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北辰区 > 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时区区时地方时分别怎么计算

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时区区时地方时分别怎么计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10 08:18:0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时区区时地方时分别怎么计算

时区计算:用经度数÷15,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区时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地方时就是某条经线所在地的地方时间。要计算某地地方时间,必须要知道另一地点的地方时间、经度及该地的经度。

时区区时地方时分别怎么计算

2,地球时区如何划分和计算

地球时区划分为24个时区;计算方法: 要计算的区时=已知时区-(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其中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以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零时区,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向东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向西是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东区时间比西区早。其中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也称零时区,由此向东到180°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向西到180°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均为半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地球时区如何划分和计算

3,区时和时区的划分以及有关计算

时区的划分:全球为360°,24个小时,即24个时区,那么每个时区的跨度为:360°/24h=15°/h。以本初子午线为对称轴,向西、向东各7.5°(即75°W~75°E),合成第一个时区,叫 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以15°E为对称轴,向西、向东各7.5°(即7.5°E~22.5°E)为东一区,西经则刚好与东经对称…………如此类推,到东十一区(165°E对称轴,157.5°E~172.5°E),西十一区(165°W对称轴,157.5°W~172.5°W),最后剩下以180°为对称轴,向西7.5°(172.5°E)、向东7.5°(172.5°W)合成一个时区,叫十二区。当然,因为该区的特殊性,也有人将它分为2个半区,分别叫东十二半区、西十二半区。而以上所谓的对称轴,则称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区时,则是 时区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于是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学公式:①时区中央经线=时区×15°/区,其中时区有东、西之分,经线也有东、西之分。②经线所属时区为:a时区=[a经度÷15°/区+0.5区],其中经度有东、西之分,时区也有东、西之分,[x+0.5]的数学含义是,对 x 四舍五入 取整数。③区时计算:a区时-b时区=(a时区-b时区)×1h/区,其中时区均按东时区计算,西时区按负东时区计算。以上三条,均为个人总结公式,不喜勿喷。
时区和区时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上统一实行分区计时法,统一了时间标准。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只有东西12区和中时区既跨东经度又跨西经度,其它的东时区跨东经度西时区既跨西经度。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标准时间: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中国使用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时区区时特点1全球共24个时区,每隔15°为一个时区2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3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东1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5°,东西12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4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差几个时区就差几小时。5较东时区的区时较早例:已知北京(东八区)时间为8日下午5:00,求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 华盛顿的区时=12+5-(8+5)=8日4时6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时区差——同侧相减异侧加)

区时和时区的划分以及有关计算

文章TAG: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时区划分计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