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山东栖霞的矿难,除了事故迟报30多小时耽误时间外,因立井救援难度也很大,救援速度非常缓慢,让人着急,但矿山救援是很危险的作业,又不能冒进而不顾安全。此次救助的成功归功于现场指挥部的群策群力,严密部署了两个生命通道同时进行救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1、山东金矿工人,昨天还说很困难,今天就救出来了,用了什么方法?
最初,现场指挥部的营救矿工方案有两种:第1种,救援的可能性最大,就是清理回风井,不用另外钻井,直接利用回风井救人,但回风井里因为爆炸堵塞了很多废物。第2种,打通10号救生通道,用直径711毫米的钻孔直接接通被困人员最多的五中段,实施援救,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1种方法:指挥部预计要15天左右才能完成,因为一开始预估的堵塞物特别多,高达100米左右,专家组讨论了很多办法,均不合适,最后决定用人工轮流下井气切割的方法。
第2种方法:打通直径较宽(711毫米)的钻井,直接下井营救,但是速度很慢,因为钻头直径较大,地下又有坚硬的花岗岩层,钻井速度很慢,而且特别容易打偏,这种策略因为遇到的突发状况较多,具体时间无法估计。于是,只能和时间赛跑,两个生命通道同时进行,今天上午,突然传来好消息,回风井清理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堵塞物的时候,发现下面有很大的空洞,估计是大量的堵塞物产生了松动,最终导致堵塞物的下沉,给营救带来了转机。
据下井人员确认,从一中段到五中段之间,已经没有堵塞物,为了更快地实施营救,五中段以下“有没有堵塞物”还没有进一步确认,指挥部指示:立马救人。于是,工作人员在四中段搜救时,又发现了一名被困矿工,该矿工已经15天未进食,被发现时身体严重虚脱,在上午的11:13分被成功营救上井,紧急送往医院救治,随后,救援人员又去了五中段,最终,10名被困人员被营救上井,送往医院恢复体力。
目前,已有11名矿工被营救上井,1名矿工因为伤重没有生命迹象,还剩余10名矿工目前仍然失联,此次救助的成功归功于现场指挥部的群策群力,严密部署了两个生命通道同时进行救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前天,预估营救较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救援专家称,营救最大的希望在回风井,然而回风口的堵塞给营救带来了不确定性,当时预估要15天左右,
只要把堵塞物清理掉,比打通“10号通道”救援更为便捷,唯一的阻力就是堵塞物多久能够清理完,据当时专家的预计堵塞物有高达100米左右,大约七十几吨。因为爆炸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和碎片,有钢筋绳,有电线,有岩石,有损坏铁梯子和钢板等,要处理这些杂乱无章的废弃物,当时考虑了10种方法,因为不安全因素和实施的难度,最终都被放弃了,最后采用最保守的人工气切割,因为空间小,手工操作难度大,只能分两批工人轮流下井清理。
第二,这种方法虽然保守,出于对被困人员的安全考虑,又是最稳妥的方法,绝不能让被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今天在清理的时候,发现出乎意外的顺利,清理一段堵塞物后,下面有很大的空洞,清理工作变得异常顺利,可能大量堵塞物从回风井的边缘松动,掉下去了。清障工作暂时完成,那么紧接着就是进行了人员的救助,今天的11:13分第一名矿工被救上井,多天来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当时,不管是地面的救援人员还是看直播的网友们,都是热泪盈眶,矿工朋友们太不容易,也为救援队的不懈努力鼓掌。已经有11名被困矿工顺利平安出井,目前仍有10名矿工失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湖生:接下来就是对各中段进行全面搜寻,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目前,还不清楚五中段以下的回风井有没有堵塞物,但是可以推测,越往下,堵塞物越多,清理会更麻烦。
2、山东金矿事故被困人员已联系上了并送去了食物,为什么不直接救出来?
目前打通的救援孔只有31公分,人员无法通过,目前只能往孔内放入必要的物资,如牛奶,饼干,水,手电筒,简单的医疗用品,另外还要放入有线电话,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最重要的是要放入氧气管,只有让被困人员在里面好好活着,才能为救援创造时间条件,目前的希望是等71公分的孔打通,然后在孔内放入护管,护管内放救援笼,一个一个提上来。