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当时的南阳郡,而非宛城(今南阳市)。不管诸葛亮在现在的南阳市,或者是襄阳隆中,诸葛亮没有必要让两地为此时闹矛盾,因为诸葛亮是神化了的人物,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
1、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肯定不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只是后人建造的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所以称武侯祠。从建筑风格来看蒙古族元素浓厚典型的是诸葛亮草庐和蒙古包无异,所谓卧龙岗十景完全照搬隆中十景建造的,说卧龙岗武侯祠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元代以前卧龙岗叫八里岗,卧龙岗这个名称应该是建武侯祠后改的。
二是历朝历代南阳府志均承认并记载诸葛亮躬耕地隆中,并非卧龙岗,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四是陈寿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玄带诸葛亮到荆州治所襄阳投靠刘表并没说去宛城,五是诸葛亮躬耕那十年刘表并没有实际控制宛城,而宛城又战事不断不适合隐居躬耕,若躬耕宛城也失去依附刘表的意义。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南阳诸葛庐”,可以证明诸葛亮是南阳人吗?
河南电视台《人物会客厅》栏目主持人朱叶采访著名作家二月河关于南阳躬耕地之争的文字实录,供大家借鉴:朱叶:近两年,全国各地不乏有对诸葛亮的躬耕地,有所争议那么您对这个躬耕地之争,有什么看法?二月河:诸葛亮确实是曾经在襄樊住过,但是他的躬耕地不在襄樊,就是他自己曾经讲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么就说是这一条是铁证,不管我们今天的学者,如何去论证,你毕竟是论证或者是旁证,我想更多的是癔症。
就是从魏晋时期争到现在都没有争清楚的事情,突然地到了我们今天,我们没有任何新的论证证实,没有任何出土文物,没有任何新发现的的资料,做佐证就能断言襄樊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我们的学者,不是拿了人家的红包,就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李白曾经有一首诗,我今天不讲我自己看待这个问题。“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你不要和二月河吵证,你去找李白去辩这个理,
3、为什么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南阳郡,没有南阳县,南阳如何有诸葛亮?
现在襄阳市没有一个叫“襄阳县”的,也没有一个叫“襄阳区”的,所以,襄阳市也不能叫襄阳市,襄阳城也不能叫襄阳!我早就说过,襄阳说们抢夺躬耕地老是顾头不顾腚!光知道弄一些无稽之谈否定南阳郡郡名与郡治互指,否定诸葛亮亲口说的“躬耕于南阳”的南阳不是当时的南阳城。可是如果按照他们发明的理论往他们头上一套,他们那一套歪理邪说马上就露馅了,
东汉、三国南阳郡虽然没有南阳县,但南阳郡郡城宛城,就是南阳城,俗称南阳,或简称南阳。就和现在襄阳的情况是一样的,古今一理,一脉相承。再比如古代荆州,所辖七郡,没有一个叫荆州郡的,但它的州城郢和江陵照样叫荆州城,襄阳近邻十堰市,下辖县区中也没有一个叫“十堰”的,为什么也能叫十堰市?例子多得很,不再一一列举!从以上可以看出,襄阳说的说辞是多么的荒谬!其抢夺躬耕地的手段是多么的卑劣!。
4、为何诸葛亮自己一个人在南阳?
第一,三国时期南阳是指南阳郡,而非指现在的南阳市,现在的南阳市是三国时期的宛城,所以宛城只是一个城池,不能代表整个南阳郡。第二,诸葛亮如果真要躬耕地在宛城,说明诸葛亮是一个让人难于理解的人,因为诸葛亮的老婆朋友和老师都在襄阳,第三,不管诸葛亮在现在的南阳市,或者是襄阳隆中,诸葛亮没有必要让两地为此时闹矛盾,因为诸葛亮是神化了的人物。
其实,诸葛亮没有那么神,失去荆州真的是大意使然吗?荆州丢失了,完全是战略失误,荆州襄阳乃战略要地,曹操和孙权都在时刻打注意,而荆州襄阳只派关羽把守。第四,三分天下是和统一大汉江山社稷是背道而驰的,赤壁之战时周瑜和孙权开始准备投降曹操的,诸葛亮的出现才导致抗曹的,周瑜说过这样的话:“武力拒绝统一,将来是千古罪人”,这说明了孙权和周瑜是以国家统一和人民利益为重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