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业的现状与前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据预测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二三级城市的烘焙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可接近30%,2018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已达到4700亿元,烘焙行业的机遇及挑战当年轻消费者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网络上,像追捧时尚单品一样晒出打卡的各种网红烘焙食品的时候,这些烘焙食品已经在互联网营销的推波助澜下,和服装、配饰、科技产品等一样成为90后、00后心目中时尚生活的载体之一。
1、烘焙行业已经饱和了吗?前景怎么样?
”饱和”只是相对而言,若一成不变步人后尘则必然会尝饱和的滋味。现实竞争是很激烈的,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要适合市场的需求,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优加廉,再从提高服务的角度改善经营,争取打出知名产品的荣誉以及良好的信誉,利用互联网十物流,兼顾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再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那么突破“饱和“的封锁是完全可能的,
2、学烘焙蛋糕技术,未来前景怎么样?
01烘焙业的现状与前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在新的消费升级浪潮席卷而来时,烘焙产品仍将是餐饮品牌实现变革的桥头堡,是门店俘虏新中产的抓手。在历史上,烘焙产业迎来两次黄金时代:一次集中在90年代,一次是当下,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人开始把先进的烘焙技术和服务理念引入内地,开启了“连锁店”这一概念,颠覆了传统的夫妻档口店的先河。
1992年的上海,台湾人罗田安创立了克莉丝汀蛋糕,最鼎盛时期在全国开了1200余家店,员工多达1万余人,并在2012年在香港上市,被业界称之为“烘焙第一股”。1995年,江西人鲍才胜在郑州开起面包店还做烘焙原材料,由于经验不足亏了近100万,后来又跑到信阳开面包房还债,2004年在北京开了“鲍师傅”,
如今,面包早已不只是用来果腹的食物,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烘焙店也从早期的普通门店演变为时尚、网红甚至轻奢定位,产品线也多样化、高端化。就比如喜茶、奈雪以“茶饮+甜点”的模式跨界烘焙业分得一杯羹,欧包或切片蛋糕成为年轻消费者“打卡”发朋友圈的高颜值单品,这些门店的排队盛况,也促使很多品牌开始关注“茶饮 ”的模式。
最初烘焙在国内是舶来品,仅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到现在已经向其他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渗透发展,据预测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二三级城市的烘焙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可接近30%,2018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已达到4700亿元。02烘焙行业的机遇及挑战当年轻消费者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网络上,像追捧时尚单品一样晒出打卡的各种网红烘焙食品的时候,这些烘焙食品已经在互联网营销的推波助澜下,和服装、配饰、科技产品等一样成为90后、00后心目中时尚生活的载体之一,
近十年内,随着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西点烘焙也开始走轻奢和时尚化的道路。据行业人士保守估计,高端面包市场增速将在20%至30%之间,高于整个烘焙市场的增速,总体来说,国内烘焙市场发展前景乐观,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国内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西点教育逐渐盛行,带动了更多人从事这个行业,所以烘焙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3、蛋糕行业怎么样?以后的发展趋势好不好?
不知道怎么评价,先散乱的说一些想法。1、这个行业利润非常高,家里就有亲戚报名学习蛋糕制作培训班,行业整体发展也很快,糕点师的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不说大城市,就是很多小县城,街角、小区也到处分布着各类蛋糕房。2、蛋糕在我看来,总体上属于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饮食,个人认为多食的话其实对健康并不好,现在中国人中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的那么多,尽管现在也有的蛋糕房不断推出一些低脂低糖的,包括类似全麦面包这样的,营养更均衡的产品,但是总体上他的发展还是有上限的,
3、小城市的蛋糕房,普遍制作水平太差,我因为出差,有段时间待在苏南的一个县级市,去过其中好几家据说在当地很受欢迎的蛋糕店,但是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与上海北京我所去过的哪怕任意一家小的门店所做出来的东西都不能相比,口感味道差距很大。4、综上,个人感觉从布局上讲,估计你很难找到空白市场,但是从质量上讲,只要你能做出比别人水平高的东西来,还是大有可为的,毕竟中小城市的制作水平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