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位农村人,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村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家务农的吧。现在赣南地区,种地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了,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降低,在我们老家,四十岁以下在家务农的只有两家,而且是黄烟种植专业户,就算偶尔一个年轻人,他们都是有工作或者是在地方有门路之人,他们这些留在家的,基本上都是在地方上很有出路的,而且没有任何人看不起他们。
1、农村家庭务农到底有多少收入?
今年的粮食价格虽然小幅上涨,但在当地农村没有人以务农为生。在90年代,当地农民都是以种地为生,虽然苦点累点,但那时种地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单靠务农(种地)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养活一家人了。我们是鱼米之乡(江西),在八九十年代为人民的粮食立下了汗马功劳,据报导,九十年代江西省提供了为全国60%的粮食(大米)。
在九十年代,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为全国提供90%的大米,现在赣南地区,种地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了,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降低。现在种地,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是不挣钱的,现在(2020年)的粮食(水稻)价格1.2元/斤,记得在2000年左右当地农村的水稻收购价在1元/斤左右,二十年了水稻价格“大涨”了一两毛。
农药化肥价格翻了几倍,人工成本由2000年的20元/天(小工、散工的日工资)涨到了现在的100~150元/天,现在的小工、散工工资是二十年的五六倍,如果算上通货膨胀,水稻价格看似涨了两毛钱,实际上(考虑通货膨胀)水稻价格是下跌的,现在务农难以养活自己。在当地农村,耕地是自己的耕地,不用租金,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成本,每亩水稻的收入为500元左右(产量高收成好),但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在没有补助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不挣钱,
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只种植一两亩水稻够自己吃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干脆不种。现在当地农村,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源于务工的工资没有人依靠务农收入,现在当地农村,没有年轻人种地,都是五六十岁的农村老人种地。用老人的话说,他们的人力成本是免费的,闲着也是闲着,能为孩子减轻点生活负担就更好,我刚回农村时,和说父母说要在家种地,父母说“只有老人和没有能力的人才种地,年轻人应该外出打拼。
2、以前农民祖祖辈辈都在家务农,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反而会被人瞧不起?
在三四十年前种地感到很光荣!如果你很勤劳个个都夸你能干有出息,那时候年轻人娶老婆都很快,说某某孩子真勒劳,扶犁打耙样样精通。媒人都达破你门槛!可以说娶老婆相当快,女孩子也特别喜欢嫁勤快的,现在你种地不但瞧不起,而且娶老婆都是问题!就是你晚上不睡觉在地里干都没用。如果你长得好家里条件一般,也许能娶个半半醋的老婆,人长得丑家里什么都没有,哪么你准备单身打到老,
3、现在农村20多岁的男青年在家务农有前途吗?会不会被人看不起?
在当下,农村基本上都是一些上年龄的老人留在农村种地,其余年轻人都是不会待在家里种植农作物的。由其我们地方更是,每年年初年轻人就会三三两两的陆续外出了,因为在我们地方,土地非常少,而人口呢又偏多,又处山区地带,在农忙时节,看到的基本都是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和小孩在劳动。就算偶尔一个年轻人,他们都是有工作或者是在地方有门路之人,他们这些留在家的,基本上都是在地方上很有出路的,而且没有任何人看不起他们,
4、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出去打工拼搏,也不在家务农?
做为一个老农民,有十多年打工经历的我认为:现在不是有些人,而是极大多数的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首先是农村现状。大家都知道种地成本上升,粮价低糜,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种地收入根夲没有保障,也远远无法赶上消费水平的增速,其次是外出打工,就业渠道较广,活重活苦,风雨无阻也罢,酷暑寒天也罢,但一个月甚至二个月的血汗钱解种地的一年收入。
农民们何乐而不为呢?何苦死守种地呢?外出打工确实不易,背井离乡的,留下老人,老婆,孩子,时时忍受着亲情的压抑,年底遇上个黑心老板,又要为讨薪忙碌。虽然三农政策深得人心,但实际中仍问题多多,谁人不想回乡撸起袖子大干一番?!谁人愿意漂泊外地打工一辈了?!农村是农民的根,但愿农民回归农村,撸起袖子干三农来的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