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代名为秋浦县,因境内有秋浦河而得名,创作背景:明嘉靖、万历《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及其代表作秋浦歌17,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尺,愁似长,秋浦歌李白火照天地,红星紫,秋浦歌17《诗品》是李白游览秋浦时写的一篇名篇。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尺,愁似长?镜中不知何处得秋霜!第一句“白发三千尺”,奇妙的夸张,似乎不可理喻。一个人不可能有七英尺高,三千英尺长的头发。直到看了下一句“缘分如长愁”才明白,因为愁就是这样的。“缘分”,因为;“长”,那么长。白发因悲伤而生,因悲伤而长。这3000英尺的白发是内心悲伤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换成了无形的忧伤,于是这三千尺白发自然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最后两句“镜中不知何处得秋霜”的意思是:我看着清透的铜镜,看到自己簌簌的白发,也不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变得这么白。通过向自己提问,我进一步强化了“愁”字的刻画,表达了诗人难以解决的困境。“秋霜”指白发,有一种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这首诗用浪漫的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难以施展才华。
2、 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全诗秋浦歌李白火照天地,红星紫。月亮之夜,炼铜工人一边唱歌,他们的歌声响彻寒冷的山谷,火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红色的星星在紫色的烟雾中疯狂闪烁。铜冶炼工在明月之夜边工作边唱歌,他们的歌声响彻寒冷的山谷,创作背景:明嘉靖、万历《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及其代表作秋浦歌 17。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代名为秋浦县,因境内有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热爱名山大川。他于天宝元年、去年五次游秋浦,足迹遍布九华山、秋浦河、清溪,留下数十首诗,其中不乏名篇,秋浦歌 17《诗品》是李白游览秋浦时写的一篇名篇。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大约在李白三游秋浦的八至十四年(749 ~ 755),据说这首诗写的是天宝十二年(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