付的费用高于天津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5,天津二次报销2019年的标准找哪个部门办理

津二次报销2019年的标准?找哪个部门办理
剖腹产能报3600元,这就是最高报销标准了。 住院床位费只能按每天一定标准报销,大概是10几块钱,超过部分算自费。 在天津三甲医院生孩子,如果剖腹产的话,大约共需要花5-7千元,除去医保报销的3600元,自费也要负担一半费用;顺产则花费少的多,2、3千吧,个人承担部分就更少了。
这问题都归社保局管,也在那里报销,找社保局吧。

6,大病二次报销标准是什么

60%左右。大病二次报销比例每个地区不一样。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法律依据:《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条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7,大病救助二次报销政策是什么

打 电 话问问呢 ,不 过 二 次 报 销估计 钱 不 会 太 多 。除 此之外 还可以 求 助筹 款平 台水 滴筹 ,在水 滴筹发 起大病筹款 。
人人保险表示:二次报销这是医保政策中给予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参保人员的一项补助,主要是对住院人员个人自付(医保范围内的费用)医疗费用达到一定的上限,上限以上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再给参保人员一定补助。各地政策不一样。如果要想了解当地具体的政策,建议你直接向当地医保经办部门咨询。

8,大病二次报销比例是多少

大病二次报销起付金额以上报50%或60%。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报销条件: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医保方案范围内医疗费用,可以根据费用的高低确定其报销比例,并实行累加补偿,不设有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为1.5万元,根据在范围内发生不同的范围医疗费用,其报销比例会有所不同,其中1.5万元至6万元报销比例为55%,6万元至10万元报销比例为60%,10万至15万元报销比例为65%,15万元以上报销比例为70%,转外院治疗的统一报销比例为50%。因此对于大病保险也会实现分段报销,一般情况下,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也就越高。具体如下:1、起付标准为0至2万元(含2万元)的,其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为50%;2、2万至4万元(含4万元)的,其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为60%;3、4万至6万元(含6万元)的,其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为70%;4、6万元以上的报销比例为80%;5、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分段报销范围及比例、起付线等具体指标,根据当地的筹资水平,医疗费用的增长水平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逐年调整,给保人员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6、参保人需要转到区外治疗的,经市医保经办机构批准之后办理转院手续,超出大病起付线部分合理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统一为50%。

9,职工医保二次报销条件

一般职工医疗保险可以二次报销。“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二次报销报销条件: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费用(简称“起付金额”),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 二次报销报销金额“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
凡是在国家规定的报销范围之内的都是可以报销的
能够一次就报了何必脱裤子放屁费二次功夫,一次完成不就得了。所谓传说二次报销,其实与医疗保险无关,是各地方政府设置的救助政策,是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设置的大病救助政策,这由地方政府买单,与医疗保险无关。如果你是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就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出大病救助申请。

10,大病第二次报销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合规医疗费用指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即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含家庭病床)和一类门诊特殊病种治疗,符合医保“三个目录”范围除自费费用(含超标的服务设施)以外的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二、职工大病补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按费用高低分段确定报销比例,并实行累加补偿,报销起付标准暂定为1.5万元,不设最高支付限额。具体为:1.5万元—6万元(含6万元)报销55%,6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报销60%,10万元—15万元(含15万元)报销65%,15万元以上报销70%。恶性肿瘤、血透、血友病、肝肾器官移植等患者15万元以上合规医疗费用,经审核同意后报销70%。需转外治疗的,经批准办理转外手续,报销比例统一为50%。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为6000元。三、大病保险的目标是避免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因此,实行的是分段报销,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起付线在0~2万元(含2万元)的,报销比例为50%,2~4万元(含4万元)的,报销比例为60%,4~6万元(含6万元)的,报销比例为70%,6万元以上的,报销比例达80%。据悉,全市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一个年度内的大病保险实际支付比例均不低于53%,具体的筹资标准、起付线、分段报销范围及比例等具体指标,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筹资水平和医疗费用增长水平逐年调整,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此外,需要转到区外治疗的,按转外就医管理办法,经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并办理转院手续的,超出大病起付线部分合理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5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四)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11,职工医保二次报销

大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政策  按照要求,今年大病保险全部开展,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对这些人发生的个人自付费用,如果超过一定额度,由大病保险报销50%以上。关于超过一定额度是如何判断的,文件规定:原则上由当地政府根据上一年度统计部门所公布的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主要测算依据。超过一定的额度以后,这个资金再予以报销。这种报销也是分段的,就是医疗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从前几年的试点来看,一般都在50%-80%之间。当然,这种报销以后,可以使大部分的个人自付费用再报销至少50%,可以有效减轻个人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还有一些特殊困难的人群,文件明确要求鼓励地方探索向困难群体适当倾斜的具体办法,努力提高大病保险制度托底保障的精准性。  大病医保二次报销需要哪些资料  1、病例本  2、报销一次的凭证复印件  3、发票  4、出院证明  5、还有用药的清单  6、身份证复印件  大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比例  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2015年底前使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对参保大病患者需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今年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今后还要逐步提高,有效减轻大病患者就医负担。到2017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
很多人不知道医保还能二次报销,怎样才能享受医保二次报销呢?第一:必须是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或者农村新农合医保,而且单独购的。第二:全年费用超过指定数,可享受二次报销。第三:申请二次报销的时候,需要带齐病例本、第一次报销的凭证、出院证明等
一般职工医疗保险可以二次报销。“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二次报销报销条件: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费用(简称“起付金额”),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 二次报销报销金额“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

12,大病二次报销条件具备

以北京为例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北京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费用(简称“起付金额”),纳入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扩展资料:所需材料:1、住院发票(盖章有效)2、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费用结算清单(盖章有效)3、病人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复印件各一份。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范围。合规医疗费用是指在新农合各统筹地区定点医疗机构或经转诊到统筹地区外市、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或在新农合各统筹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特慢病医疗费用。其中属于新农合用药和诊疗项目目录的按照分类费用比例标准100%计入报销范围,材料费及其他药品费诊疗费用按照30%计入报销范围,实行按病种定额付费的除外。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二次报销
以北京市为例。报销条件: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北京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费用(简称“起付金额”),纳入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报销金额:“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扩展资料:二次报销享受权限: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员。1、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适用本办法。2、目前本市医疗保障有三大类,一类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类是以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为主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有一类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保障的是后两类。3、这是因为一方面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都比较高,因大病致贫的情况极少,另一方面多数因病致贫发生在老人、儿童和农民等群体,所以大病医保主要是解决这些人的困难。这两类参保人员的总数是414万。4、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资金实行全市统筹,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当年筹资标准5%的额度划拨;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资金实行区县统筹,由各区县新农合基金按照当年筹资标准5%的额度划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二次报销
医保二次报销指的是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退休人员、军残补助等基金将需要个人自付的部分金额按照相应比例再报一次。其实就是补充医疗保险的报销。也就是一年内办理过住院结算手续的住院费用(包含家庭病床和市外就医),全年累计的个人自付部分减去丙类费用在一万元以上部分的均可享受医保基金的二次补助。  医疗保险二次报销流程:  一、门诊、急诊费用的报销 大额医疗互助(门诊、急诊)起付线金额在职职工为2000元,退休人员为1300元。如果一年内累计的门诊、急诊费用,职工不到2000元、退休人员不到1300元,由参保人员从个人帐户中支付。如果在自然年度内达到了起付线以上金额,就可以适用大额医疗互助制度  二、住院费用的报销 按照规定,目前一个年度内首次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住院费用时,在职、退休人员起付线金额均为1300元。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为650元。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目前为7万元。退休人员的个人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个人支付比例的60%,但是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相同,全是由个人支付。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 注意:门诊、住院为两个起付线。  三、住院费用超过最高支付限额时报多少? 如果参保人员的住院费用较多,超出了最高支付限额,超出部分的费用将按大额医疗互助的有关标准报销,即由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70%,个人支付30%。一年以内,大额医疗互助的累计最高支付数额为10万元。  医保二次报销需要的资料:  领取二次补助时,请持享受二次补助人员本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本人的本市银行卡或存折(农商银行账号除外)的原件及复印件;若不是本人前来办理,还需提供代办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大病住院二次报销条件是:因大病住院,医疗费用过高到十万八万甚至十几万,因病致家庭贫困,可申请民政部门大病救助二次报销。
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北京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费用(简称“起付金额”),纳入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进行“二次报销”。“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一般情况下,二次报销由公民所在单位予以报销。扩展资料:医保报销有以下三大点:1、门诊补偿:(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2、住院补偿(1)报销范围: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3、大病补偿(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2)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二次报销
文章TAG:天津市职工大病二次报销标准天津天津市职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