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孙权前期之所以没有趁机占领荆州,主要是老跟曹操打,腾不出手来。孙权和刘备为何必须全部占领荆州孙权的东吴集团与刘备的西蜀集团都是想要逐鹿天下,因为曹操占领汉中,诸葛亮就主动把三郡割让给孙权,换取孙权进攻合肥,荆州在东汉末年的很长时间被刘表占据,但是荆州在208年后的很长时间被孙权、刘备、曹操三人分别占领。
1、刘备的军队进攻四川军阀,孙权为何没有趁机占领荆州?
按照演义,部分因为诸葛亮、关羽镇守有方,孙权不敢进犯。实际上,主要是孙权被曹操给牵制了,每次想要动兵取荆州,曹操就来添乱,按照三国演义,刘备刚刚入川,还没开始打刘璋,孙权这边立刻开始想打荆州了。结果被吴国太喝住,说你妹妹还在荆州,动兵不是害你妹妹么?孙权就把妹妹骗回来,又准备动兵,谁知这时候曹操带兵四十万南下。
双方在濡须打了一仗,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然后撤兵,曹操退走后,孙权又想取荆州,张昭劝他,要是出动,曹操又趁机来了就麻烦,不如写信给刘璋挑拨,让刘璋打刘备。孙权依计而行,然后,刘备把刘璋灭了,等到刘备灭刘璋后,孙权派人去索要荆州。关羽玩了个单刀赴会,还是不给,然后因为曹操占领汉中,诸葛亮就主动把三郡割让给孙权,换取孙权进攻合肥。
然后,威震逍遥津,你懂的,但这战以后,孙权发现不能这么被刘备忽悠,就开始和曹操暗中勾结。然后三年后,趁着刘备夺取汉中,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来了个白衣渡江,终于把荆州拿下来了,按照正史,这个过程大致差不多。差距在于215年三郡不是诸葛亮让给孙权的,而是孙权直接带兵去抢下来的,总之,孙权前期之所以没有趁机占领荆州,主要是老跟曹操打,腾不出手来。
2、刘备对荆州势在必得,后来又为何愿意与孙权瓜分荆州?
湘水划界,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刘备不敢两面作战,腹背受敌,虽然有点啰嗦,但这事情还是要追根溯源,从“借荆州”事件(更准确说是借南郡)来说起。赤壁之战前,荆州一共七个郡,都属于刘表统辖,曹操南征荆州,刘表正好身故,少子刘琮接任,长子刘琦被排挤。刘琮投降曹操,被迁往青州,曹操追杀刘备,刘备暂居江夏,与刘琦汇合一处,并联络孙权,结成同盟,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
曹操北还,仍然占据荆州最北的南阳郡。刘备立刘琦为荆州牧(刘备自己实际掌控),火速吞并了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个郡,周瑜经过苦战击败曹仁,夺下南郡(部分地区仍在曹操掌控中)。至此,曹操占据南阳郡(加小部分南郡)、东吴占据南郡(大部分)、刘备占据荆南四郡,最后的江夏郡刘备、孙权、曹操各占一部分,
就是这样的格局。随后就发生了“借南郡”事件,刘备以荆南四郡太偏远,不利于发展为由,希望向东吴借南郡壮大势力,候夺取益州后归还。孙权初时不愿意,在鲁肃的劝说下,为了孙刘同盟而同意,于是,刘备拥有了南郡“使用权”。随后,刘备入蜀,争夺益州,留关羽镇守南郡(兼领荆南四郡),攻克成都后,孙权要求刘备履行当初的约定归还南郡。
刘备不肯,说等自己夺下西北凉州以后再归还,孙权大怒,陈兵荆州边界。刘备不甘示弱,亲自率军回南郡,大战一触即发,偏偏此时,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曹操不战而得汉中,得陇望蜀,派张郃进攻益州。刘备不敢同时和曹操、孙权两面开战,只好与孙权和谈,以湘水为界,西归刘备、东归孙权,即以长沙、桂阳二郡代替南郡归还东吴,并且完全从江夏郡撤出。
自此,刘备占据南郡(大部分)、武陵郡、零陵郡,孙权占据江夏郡(大部分)、长沙郡、桂阳郡,曹操占据南阳郡、南郡(小部分)、江夏郡(小部分),史称湘水划界。孙权于是退兵,刘备回成都督战,派张飞击败张郃,随后,刘备与曹操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汉中之战,最终,曹操撤出汉中,刘备夺下汉中后进位汉中王,但是,汉中之战两个月后,随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意图夺取曹操控制下的南郡小部分和南阳郡,东吴不甘边缘化,暗通曹操,派吕蒙白衣渡江夺下江陵(南郡治所),进而控制刘备原有的所有荆州地区,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