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北辰区 > ATA硬盘,硬盘模式 ATA和AHCI有什么区别

ATA硬盘,硬盘模式 ATA和AHCI有什么区别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9 09:59:3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硬盘模式 ATA和AHCI有什么区别

你好 ATA和AHCI 是硬盘的一种工作模式 ,ATA技术是一个关于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的技术规范。IDE接口全球标准化协议将该接口自诞生以来使用的技术规范归纳成为全球硬盘标准,这样就产生了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你可以把它理解成ATA接口硬盘的一种工作模式。而AHCI是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的一种硬盘工作模式(SATA接口) ,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系统内存和串行ATA设备之间扮演一种接口的角色。将硬盘模式设置成这个会提高硬盘运行速度。 而AHCI技术需要硬盘和主板两方面的支持。对于硬盘而言,目前还没有完全支持AHCI 1.0的产品,但部分硬盘已经支持NCQ功能,配合支持AHCI的主板就可以实现。 解释多了大家该迷茫了呵呵这就是ATA 和AHCI 的区别 ATA模式下的硬盘没有AHCI模式下的硬盘运行速度快 因为只有SATA接口的硬盘可以调成AHCI而ATA模式是针对IDE硬盘存在的 这两种不同接口在传送数据快慢上有很大区别当然是SATA接口传送速度快啦 O(∩_∩)O~

硬盘模式 ATA和AHCI有什么区别

2,ATA和SATA这两中硬盘有什么区别

SATA硬盘串行ATA,是Inter发布的外设产品中采用的接口类型。它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资料,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1位数据传输。这么做可以减小接口的针脚数,用四个针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第一针发出,第二针接收,第三针供电,第四针接地)。能降低电力消耗,减小发热量。有较新的SATA100,支持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100MB/s,IBM的Deskstar 75GXP及Deskstar 40GV就是第一次采用此ATA-100接口类型的产品。2001年推出的SATA1x标准产品,达到150MB/s。另外,一台电脑同时挂接两SATA接口的硬盘,没有主、从盘之分。ATA硬盘ATA是最早的IDE标准的正式名称,实际上是指连在硬盘接口的硬盘本身。ATA在主板上有一个插口,支持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可分为ATA1、ATA2、ATA3和ATA4。ATA1规定了PIO模式(3.3M/s)和4种DMA模式。ATA2是对ATA1的扩展,增加了2种PIO和@种DMA模式,最高16.7M/s;ATA3支持PIO4,没增加更高速的工作模式,但引入了简单的密码保护安全方案和S.N.A.R.T;ATA4就是现在常用的UltraATA/UltraDMA/UltraDMA33/UltraDMA66/UltraDMA100。这个新标准将PIO4下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提高了,在总线占用上引入了新技术,减少了CPU的处理负荷。其中的UltraATA100是目前主流桌面硬盘采用的接口类型。

ATA和SATA这两中硬盘有什么区别

3,硬盘的ATA是什么模式啊

ATA技术是一个关于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的技术规范族。最初,IDE只是一项企图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为主要意图的硬盘接口技术。 随着IDE/EIDE得到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全球标准化协议将该接口自诞生以来使用的技术规范归纳成为全球硬盘标准,这样就产生了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其实IDE正确的说法是ATA,但由於市面上都称IDE,所以大家对IDE比较熟悉,至於这里,主题就是ATA。就是80G以前的老式硬盘
pata与sata的区分 pata的全称是parallelata,就是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硬盘接口规范了。pata硬盘接口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而且从ata33/66一直发展到ata100/133一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而sata硬盘全称则是serialata,即串行ata硬盘接口规范。目前pata100硬盘的一般写入速度为65mb/s,而第一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为150mb/s,第二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则高达300mb/s,整整比第一代的速度提高了一倍。sata硬盘接口规范的出现其实就要取代pata,就和ddr取代sdram一样。 从技术角度去分析:sata比pata快多少? 既然sata的出现是取代pata的,那么sata和pata相比,主要的优势又在那里呢?首先就是速度,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第二代sata的传输速度为300mb/s,不过第三代的sata产品的传输速度已经提高至600mb/s。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另外,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高人一等。sata采用的是单通道传输,pata是多通道传输。有些朋友可能从字面上误认为,pata的多通道应该比sata的单通道快,其实不然。 因为sata的单数据通道并没有象pata那样限制速度频率。sata传输线的传输速度比pata要快了近30倍。pata必须在数据线中一次传输16个信号,如果信号没有及时到达或是发生延迟,错误数据就会产生。因此比特流传输的速度必须减缓以纠正错误。而sata一次只传输一个比特的数据,此时比特流的传递速度要快得多。这就好比是运球游戏,每次运一个球要比一次运16个球容易的多。还有,sata另一个进步在于它的数据连线,它的体积更小,散热也更好,与硬盘的连接相当方便。与pata相比,sata的功耗更低,这对于笔记本而言是一个好消息,同时独有的crc技术让数据传输也更为安全。 参考资料: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zhidao.baidu.com%2fquestion%2f3216675.html" target="_blank">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16675.html</a>

硬盘的ATA是什么模式啊

4,ATA与AHCI有什么区别

ATA 是我们常用的硬盘总称,ATA 规范包括了以前并口的、现在串口的硬盘,统称为 ATA 硬盘。AHCI 是串口硬盘才具有的一个功能,而且是一个用户可选的功能。AHCI 需要主板支持、需要硬盘支持才能发挥效能。目前可以说所有串口硬盘都支持 AHCI、主板也都支持(旧主板例外)。因此应该启用这个功能,特别是新型的 ”4K扇区先进格式化硬盘“,如果不启用 AHCI,硬盘性能将大打折扣。
IDE 是旧的传统的ATA硬盘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IDE接口优点: 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IDE接口缺点: 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SATA硬盘与传统的并行ATA硬盘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是SATA的传输速度快,除此之外,SATA硬盘还具有安装方便、容易散热、支持热插拔等诸多优点,这些都是并行ATA硬盘无法与之相比的。正因如此,SATA硬盘一经上市便受到广大硬件玩家的追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并非所有的主板都支持SATA硬盘,一些老主板并不直接支持SATA硬盘,如果买了一块SATA硬盘,就还必须购买一块SATA接口卡才行。 安装和普通IDE硬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 目前情况下,SATA硬盘分为原生和桥接两种,1. 原生SATA硬盘 这是真正的SATA硬盘,采用真正的SATA控制器,而最新的SATAⅡ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这个技术允许硬盘对读/写命令重新排序,允许硬盘根据哪一个功能最接近于磁头当前所在的位置来执行。2. 桥接SATA硬盘 只是将普通的IDE硬盘通过桥接控制芯片将其转化为SATA硬盘,通过“主板-硬盘”采用桥接芯片来实现“串→并”、“并→串”的数据转换,在性能上比起IDE硬盘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反而会影响带宽。 桥接SATA硬盘一般都是采用Narvell公司的88i8030芯片或Silicon Image公司的Sil3611芯片,如果自己SATA硬盘上发现了这两种芯片,那就是桥接SATA硬盘,如果没有的话,就是原生SATA硬盘。BIOS中激活SATA硬盘 在主板的BIOS设置程序中,一般会有一个关于SATA硬盘的设置选项:SATA MODE,一个是增强模式,一个是兼容模式,如果是兼容模式的话就是ATA/133。
文章TAG:硬盘模式ahci有什么ATA硬盘ATA和AHCI有什么区别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