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绵阳城的巷子有增有减,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让城市生活变得越加丰富多彩。经过不断发展,有的巷子已经消失,有的巷子更换了“新装”仍然存在,也有新修建的巷子,如1993年修建的通安巷,因通向安昌河而命名,十字形的4条巷道上到处分布着小吃店、外贸服饰店、网吧等等小商铺。
1、绵阳哪里有大型的水上乐园?
绵阳欢乐碗水上乐园。它是由绵阳欢乐碗水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重磅打造的将文化特色与高科技结合的水上乐园,项目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占地近10万平方米最具文化特色的高科技主题水上乐园之一,绵阳欢乐碗水上乐园拥有十余项超大型顶尖玩水项目,包括落差20米的超级大喇叭,20米离心漩涡的欢乐碗,八条竞技滑道的章鱼滑道等等大型刺激玩水设备,另外,也为亲子家庭打造的儿童水世界,七彩水城等等丰富的玩水设备,还有热带雨林、爱琴海滩、羌族水寨、羌文化广场,恐龙世界等自然及人文景观,一方面和人文景观,当地文化元素结合,一方面与国际形象标准接轨,这样的发展方向明智地避开了和其他水上乐园“同一副脸”的尴尬,彰显了项目的地方特色,势必会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四川旅游新地标。
2、绵阳闹市中有哪些风情小巷?
绵阳城到底有多少巷子?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1949年前共有60多条街道,其中巷子有25条,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在街道上走几分钟便可以看到旁边的各种巷子:最小的巷子应该是“一人巷”,这是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巷子,两人同时通过则要侧身而行。其位置从外北街中段进入,向北转向水观音巷(今樊华商城小广场西侧与北侧);“三倒拐巷”是城区三光街通向警钟街的巷子,从北向南倒了三个拐,扩建警钟街小学时被拆去;“米市街”,从今常家巷进入,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右侧处,
昔日架架车、鸡公车、挑担子、背篼,打杵子各种方式运米出售,十分热闹。经过不断发展,有的巷子已经消失,有的巷子更换了“新装”仍然存在,也有新修建的巷子,如1993年修建的通安巷,因通向安昌河而命名,十字形的4条巷道上到处分布着小吃店、外贸服饰店、网吧等等小商铺,多年来,绵阳城的巷子有增有减,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让城市生活变得越加丰富多彩。
城市发展与人文历史的缩影绵阳为什么多巷子?关于这个问题,撰写《绵阳市城乡建设志》、《绵州之谜》的作者汤毓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巷子的多少,主要反映了古代绵阳城的变迁。”汤毓良告诉记者,自宋代以来即公元1007年,欧阳修之父欧阳观建立宋城开始,绵阳城里的巷子便开始多起来了,后来随着绵阳城不断扩大,宋代绵州城修建城墙共2次,明代修建过1次,清朝又修建了1次。
4次城市建设,每一次都出现了新的巷子,“加上一些老街道荒凉了、萎缩变窄了,也演变成巷子,日积月累巷子就多了,”“除修建城墙形成的巷子外,很多巷子是自发形成,尤其是商业经济发展后形成的巷子。”汤毓良说,绵阳依托涪江,河运商业发达,人口越来越集中,就形成了固定的商业巷子,如碳码头巷、铁匠巷等,“通常一条巷子代表一种商业形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巷子,都反映了绵阳作为水陆码头、商业集中地的繁华。
”此外,汤毓良认为,巷子的形成也反映绵阳城古迹、古建筑的改变,“绵阳是一座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有很多古建筑,古迹与街道的连接处会形成巷子,如泗王庙巷、水观音巷、禹王宫巷、清真寺巷等等。”一些巷子是为纪念绵阳的历史名人而得名,如孙家巷,是为了纪念蜀中红学第一人孙桐生,马家巷则是因为当时武官马应举居住在此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