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6年武汉全城大淹没以后,武汉做了很多防汛防涝措施来防治出现内涝,武汉的内涝防治标准也同步提高到50~100年一遇。武汉60年有近90处湖泊消失,每到夏天雨季,年年“看海”几乎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风景,那么为什么武汉每年都会被淹呢,正直梅雨季节,也是武汉降水最集中最强劲的季节,作为湖泊众多的武汉,往年逢雨必淹,来武汉看海成了人们调侃武汉的口头禅。
1、为什么武汉年年下雨年年被淹?
武汉这两天又发生暴雨,全市不少地方都严重积水。每到夏天雨季,年年“看海”几乎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风景,那么为什么武汉每年都会被淹呢?作为一个武汉人,我认为气候地形之外,最重要的是人为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建设和围湖开发,具体理由如下,1、首先是武汉所处的地形地貌,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长江和汉江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
此外武汉的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地势低平,这样的地形环境天然造成了排水不畅,长江武汉段基本类似于开封的悬河景观。2.另外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等特点,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夏天尤其以短时间强对流天气为主,这样在单位时间内会降下相当多的雨量,如果排水不畅很容易形成积水,是使得武汉年年被淹的物质条件,
3.最为关键是人为的不合理城市修筑更加剧了这一过程。武汉的城市排水设施并不完善,排水设计标准严重偏低,设计暴雨重现期平均仅为1年,大量的马路采用不透水的沥青与水泥,严重削减了地表下渗,雨水大量汇入管网,进而增大管网雨水流量和管网负担,大幅提高城市暴雨内涝的风险。城市下水道系统十分落后,完全比不了欧洲城市的下水道网络,管道深度和宽度严重不足,汉口因为以前是租界还稍微好一点,武昌积水很严重,
另外,武汉60年有近90处湖泊消失。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填塞、侵占湖泊等水域,使得作为水量调节器的湖泊消失殆尽,湖泊的“蓄水池”功能日益弱化,还有一个专业的问题是武汉排水系统往往是雨污合流,管道淤塞严重,暴雨来临时容易产生内涝。“看海”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武汉若是想降低年年城市内涝的风险,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将城市建设用到正确的地方去,这样才能有所成效,
2、怎么看待这次武汉大雨过后的排水工程?
虽然这次暴雨后,武汉又一次看海了,但是客观来讲,相比之前已经有所进步!之前很多积水严重的路段并没有发生严重渍水,南湖区域就是最好的例子。此次降水量大,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基本都会存在短时间内涝,关键看后期的排水疏通如何?从实际来看,武汉市积水路段并不多,而且当日下午积水路段积水已基本退去,长江日报发布评论称:暴雨中看到一所城市的成长,其实是有道理的!武汉在治理内涝方面,的确在成长了!虽然投资了很多钱,虽然仍然被质疑,虽然仍然吐槽不断,但进步不容忽视,应该点赞!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3、2020年武汉今年会淹水么?
首先:升级了整个武汉的排水管网,提升排水能力,雨果曾经说过\
2020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武汉也过的也异常艰苦,正直梅雨季节,也是武汉降水最集中最强劲的季节,作为湖泊众多的武汉,往年逢雨必淹,来武汉看海成了人们调侃武汉的口头禅。今年(2020年)梅雨季武汉是否会被淹,我觉得不会像16年那样全城灾难性淹没,可能有局部路段积水,但是数小时内会迅速排掉,自从16年武汉全城大淹没以后,武汉做了很多防汛防涝措施来防治出现内涝,武汉的内涝防治标准也同步提高到50~10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